当前位置:发言稿 > 民政改革创新发言稿

民政改革创新发言稿

发布时间: 2022-04-21 16:30:05

xx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xx白玉谈民政改革创新:为“五化”民政纵深发展凝聚新智慧、培育新动能

(《中国社会报》2017年5月19日4版)

本报记者 王 铭

5月5日上午,xx省民政厅通过全省民政视频会议系统,举办了一场学习“扶贫楷模”王新法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后,紧接着部署了全省“五化”(人本化、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民政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看似两个不相关的主题,却有其相同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学习先进、凝聚共识,另一方面,明确目标、改革创新。此前的近一个月里,xx还就全面提升业务能力、领导能力、执行能力,举办了一次专题学习研讨班和民政青年论坛,为推进“五化”民政事业纵深发展凝聚新智慧、培育新动能。

2017年,是xx推进“五化”民政示范县(市、区)创建的第一年。在过去的近五年里,xx民政突出转型,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其通过民政转型战略打造的湖湘民政特色,一直是本报记者观察的样本。如今,在宏观经济低迷、财政收入增幅放缓,人民群众需求日益多元、群众期盼不断提升,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基层民政能力不足等多重考验下,地处中部的xx又将如何续写民政改革转型的故事?

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xx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xx白玉,她从xx民政改革创新面临的形势、全面提升民政忠诚履职能力、系统推进“五化”民政事业纵深发展等方面,畅谈了xx民政改革创新的路径。她说,“挑战就是发展动力,挑战就是发展方向。能否有效应对当前的挑战,同时把握好中长期的机遇,考验的将是xx民政的真本领。”

“挑战就是发展动力,挑战就是发展方向。”

记者:当前,xx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口老龄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精准扶贫、社会养老、社会治理创新任务迫切,城乡统筹、供需矛盾等问题也急需破解。如何客观评价xx民政改革面临的新形势?

xx白玉:当前,中央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短板集中在民生领域,问题也集中在民生领域,民政承担“社会保障兜底一批”重大职责,做的都是保基本、托底线、“救急难”的事情,能否织密扎牢最后一道“保障网”,考验着我们的履职能力。尤其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看,民政既有新使命、更有新任务。

譬如,在全面建成小康中,xx省委对市县监测的23项具体指标中,涉及民政的就有城镇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和基本养老服务补贴率等3项;
加之xx有罗霄山片区、xx山片区两大扶贫攻坚主战场(民政部门负责牵头推进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民政对象中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城乡孤儿都是短板中的短板。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新型城镇化加快,群众对均等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加大;
社会养老、社区服务等需求不断增多;
精准管理、精细服务等压力加大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急需要通过发展的思路来解决。

同时,xx省委公布的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新任务中,民政部门牵头和参与的有13项。这些任务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社会各个层面,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进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的新部署,也要求我们必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履职、依法用权。而面对全面从严治党,更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落实“两个责任”,深化“两项整治”。

只有清醒地看到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才能为补齐短板和不足找到突破口。挑战就是发展动力,挑战就是发展方向,短期的挑战无可回避,只要xx民政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强劲的创新基因依旧,民政改革创新的未来依然会是星辰蓝海。

记者: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认清形势,解放思想以外,能力提升是关键一步。xx是如何统筹考虑的?

xx白玉:一方面,厅党组根据xx实际,确立了“五化”民政建设的思路,并将其作为“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具体来说,就是要牢固树立和深入实践“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实现民政理念、价值取向、路径战略、方式方法和保障措施的全面提升。我们启动的“五化”民政示范县市区创建,将项目建设、资xx排、目标考核作为重要内容,力求使“五化”创建变成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xx活动,真真实实地造福人民,带给群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另一方面,“五化”民政纵深推进,能力提升是关键一步。去年全省市州、县市区换届以来,80%以上的民政工作分管领导、民政局局长换成了新人,为了让他们尽快地熟悉民政政策法规、民政业务运行,担好责、履好职,省委、省政府专门举办了一期研讨培训班,对中央、省委最新民政民生政策、民政全业务予以“解读、示范”,对“五化”民政纵深发展和民政重点工作落实进行“动员、调度”。下一步,将联合财政、编制等部门开展乡镇街道民政能力联合调研,争取出台省级政策文件,确保基层有人做事、有钱办事,努力形成县乡民政部门直接为群众服务,省市民政部门千方百计为县乡民政部门服务的格局。

“推进‘五化’民政事业纵深发展要处理‘六大’关系。”

记者:我们注意到,从今年开始推进的“五化”民政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中,提出了要通过示范创建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民政事业发展体系”的目标,这是一个怎样的布局?

xx白玉:“五化”民政示范县市区创建是xx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的重要举措,是顺应形势促进民政事业改革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实施“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抓手。就xx来说,民政工作还存在统筹发展不够、精准管理不够、改革创新不够、基层能力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强化改革创新予以解决。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在人本化方面,将加强民生资金保障,加快民政设施建设,提升民政对象的基本权益,充分发挥好基本民生保障兜底和社会建设骨干作用。在法治化方面,将实现民政全领域、全流程、全方面的严格依法,紧紧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快民政事业转型发展。在标准化方面,将认真贯彻执行民政领域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根据实际研制内部标准,实现民政重点业务领域和机构管理建设等方面的标准化。在信息化方面,将大力促进民政业务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实现民政窗口服务网上网下结合。在社会化方面,将培养多元主体,强化市场引导,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力量服务,推进“三社”联动,引导公众参与,凝聚各方资源要素助推民政发展。

从今年开始,将对照创建评估指标,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全面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市州审核推荐的县市区进行考核;
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开展群众满意度和普法覆盖率的抽样调查。凡综合得分达到90分以上的,评定为“五化”民政示范县市区,省民政厅进行命名授牌。最终,通过示范创建形成各个部门和各项工作之间有机联系、分工明确、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推进格局,构建起制度更加完备、体系更加健全、覆盖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民政事业发展体系。

记者:推进“五化”民政事业纵深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该如何把握?

xx白玉:无论是整体纵深推动“五化”民政事业发展,还是示范创建工作,关键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政治是“动力源”,党建是“方向盘”,廉洁是“安全带”。要通过抓好党建等工作,形成创建共识,凝聚创建合力,做到政治与业务两手抓、两不误。

二要处理好兜底线与谋发展的关系。既要立足民政看民政,又要跳出民政看民政,更要高于民政抓民政。始终将做好兜底保障、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络、确保网底不破不漏作为民政部门的大事要务,在兜底线的基础上谋发展,通过发展更好地兜底线。

三要处理好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的关系。既要出台在本县市区可操作的政策文件,又要抓好贯彻落实中的“最后一公里”,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抓落实。

四要处理好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的关系。既要围绕“五化”推进创建,又要通过“五化”带动和促进民政事业全面发展。

五要处理好扬优势与补短板的关系。要对标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对标省委、省政府要求,对标基层群众需求,查找自己的问题,明确自己的短板。既要通过创建补齐短板,又要通过创建将优势转为特色,转为全市州、全省乃至全国的典范。

六要处理好发力和借力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民政职能作用,又要努力争取党政重视和部门支持,还要充分借助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

“创新是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出路所在。”

记者:您提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五化”民政示范县市区创建的不竭动力,这是基于怎样的考量?

xx白玉:创新是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出路所在。当前,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推进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把共享发展作为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制度,提高救助水平,扩大政策覆盖面。要转变思路,把“五化”民政纵深发展,既作为目标,也作为理念,贯穿民政工作始终,实现地方“本土化”,通过“五化”民政示范创建,创造一批先进经验。

同时,要提高发展层次。要扩大格局,既要立足民政看民政,也要跳出民政看民政,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搞好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各大协调平台,调动一切资源来推进,形成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开阔视野,对民政工作来讲,闭门造车只能自我满足,打开视野才能找准自身位置,要心怀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要精准管理,这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廉政的需要,民政部门要提高信息化、标准化意识,主动推进“互联网+”行动,提高民政科技水平和行政效能。

记者:近期,xx民政会在哪些领域重点发力?

xx白玉:当前,xx民政正在实施“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战略,我们将提高推进民政领域改革主导能力,破解民政转型发展瓶颈型问题;
加快民政“放管服”改革步伐,不断把民政“蛋糕”做大、分好。我们在全省民政“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就明确了“12项核心指标”“10大体系建设”“15项重点工程”等重点目标任务,回应了社会需求。今年,将重点实施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快信息化建设、深化养老服务业改革、加快行业协会商会改革等“四大创新驱动”,积极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民政供需匹配,完善供给体系,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

相关热词搜索: 发言稿 民政 改革创新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