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_社会问题还是宗教情结x

_社会问题还是宗教情结x

发布时间: 2021-10-23 12:43:53

社会问题还是宗教情结

摘要:文章对莱辛的早期剧本《犹太人》进行文本细读,探讨剧本所反映的宗教问题。一方面展现社会问题与宗教情结的复杂纠葛关系,另一方面充分肯定莱辛此剧挑战传统种族价值观念的重要思想史意义。同时,进一步将问题的探讨追溯到问题的宗教根源层面,即欧洲社会问题实质为基督教vs.犹太教。如何处理好这两种宗教关系,乃是亘古有之、至今未结的根本性问题。

  关键词:莱辛;《犹太人》;宗教;文学史 中图分类号:I51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0107 一、 社会问题还是宗教情结? 1749年,莱辛正当弱冠之年。在如此风华正茂的时代,创作成果喜人也非不可预料之事。相比较《自由精神》(Der Freigeist  Ein Lustspiel in fünf Aufzügen)的批判锋芒,《犹太人》(Die Juden  Ein Lustspiel in einem Aufzuge)虽以调和为宗旨,但其横空出世仍有其不可磨灭的思想史意义。关键当然仍在于,诗人捕捉到的乃是西方文明中至关重要的“元问题”。或许,我们一定要追问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写犹太人?相比较海涅的犹太人身份,莱辛可是典型的德国人。那么,问题自然就凸显为:莱辛为何关注犹太人?犹太人又究竟在德国文化语境里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犹太人》中男爵(Der Baron)对旅客(ein Reisender)是这样表达自己对犹太人之成见的: 一个只想得到利润的民族,是不会关心利润是怎么来的,是合法还是不合法,是通过诡计还是武力……这个民族看起来天生就是经商的,用我们德国话来说,就是行骗的。有礼貌、自由、爱做事、守口如瓶,这些本来都是他们值得被人尊重的品质,可他们利用这些品质给我们造成不幸——(停顿了一会儿)——犹太人过去给我造成的损失和麻烦就不少。当我在打仗的时候,有一个熟人非让我在他的一张债券上签名,后来那个提供债券的犹太人费尽心血,不仅让我还了钱,而且还多付了一倍的钱。——哦,这些人最可怕,也最坏——① 不仅有笼而统之的概括性评价,而且有亲身的实例举证。这种对犹太人的“一语定论”可谓相当有力。而作为犹太人的旅客,则提出了另一重标准:“我不赞同对一个民族下普遍的结论……所有的民族都有好人,也有坏人,犹太人也不例外——”德文为:ich bin kein Freund allgemeiner Urteile über ganze Vlker … Ich sollte glauben, da es unter allen Nationen gute und bse Seelen geben knne. Und unter den Juden - “ [Werke: Die Juden. Lessing: Werke, S. 1070 (vgl. LessingW Bd. 1, S. 389) http://www.digitalebibliothek.de/band5.htm ]《犹太人》,见[德]莱辛:《莱辛剧作七种》,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XX年,第93页。这里的“善恶”二元代替了“基督徒犹太人”的二元结构,是一个重要的颠覆。但问题在于,这种替换方式能否得到普遍认同?基督徒对犹太人的恶感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这必须从最初的两分时代开始追溯,因为正是犹大对基督的背叛,揭开了日后基督教对犹太教的渐行渐远;而即便是在有教养的德国人中,也因为传统的强大力量,对犹太问题往往敬而远之。犹太人因主要以经商为生,就必然会以牟利为其首要原则,但这种生存选择方式似乎不应成为简单的民族被彻底否定的理由。更重要的是,欧洲人乃至西方人整体所走过的道路,不正是犹太人的道路吗?我们看一看,从货币到资本的崛起过程,再到资本主义的无往而不利,他们又和自己激烈抨击的犹太人的逐利有什么两样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犹太人似乎也有足够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莱辛就借犹太人的口吻质疑道:“什么样顽固不化的人才会否认一个民族竟连一个正直的人都没有,如果他有一点正直心的话?而这个民族,正如喜剧的作者所说,孕育出了那么多的先知和最伟大的国王。这一残酷的结论有根据吗?如果有根据,那就是整个人类莫大的耻辱!如果没有根据,那就是下这一结论的人的耻辱!”[德]莱辛:《论喜剧〈犹太人〉》,见[德]莱辛:《莱辛剧作七种》,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XX年,第117-118页。这当然是不无道理的宣言,其指向更在于将个体与民族整体相互替代,以击破犹太民族孽根性的谬论。应该说莱辛站在启蒙理性的立场上,强调以道德操守本身,而非简单的宗教或种族划分来斩钉截铁地决然区分个体价值,是有道理的。而试图在“老百姓根本想不到的地方”让其见出“道德”意味来1754年第3卷、第4卷前言,转引自[德]莱辛:《莱辛剧作七种》,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XX年,第83页。,则将其揭露社会不公现象(对犹太人的歧视和压迫)、抗拒主流偏见、体现启蒙公正的思路显露无遗,更昭然显示出青年莱辛的思想独立和启蒙立场。

  可不能回避的问题仍然是,犹太民族被公认的特点或者民族性乃是“逐利”,因为这样一种民族特征而造成的普遍印记,并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消除的。我们应当意识到,“宗教信仰为人类心理最深之需要而发生,各种价值往往以宗教为中心而形成系统,人生最后价值最后之保障,亦常在乎此”汤用彤:《哲学概论》未刊稿。转引自孙尚扬:《汤用彤的文化思想》,见张岱年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张申府先生、汤用彤先生、梁漱溟先生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5页。但各种价值观念的冲突、矛盾乃至不可调和,也正因于此。犹太人对基督教的贡献自然不言而喻,可其不见容于信奉基督教的欧洲各国也是事实,何以然?犹太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这或许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但至少西方人承认的希腊文明与希伯来文明是鼎足而立的。作为希伯来文明创造者的犹太人,为什么竟然会被西方人不承认?即便就德国来说,自10世纪以来,犹太人就一直作为一个少数族群(Minderheit)而存在Arno Herzig, Judische Geschichte in Deutschland – von den Anfngen bis zur Gegenwart(《德国犹太史——从开端到当代》), München: C.H.Beck, 1997. 2., durchgesehene und aktualisierte Auflage, 20XX, S.9.,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族群,即便是他们对德国文化的意义也非常重大,可事实却是在历史当中他们备受歧视。且不说16世纪轰轰烈烈的“驱犹浪潮”,甚至到了1750年所颁布的《总规章》中,也是在税收、准入行业等方面对犹太人诸多限制。参见Bernd Martin Ernst Schulin, Die Juden als Minderheit in der Geschichte(《历史上作为少数民族的犹太人》),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85, S.66. 二、 挑战传统种族价值观念 可 在18世纪中期之际,莱辛之著《犹太人》,可谓是“晴天霹雳”,将一个在西方社会里存在多年、压抑许久的火药引爆开来了。犹太人命题的提出,无疑是对传统种族观念的一种颠覆。因为,多少年来,犹太人都是作为一种反面形象而出现在欧洲世界的,尤其是以犹大对基督的叛变作为标志性特征,以犹太人群体的牟利特征而著称于世。剧中人马丁(Martin Krumm)的表述最有代表性:“哦,亲爱的上帝,如果您希望幸福和祝福降临于这个世界,您就得警惕那些犹太人,他们比鼠疫还要可怕。”德文为:Ach! mein lieber Herr, wenn Sie wollen Glück und Segen in der Welt haben, so hüten Sie sich vor den Juden, rger, als vor der Pest .“ [Werke: Die Juden. Lessing: Werke, S. 1056 (vgl. LessingW Bd. 1, S. 381) http://www.digitalebibliothek.de/band5.htm ] 《犹太人》,见[德]莱辛:《莱辛剧作七种》第87页,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XX年。后世人的另一种表述或许可以相互参照:“要给‘犹太问题’准备‘解决’,第一步是把犹太人与人类分离开来。那程序并不新鲜;它已持续了大约两千年。我们听了一次又一次,在对盛行于许多地方的暴行的辩解中,听到既有犹太人也有其他人;犹太人从来是完全无辜的,其他人也从来不曾完全有罪。历史的客体与非主体,犹太人向来受着这样一个社会的掌握,在其中先加以迫害后再加以杀戮时常是通向神圣或权力之路。”《犹太复国主义与种族主义》(1975年),见[美]威塞尔(Wiesel, Elie):《一个犹太人在今天》,陈东飚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第53-54页。应该说,这并非一个人的偏见,而是代表了当时社会中一般性的犹太观。日后赫赫有名的大哲门德尔松(Mendelssohn, Moses, 1729-1785),当他1743年首次来到柏林时,其官方记载是:今天通过了六条牛、七只猪,还有一个犹太人。Gordon Craig, The Germans,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1982, p.130.可见,即便犹太人未必胜过鼠疫,但至少是和牛马猪羊等畜类并列的。莱辛与门德尔松是挚友,他们都成为德国启蒙运动的标志性人物,后者也成了近代犹太宗教改革的代表。对德国犹太人身份的扭曲,后来者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 1897-1990)曾如此说过:“毋庸讳言,那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经历,一方面隶属于一个被歧视、被烙印的少数民族,另一方面又完整地生存在施打烙印的主流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命运之中。……一方面,通过家庭与学校,我能够全方位地被溶入德国及欧洲教育的文化潮流;而另一方面,由于属于一个特殊的族群,由于身为这个特殊族群的一员,又莫名其妙、无从了解地被人歧视与咒骂,且没有任何退 路。”转引自刘新利:《门德尔松的生平与著作(代译序)》,见[德]摩西?门德尔松:《耶路撒冷——论宗教权利和犹太教》(Jerusalem: über religise Macht und Judentum),刘新利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XX年,第5页。

  所以,也就可以理解,即便以男爵这样的性情高贵之人,因出于感恩之心而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旅客之时,也会因为对方的犹太人身份而“知其限止”。他甚至并不在意对方的社会地位,而只是“受恩图报”:“难道是上天让您的地位低于我的地位!这样更好,我的报答就会更有价值,而您,也许会更容易接受我的报答。”德文为:Wollte der Himmel, Ihr Stand wre geringer, als der meinige! So würde doch meine Vergeltung etwas kostbarer, und Sie würden vielleicht weniger ungeneigt sein, meine Bitte Statt finden zu lassen.“ [Werke: Die Juden. Lessing: Werke, S. 1107 (vgl. LessingW Bd. 1, S. 412) http://www.digitalebibliothek.de/band5.htm ] 《犹太人》,见[德]莱辛:《莱辛剧作七种》,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XX年,第112页。可见,在这个时代,等级观远不如宗教差来得巨大。因为一旦听到旅客自己犹太人身份的表白时,除了尚不通世事的小姐之外,众人皆大惊失色。即便是豪气干云如男爵,也不再做联姻之想,只是表示愿意赠送财产以答谢,因为“我宁可当心存感激的穷人,也不愿当无情无义的富人”德文为:Nehmen Sie mein ganzes Vermgen. Ich will lieber arm und dankbar, als reich und undankbar sein.“ [Werke: Die Juden. Lessing: Werke, S. 1108 (vgl. LessingW Bd. 1, S. 413) http://www.digitalebibliothek.de/band5.htm ]《犹太人》,见[德]莱辛:《莱辛剧作七种》,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XX年,第113页。。这还只是作为个体德国人的自身立场来表达,但其中因宗教差异而存在的文化歧视,远远超出因为贫富差距而导致的阶级不平等。这是我们理解欧洲语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很长时期之内,宗教差别超越阶级矛盾。而马克思发明了“阶级斗争”之后,再加以现代政党因素的作用,宗教虽然作为一种信仰力量而逐渐淡出政治舞台,但问题在于,莱辛处理这样一种因宗教冲突而产生的文化抗争现象太过简略,刚表明了这种基督徒犹太人的仿佛誓不两立,就让克里斯多夫用利益眼光来衡量得失:“不,见鬼!肯定也有不是犹太人的犹太人。您是一个好人,我不走了,就这么定了!换了一个基督徒不踢我一脚才怪呢,更不用说给我鼻烟壶了。”德文为:Nein, der Henker! es gibt doch wohl auch Juden, die keine Juden sind. Sie sind ein braver Mann. Topp, ich bleibe bei Ihnen! Ein Christ htte mir einen Fu in die Rippen gegeben, und keine Dose!“ [Werke: Die Juden. Lessing: Werke, S. 1110 (vgl. LessingW Bd. 1, S. 414) http://www.digitalebibliothek.de/band5.htm ]《犹太人》,见[德]莱辛:《莱辛剧作七种》,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XX年,第114页。而随之男爵与旅客也各自相互恭维,仿佛达到了相互理解与认同的最佳境界。可是,来得太快的和解,不可能是对问题的最终解决,因为长期积累的矛盾必然是根深蒂固、盘根错节,不可能指望在一时激动或冲动之下就达到人性的和解,更不用说历史对人类本身的深层规训和制约。席勒的《欢乐颂》固然理想,但更多的是出于理想主义的主观塑造,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略 引该诗:“欢乐,是众神的绚丽之光/ 仙境梦萦的神女啊/ 你让我们如痴如醉,如脚踏星云/ 天神啊,你是众神之尊/ 只要你集结无边的雄威神力/ 便能集散沙于高地,化腐朽为神奇/ 只要你展开温煦的柔韧羽翼/ 五湖四海的众人啊,就可永结兄弟”。德文为:Freude, schne Gtterfunken, / Tochter aus Elysium,/ Wir betreten feuertrunken,/ Himmlische, dein Heiligtum./ Deine Zauber binden wieder,/ Was die Mode streng geteilt;/ Alle Menschen werden Brüder,/ Wo dein Sanfter Flügel weilt.“ 此为作者自译。另可参见钱春绮、张威廉译本,见[德]席勒:《席勒诗歌戏剧选》第320页,钱春绮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张威廉译注《德国名诗一百首》,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1988年,第160-162页。德文本,Schiller, Friedrich von: Gesammelte Werke(《席勒选集》), Limassol: Lechner, 1998, S.117-118.,又真的有几人能做到? 在这部剧作中,莱辛还是很乐观地让基督徒和犹太人和解了。尽管有犹太人救护男爵为前提,但这种和解还是来得太快了。因为即便是在剧本的各种暗示信息中,我们都可以看出社会舆论和风俗观念的长期形成不可能是短期能够改变的,当管家马丁质疑强盗是犹太人时,表明“有几个犹太人就有几个骗子,没有例外”的观点时德文为:So viel als ihrer sind, keinen ausgenommen, sind Betrieger, Diebe und Strasseaeuber.“ [Werke: Die Juden. Lessing: Werke, S. 1056 (vgl. LessingW Bd. 1, S. 380)]《犹太人》,载[德]莱辛:《莱辛剧作七种》,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XX年,第87页。,他所代表的绝对是德国社会的普通人看法;作为仆人的克里斯多夫(Christoph)的表达则更有代表性:“什么,您是犹太人,您居然敢让一个基督徒当您的仆人。您该当我的仆人才是。圣经里可就是这么写的。我的天,您侮辱了我内心的基督精神……我都可以去告您!”德文为:Was? Sie sind ein Jude, und haben das Herz gehabt, einen ehrlichen Christen in Ihre Dienste zu nehmen? Sie htten mir dienen sollen. So wr es nach der Bibel recht gewesen. Potz Stern! Sie haben in mir die ganze Christenheit beleidigt … Verklagen will ich sie noch dazu.“ [Werke: Die Juden. Lessing: Werke, S. 1109 (vgl. LessingW Bd. 1, S. 413) http://www.digitalebibliothek.de/band5.htm ]《犹太人》,见[德]莱辛:《莱辛剧作七种》,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XX年,第113页。在这里,基督徒犹太人的誓不两立二元关系被揭示得淋漓尽致,一个仆人都可以向主人如此说话,可见其时的宗教价值观是高于经济利益的。甚至可以说,那还是一个信仰时代依然存在而资本驱动已经悄然到来的大变动的前夜。

相关热词搜索: 宗教 社会问题 情结 宗教 社会问题还是宗教情结x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