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自评

小学五年级语文《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自评

发布时间: 2021-10-14 08:52:03

 《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自评

 五年级语文教案

 字词有温度

 形象最动人——《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与自评

  一、感受奔月 “ 美的意境 ”

 师:今天我们继续读美丽的民间故事——(读题)。提起“嫦娥奔月”,我们头脑里就会出现一幅画。

 生:蓝蓝的天,圆圆的月,飘飞的嫦娥。

 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课文中有一段话具体描写了嫦娥奔月的这幅画面,能找到吗?

 生(读):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师:(出示这段话)读文字有什么感觉?

 生:很美。

 [自评:一堂课如何才能不枝不蔓,选准教学的切入口很是关键。读题后想象奔月画面,由画面引出奔月的描写文字。这段文字是课堂扎下了的一根桩,所有的教学活动缘此而逐层展开,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师(激发):向往美的同学一定愿意读;心中拥有美的同学一定渴望读。

 (指名读)

 师:老师也想读(把“飘飘悠悠”读成“ 飘悠”,把“碧蓝碧蓝”读成“ 碧蓝”)

 生笑。

 师:笑什么?有什么不妥吗?

 生:我们来读句子,“飘飘悠悠飞了起来”,这让我们感觉嫦娥的身子很轻很柔,有一种飘荡的美感。而“飘悠飞了起来”,哪有这种感觉?

 生:“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碧蓝碧蓝”,很蓝很蓝的,蓝到了人心里,多好。光秃秃的“碧蓝”有什么意境?

 师:真好。愿意完整地将这段嫦娥奔月的文字读一读吗?

 (学生读得很美。)

 [自评:语感是怎么形成的?比较中自见分晓。有一点我们应当清楚:如果不是以“误读”的方式引发学生笑而思考,而是问学生为何这样写而不那样写,效果又会怎样?]

  二、触摸嫦娥 “ 美的内心 ”

 师:这段文字抽出来读我们感觉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将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把课文整体读一读,留意一下,当你再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你还认为嫦娥奔月仅是画面的美吗?

 [自评:这是十分关键性的教学设问。我们说字词不是孤立的存在,一段话同样也只有放在整篇文章结构里才能准确把握其意蕴。我们现在看来,嫦娥奔月,那是何等美妙的想象。但藏在美丽图画背后的是什么?事件中的人物内心需要引导学生去触摸理解。]

 生(读文后):人更美,嫦娥心地善良。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我认为有两点足以证明嫦娥的善良。一是接济贫苦的乡亲们。二是与逢蒙周旋,最后不顾一切吞下仙药。

 师:不错。(板书:接济

 周旋

 吞药)什么是“接济”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稍停)例如:村东的王二家没米下炊了,孩子们围锅台饿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

 生:……嫦娥知道了,二话没说,拎起自家的米袋就往王二家奔去。

 生:村西的李三家又添了一口,孩子是生了,却没有一块布来包裹,嫦娥知道了,就立即送去了衣服、布料。

 师:这种给以物质上的具体援助,就叫——

 生:接济。

 师:这样事例说也说不完,用文章里的一个词来讲,就是——

相关热词搜索: 嫦娥奔月 课时 自评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