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1年临床检验职称考试必做试题及答案

2021年临床检验职称考试必做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 2021-11-04 13:42:13

 2021 年临床检验职称考试 必做试题 及答案 1、粒细胞系在发育成熟的形态演变规律中,存在例外的方面是 A. 细胞大小 B. 核质比例 C. 核染色质结构 D. 核膜 E. 核仁 正确答案:A 解析 : 上述选项中,血细胞发育成熟的形态演变规律通常为细胞从大到小,核质比倒从大到小,核染色质结构从细致疏松到粗糙紧密,核膜从不明显到明显,核仁从显著可见到无。但细胞大小存在例外,即原始粒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小,巨核细胞由小到大 2、比 CD34 分子更早地表达于造血干细胞表面的是 A. CD38 B. Lin 抗原 C. p53 D. Thy-1 E. Tcl-30 正确答案:D 解析 : Thy1(CD90)是细胞表面 GPl 连接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基因家族成员,在早期造血细胞表面表达,目前认为是比 CD84 分子出现更早的造血干细胞表面表达的分子,是除 CD84 以外造血干细胞

 表面又一抗原标志。选项 C、E 为启动和促进凋亡的基因。造血祖细胞表达 CDB4 抗原较弱,但可能表达 CD8 抗原,也可能低表达一些血细胞系列特异性抗原,如 Lin 抗原。

 3、分造血干细胞和早期造血祖细胞的依据是 A. 细胞膜糖蛋白 B. 细胞增殖周期 C. 代谢机制 D. 细胞表面标志 E. 形态 正确答案:D 解析 : 早期造血祖细胞与造血干细胞有较相似的细胞膜糖蛋白、细胞增殖周期及代谢机制。目前对于造血干(祖)细胞的认识主要依据干、祖细胞的体内、外生物学特性以及其细胞表面标志。更严格意义上的区分,迄今还十分困难。

 4、主要作用于早期造血干细胞的早期造血因子是 A. CSE-M B. SCF4 C. EPO D. TPO E. CSF-GM 正确答案:B 解析 : 干细胞因子(SCF)可以与 lL-3、IL-2 协同刺激干细胞

 CD34Lin 的生长,可以协同 IL-3 刺激造血祖细胞的生长等。A、C、D、E 等选项均为作用于后阶段的晚期造血因子。

 5、对祖细胞具有抑制和激活两种效应的因子是 A. 趋化因子 B. 转化生长因子 C. 肿瘤坏死因子 D. 促红细胞生成素 E. 肝细胞生长因子 正确答案:C 解析 :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祖细胞具有抑制和激活两种效应,TNF-α可以刺激人早期造血,同时又可以抑制多种细胞因子所刺激的原始高度增生潜能的集落生成细胞的生长。选项 A、B 为造血负向调控因子。选项 D、E 为造血正向调控因子。

 6、阻止细胞进入 S 期,维持造血干、祖细胞处于非增殖状态的因子是 A. 转化生长因子β B. 肿瘤坏死因子α C. 肿瘤坏死因子β D. 干细胞因子 E.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正确答案:A 解析 : 转化生长因子 B(TGFB)是一种主要的造血抑制因子,主要

 作用是参与造血的负向调控。TGF-β对血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是止细胞进入 S 期,维持造血干、祖细胞处于非增殖状态,对多能造血干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等 7、造血干细胞分选的主要标志是 A. CD32 B. CD33 C. CD34 D. CD35 E. CD38 正确答案:C 解析 : 造血干细胞具有的一般特征是多数细胞处于 G0 期或静止期,绝大多数表达 CD34 和 Thy-1,低表达或不表达 CD38 和 HLA-DR,缺乏特异系列抗原表面标志 8、属于骨髓检验禁忌证的是 A. 原始细胞增多 B. 白细胞减少 C. 红细胞减少 D. 血小板减少 E. 凝血因子Ⅷ减少 正确答案:E 解析 : 由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因子Ⅷ缺陷)属于骨髓检验的禁忌证其他选项均为骨髓检验的适应证。

 9、醋酸 AS-D 萘酚酯酶染色中红细胞系统的反应特点是 A. 呈阳性反应,被氟化钠抑制 B. 早幼红细胞为阴性反应 C. 随细胞成熟,阳性反应逐渐增强 D. 随细胞成熟,阳性反应逐渐减弱 E. 各阶段红细胞均为阴性反应 正确答案:D 解析 : 该染色的原理是,血细胞内的醋酸 AS-D 茶酚酯酶与重氮盐耦联,形成不溶性蓝色沉淀,定位于细胞内。红细胞系统中早幼红细胞可呈阳性反应,随细胞成熟,阳性反应程度逐渐减弱,此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

 10、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阳性的是 A. 原始单核细胞 B. 嗜碱性粒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 D. 淋巴细胞 E. 浆细胞 正确答案:C 解析 : 嗜酸性粒细胞阳性反应最强,其阳性颗粒比中性粒细胞祖大,有折光性。其余选项均为阴性反应 11、过氧化物酶染色和过碘酸雪夫反应的共同点是 A. 嗜碱性粒细胞阳性特点

 B. 早幼粒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的阳性特点 C. 巨核细胞阳性特点 D. 血小板阳性特点 E. 嗜酸性粒细胞阳性颗粒特点 正确答案:B 解析 : 粒细胞系统在两种染色时,都显示为自早幼粒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并随细胞的成熟,阳性反应的程度逐渐增强。在其余选项中,两种染色均显著不同。

 12、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 A.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B. 单核细胞 C. 淋巴细胞 D. 浆细胞 E. 巨核细胞 正确答案:A 解析 : 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细胞(包括中性杆状橄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故呈阳性反应,其他细胞基本呈阴性 13、巨核细胞可呈阴性反应的化学染色是 A. 过碘酸雪夫反应 B. 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C. 醋酸 AS-D 萘酚酯酶染色 D. 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E. 酸性磷酸酶染色 正确答案:D 解析 : 选项 A、B、C、E 巨核细胞均呈阳性反应。碱性。丁酸蔡酚酯酶染色时,巨核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反应。

 14、正常情况下,早幼红细胞呈阳性反应的是 A. 过氧化物酶染色 B. 过碘酸雪夫反应 C. 碱性磷酸酶染色 D. 醋酸 AS-D 萘酚酯酶染色 E. 氯乙酸 AS-D 萘酚酯酶染色 正确答案:D 解析 : 早幼红细胞呈阳性反应,随细胞的成熟阳性反应程度逐渐减弱,此反应不被氟化钠抑制。选项 A、B、C、E 幼红细胞均为阴性。

 15、帮助鉴别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的化学染色是 A. 氯乙酸 AS-D 萘酚酯酶染色 B. 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C. 醋酸 AS-D 萘酚酯酶染色 D. 碱性磷酸酶染色 E. 酸性磷酸酶染色 正确答案:E 解析 : 酸性磷酸酶染色帮助鉴别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而 B 淋巴细胞呈阴性反应

 16、原始单核细胞的分化状态与染色反应结果有关的化学染色是 A. 氯乙酸 AS-D 茶酚酯酶染色 B. 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C. 醋酸 AS-D 萘酚酯酶染色 D. 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E. 过氧化物酶染色 正确答案:D 解析 : 碱性α丁酸酚酯酶染色时,分化差的原始单核细胞呈阴性,分化好的原始单核细胞呈阳性,阳性反应能被氟化钠抑制 17、能够鉴别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的化学染色是 A. 醋酸 AS-D 萘酚酯酶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染色 B. 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和过氧化物酶染色 C. 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和酸性磷酸酶染色 D. 氯乙酸 AS-D 萘酚酯酶染色和过碘酸雪夫反应 E. 碱性磷酸酶染色和酸性磷酸酶染色 正确答案:C 解析 : 碱性α丁酸奈酚酯酶染色时,外周血的 T 淋巴细胞、非 T非 B 淋巴细胞可呈阳性反应,B 淋巴细胞呈阴性反应。酸性磷酸酶染色时,T 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B 淋巴细胞呈阴性 18、检测细胞内铁应观察 100 个细胞,其中包括中幼红细胞和 A. 原始红细胞 B. 早幼红细胞

 C. 晚幼红细胞 D. 网织红细胞 E. 成熟红细胞 正确答案:C 解析 : 细胞内铁的检测方法为油镜下分别计数 100 个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观察细胞内有无普鲁士蓝反应颗粒,计数铁颗粒阳性细胞和阴性细胞的比例 19、为粒-单核细胞共有的标志是 A. CD7 B. CD8 C. CD10 D. CD19 E. CD68 正确答案:E 解析 : 粒-单核细胞有些共有的标志如CD11b、CD31~CD36、CD64、CD68 等,这些标志在淋巴系无交叉表达(个别除外)。其他选项均为 T、B 细胞标志 20、属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特有的遗传学标志是 A. 特异性染色体易位 t(15;17)中 B. 染色体易位 t(1;17)(q23;q21) C. 染色体易位 t(5;17) D. 染色体易位 t(117)(q13;q21)

 E. 特异性染色体重排 t(6;9) 正确答案:A 解析 : 70%~90%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具有特异性染色体易位 t(15;17)及其产生的 PML-RARa 和 RARa-PML 融合蛋白,是本病特有的遗传学标志 21、骨髓穿刺常出现“干抽”,骨髓活检可见网状纤维增加见于 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正确答案:E 解析 :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时,在骨髓细胞少时往往“干抽”,活检发现原始和巨核细胞增多,网状纤维增加 22、特异性染色体重排 t(6;9)主要可见于 A. M0 B. M1 C. M2a D. M3 E. M4 正确答案:C 解析 : 特异性染色体重排 t(6;9)约见于 1%的 AML,主要为 M2a,

 患者较年轻,骨髓中嗜碱性粒细胞增多(1%) 23、M6 型白血病的红血病期骨髓象出现“红血病裂孔”现象是因为 A. 早幼粒细胞阶段缺如 B. 中幼粒细胞阶段缺如 C. 原始红细胞阶段缺如 D. 早幼红细胞阶段缺如 E. 中幼红细胞阶段缺如 正确答案:E 解析 : 所谓的“红细胞裂孔现象”实际是红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分类,结果只有较早阶段的幼稚红细胞和较晚阶段的接近成熟的红细胞,而中间阶段的红细胞缺失的现象。

 24、绝大多数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 A. B 细胞型 B. T 细胞型 C. 30%B 细胞型和 70%T 细胞型 D. 70%B 细胞型和 30%T 细胞型 E. 50%B 细胞型和 50%T 细胞型 正确答案:A 解析 : 淋巴细胞具有单克隆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绝大多数为B 细胞型(占 95%),T 细胞型者较少 25、27. 属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诊断标准的是

 A. 外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20% B. 骨髓中原始粒细胞(Ⅰ型十Ⅱ型)>10% C. 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0% D. 骨髓中有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 3.39% E. 出现 Ph 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 正确答案:C 解析 : 在慢性期,骨髓中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10%,在加速期骨髓中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10%,在急变期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0%。其他选项均为加速期特点。

 26、大多数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患者有 A. t(4;11)染色体易位 B. t(15;17)染色体易位 C. t(6;9)染色体重排 D. t(9;22)(q34;q11)易位 E. t(11;14)(q13;q32) 正确答案:A 解析 : 90%的本病患者有单克隆染色体异常其中以 t(4;11)染色体易位和 Ph 染色体多见 27、在混合细胞白血病中,有≥10%的恶变细胞,既有淋巴细胞系,又有髓细胞系特性称为 A. 双相性 B. 双系型

 C. 双表型 D. 混合型 E. 多形性 正确答案:C 解析 : ①双表型:在混合细胞白血病中有≥10%的恶变细胞,既有淋巴细胞系,又有髓细胞系特性;②双系型,也可称为双克隆型,同时有两种或多种分别表达髓系或不同淋巴系标志的白血病细胞, 28、“网状细胞肉瘤”是指 A. 霍奇金病结节硬化型 B. 霍奇金病淋巴细胞为主型 C. 霍奇金病混合细胞型 D. 非需奇金淋巴瘤组织细胞型 E. 非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 正确答案:D 解析 : 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细胞型,即所谓网状细胞肉瘤”,以肿瘤性红织细胞为主,胞体大小不等,呈多形性 29、在淋巴瘤检验中,提示来源于 T 细胞的是 A. 小鼠红细胞玫瑰花结以及 EAC 玫瑰花结形成试验 B. CALLa 阳性 C. 绵羊红细胞玫瑰花结形成试验 D. B1 阳性 E. Ⅰa 阳性

 正确答案:C 解析 : 绵羊红细胞玫瑰花结形成,提示淋巴瘤细胞为 T 细胞来源。小鼠红细胞玫瑰花结以及 EAC 玫瑰花结形成提示淋巴痛细胞为 B细胞来源,B1、Ia 阳性见于大多数 B 细胞, CALLa 阳性仅见于早期B 细胞。

 30、尿中出现大量 B-J 蛋白,而血清中无“M”成分,约占“M”成分的 20%的类型是 A. IgA 型 B. IgD 型 C. 轻链型 D. 双克隆或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型 E. 不分泌型 正确答案:C 解析 : “M"成分的轻链型约占 20%,尿中出现大量 B-J 蛋白,而血清中无“M”成分,瘤细胞生长迅速,病情进展快,常有骨损害改变,易出现肾功能不全 31、具有典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的是“M 成分的 A. IgG 型 B. IgA 型 C. IgD 型 D. lgE 型 E. 不分泌型

 正确答案:A M”成分分为 7 型。其中 lgG 型约占 70%,具有典型多发性骨髓癟临床表现;IgA 型约占 23%27%,有火焰状瘤细胞;lgD 型含量低,多见于青年人;lgE 型罕见,易并发浆细胞白血病;不分泌型约占 1%,血清中无“M”成分,尿中无 B-J 蛋白。

 3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中存在的嗜异性凝集素阳性反应达到最高滴定度是在 A. 1~2 周 B. 2~3 周 C. 3~4 周 D. 2~3 个月 E. 3~6 个月 正确答案:B 解析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中存在嗜异性就体,该抗体属于 lgM,能使绵羊和马的红细胞凝集,故又称嗜异性凝集素,抗体不被含有 Forssman 抗原组织所吸收,因而与正常人血清中的嗜异性 Forssman 抗体不同。患者嗜异性凝集素阳性反应常在起病后第 1~2周出现,第 2~3 周凝集素滴定度达到最高,一般能在体内保持 3~6个月或更长时间 33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中存在嗜异性抗体,该抗体属于 A. IgA

 B. IgD C. IgE D. IgG E. IgM 正确答案:E 解析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中存在嗜异性抗体,该抗体属于 lgM,能使绵羊和马的红细胞凝集,故又称嗜异性凝集素。

 34、血友病时,发生改变的试验是 A. PT B. APTT C. TT D. BT E. FIB 正确答案:B 解析 : 血友病 A 为凝血因子Ⅷ缺乏所致,血友病 B 为凝血因子Ⅸ缺乏所致。选项中 PT 为外源凝血途径(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的筛选试验,TT 检测的是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或外周血中肝素及类肝素样抗凝物质,BT 反映的是毛细血管和血小板的相互作用,上述试验在血友病时均正常。而 APT 是内源凝血途径(凝血因子Ⅷ、Ⅸ、M、)的筛选试验,这些因子的缺乏会导致 APTT 延长,所以血友病时,APTT 35、 存在于组织中的凝血因子是 A. FⅠ

 B. FⅡ C. FⅢ D. FⅣ E. FⅤ 正确答案:C 解析 : 迄今己证实有 14 个凝血因子参与过程,其中组织因子(FⅢ)是正常人血浆中唯一不存在的凝血因子,其广泛存在于全身各种组织中,尤其是脑、胎盘和肺组织中含量极为丰富 36、内源凝血途径是指 A. 凝血酶原活化形成凝血酶的过程 B. 纤维蛋白原活化形成纤维蛋白的过程 C. 从 FⅩ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 D. 从 FⅫ被激活到 FⅨa-Ⅷa-Ca2+-PF3 复合物形成的过程76.34% E. 从 TF 释放到 TF-FⅦa-Ca2+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正确答案:D 解析 : 选项 A、B、C 描述的均是共同途径,E 描述的是外源凝血途径,该途径的显着特点是由组织因子(TF)进入血液,进而活化 FⅦ。内源凝血途径是指参与的凝血因子全部源自正常血液中存在的凝血因子和 Ca2+,主要涉及的凝血因子包括 FⅫ、FⅪ、FⅨ、FⅧ,但这一途径已经不再是主要的凝血途径,内源凝血途径与外源凝血途径并不是各自完全独立,而是相互密切联系的。

 37、血液流变学中,红细胞 A. 数量与血液黏度不相关 B. 数量与血液黏度成反比 C. 数量与血液黏度成正比 D. 变形能力减低,血液黏度亦减低 E. 聚集性越大,血液黏度越低 正确答案:C 解析 : 红细胞数量增多时,红细胞比容(Hct)显著增加,导致血液黏度相应增加,为正相关,是影响血液黏度最主要的因素。当 Hct增加但未超过 45%时,全血黏度开始增加但幅度较小,当 Hct 超过 45%时,全血黏度显著增加的幅度则超过 Het 增加的幅度,而呈指数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减低和红细胞聚集性增大,均可使血液黏度增高 38、静脉血栓又称为 A. 白色血栓 B. 红色血栓 C. 血小板血栓 D. 微血管血栓 E. 混合血栓 正确答案:B 解析 : 红色血栓又称凝国性血栓,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纤维蛋白网及少量的血小板组成,肉眼观察血栓呈暗红色,通常发生在血流缓慢处或淤滞的静脉内,故亦称静脉血检。白色血栓亦称灰色血栓,

 主要由血小板、纤维蛋白白细胞及少量红细胞组成,通常发生于动脉内,故又称动脉血栓。血小板血栓多见于微循环中。混合血栓的头、体、尾分别由红色血栓和白色血栓组成,可发生于动脉、静脉或心脏内 39、根据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活性检测发色底物法测定原理,该项目的单位应为 A. 标准单位/ml B. 活化单位/ml C. 国际单位/m D. 抑制单位/ml E. % 正确答案:D 解析 : 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PAl)活性测定原理是定量的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纤溶酶原加入待检血浆中,t-PA 与血浆中的PAI 作用形成无活性的复合物,剩余的 t-PA 作用于纤溶酶原,使其转化为纤溶酶,后者水解发色底物,释放出对硝基苯胺,生色强度与PAl 活性呈负相关。因此,抑制单位即指 PAI 对已知量的 t-PA 的抑制程度。

 40、 确定贫血的常用指标是 A. MCH、 MCV、MCHc B. RBC、MCH、RDW C. RBC、Hb、Hct

 D. Hct、RDW、MCHC E. MCV、RBC、MCHC 正确答案:C 解析 : 根据 RBC 计数、Hb、Het 计算出红细胞指数 MCH、MCV、MCHC,确定贫血的类型 41、以下情况提示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是 A. MCV(fl)80~94、MCH(pg)26~32、MCHC(%)31~35 B. MCV(fl)<80、MCH(pg)<27、MCHC(%)<31 C. MCV(fl)<80、MCH(pg)<26、MCHC(%)31~35 D. MCV(fl)>94、MCH(pg)>32、MCHC(%)32~36 E. MCV(fl)<80、MCH(pg)>32、MCHC(%)>36 正确答案:B 解析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MCV(fl)<80、MCH(pg)<27、MCHC(%)<31。

 42、判断成年男性贫血的标准是 A. Hb<120g/L、Hct<41% B. Hb<110g/L、Hct<37% C. Hb<145g/L、Hct<41% D. Hb<105g/L、Hct<37% E. Hb<120g/L、Hct<37% 正确答案:A 解析 : 成年男性贫血的标准是 Hb<120g/L、Hc<41%

 43、属于血管外溶血特征的是 A. 急性病程多见 B. 少见肝、脾肿大 C. 尿含铁血黄素常为阳性 D. 少见红细胞脆性改变 E. 急性加重时可见骨髓再障危象 正确答案:E 解析 : 血管外溶血的特征是病程常为慢性可急性加重;常见肝、脾肿大;尿含铁血黄素一般为阴性;红细胞脆性多有改变;急性加重时可见骨髓再障危象等 44、 下列情况中属于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特征的是 A. 慢性或突然遇冷发作 B. 发病急快 C. 发生血管外溶血 D. 红细胞出现自身凝集现象 E. 冷热溶血试验呈阴性 正确答案:A 解析 : 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的特征是慢性或突然遇冷发作,血管内溶血,出现有核红细胞,冷热溶血试验呈阳性等 45、核质发育不平衡,表现为“核幼质老”,见于出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细胞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失血性贫血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B 46、辅助诊断红血病或红白血病时应采用的化学染色是 A. 过氧化物酶染色 B. 碱性磷酸酶染色 C. 过碘酸雪夫反应 D. 碱性α丁酸萘酚酯酶染色 E. 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正确答案:C 解析 : 正常红细胞系统过碘酸雪夫反应,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阴性反应。但在红血病或红白血病时,幼红细胞可呈阳性反应,有时阳性反应幼红细胞的百分比增高,阳性反应的程度也很强,有时红细胞也呈阳性反应。其他化学染色无此特点。

 47、多毛细胞白血病鉴别诊断采用应 A. 过氧化物酶染色 B. 碱性磷酸酶染色 C. 氯乙酸 AS-D 萘酚酯酶染色 D. 过碘酸雪夫反应 E. 酸性磷酸酶染色 正确答案:E

 解析 : 多毛细胞白血病时,多毛细胞的酸性磷酸酶色为阳性反应,此酶耐 L-酒石酸的抑制作用;淋巴瘤细胞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淋巴细胞,酸性磷酸酶染色也呈阳性反应,但此酶可被 L 酒石酸抑制。

 48、在鉴别戈谢细胞和尼曼皮克细胞时,与过碘酸雪夫反应有相同效果的化学染色是 A. 过氧化物酶染色 B. 碱性磷酸酶染色 C. 酸性磷酸酶染色 D. 氯乙酸 AS-D 奈酚酯酶染色 E. 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正确答案:C 解析 : 过碘酸雪夫反应鉴别戈谢细胞和尼曼皮克细胞时,前者呈强阳性反应,后者是弱阳性反应,且空泡中心为阴性反应。酸性磷酸酶染色鉴别戈谢细胞和尼曼-皮克细胞时,前者呈强阳性反应,后者为阴性反应 49、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值明显减低,常为“0”,见于 A. 剧烈运动 B. 新生儿 C. 病毒性感染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正确答案:D 解析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值明显减低,常为“0”,缓解时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值上升到正常。剧烈运动和新生儿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均为生理性活性增高。病毒性感染时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值一般无明显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值一般增高。

 50、中性晚幼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反应见于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 C.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 类白血病 正确答案:E 解析 : 类白血病反应时的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值明显增高,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甚至中性晚幼粒细胞也呈阳性反应。因此本法为常用于鉴别慢粒和类白血病反应及观察慢粒疗效的指标之一。其余选项均为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值降低 51、利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对细胞进行鉴别,可被抑制的是 A.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淋巴细胞 B.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淋巴细胞 C. 毛细胞白血病的多毛细胞

 D. 单核细胞 E. 尼曼皮克细胞 正确答案:B 解析 : 淋巴瘤细胞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淋巴细胞,酸性磷酸酶染色也呈阳性反应,但可被 L 酒石酸抑制 52、M0 为 A. 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B.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C.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 巨核细胞白血病 E. 红白血病 正确答案:B 解析 : M0 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原始细胞≥30%,无 T、B 淋巴细胞标志,至少表达一种髓系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或电镜 MPO阳性 5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骨髓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应 A. >10% B. >20% C. >30% D. >50% E. >90%

 正确答案:C 解析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病例呈增生活跃,以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为主,大于30%,伴形态学异常。粒细胞系、红细胞系增生受抑制。

 54、骨髓象中涂抹细胞多见是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之一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征之一 C.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特征之一 D. 粒单细胞白血病的特征之一 E.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之一 正确答案:B 解析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骨髓象退化细胞明显增多,篮细胞(涂抹细胞)多见,这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征之一,此细胞亦可见于患者的血象中。

 55、M6 型白血病的红血病期血象可见各阶段的幼稚红细胞,以 A. 原始红细胞和早幼红细胞为主 B. 早幼红细胞和中幼红细胞为主 C. 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为主 D. 晚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为主 E. 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为主 正确答案:A 解析 : M6 型白血病的红血病期血象显示贫血轻重不一,随着疾

 病的进展而加重,可见各阶段的幼稚红细胞,以原始红细胞和早幼红细胞为主,幼红细胞的形态奇特并有巨幼样变红白血病期时,血象以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为主。

 56、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检查中,全片巨核细胞可多达 A. 500 以上 B. 1000 以上 C. 1500 以上 D. 5000 以上 E. 10000 以上 正确答案:B 解析 :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或增生活跃。粒系和红系细胞增生均减低,巨核细胞系异常增生,全片巨核细胞可多达 1000 个以上,以原始及幼稚巨核细胞为主,其中原始巨核细胞>30% 57、 巨核细胞白血病时的血片中可见到小巨核细胞,形态类似于 A. 原始细 B. 巨核细胞 C. 浆细胞 D. 幼稚红细胞 E. 淋巴细胞

 正确答案:E 解析 : M7 时,常见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大多减低,少数正常或增高。血小板减少,少数病例正常。血片中可见到类似淋巴细胞的小巨核细胞,易见到畸形和巨型血小板。

 58、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的血象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是 A. 小淋巴细胞 B. 大淋巴细胞 C. 幼稚淋巴细胞 D. 原始淋巴细胞 E. 篮细胞 正确答案:D 解析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的血象中,以持续性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淋巴细胞≥60%,晚期可达 90%~98%。偶见大淋巴细胞有时可见少量的幼稚淋巴细胞和原始淋巴细胞,篮细胞明显增多 59、应与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进行鉴别的是 A.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 多毛细胞白血病 正确答案:D 解析 : 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主要来自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巨球蛋白血症等,其白血病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基本相似 6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活组织检查显示,聚集成簇并位于骨髓中央的细胞是 A. 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 B. 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 C. 中幼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 D. 晚幼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 E. 成熟中性粒细胞 正确答案:A 解析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骨髓活组织检查显示有未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正常情况下,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位于骨内膜表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此两种细胞聚集成簇,并位于骨髓中央 61、考虑浆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异常浆细胞在外周血中的绝对值应超过 A. 1.0×109/L B. 2.0×109/L C. 3.0×109/L D. 4.0×109/L E. 5.0×109/L 正确答案:B

 解析 : 外周血中可见到骨髓瘤细胞,多为 2%~3%;若骨髓瘤细胞超过 20%绝对值超过 2×109/L,即可考虑浆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62、早期骨髓瘤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时,需多部位、多次穿刺,是因为 A. 骨髓纤维化 B. 骨髓网状结构增生 C. 瘤细胞赘生突起相互交织 D. 瘤细胞呈局灶性分布 E. 骨髓内网硬蛋白量增加 正确答案:D 解析 : 骨髓穿刺检查对本病诊断有决定意义。早期患者的痛细胞可呈局灶性分布此,需多部位、多次穿刺才有助诊断,瘤细胞常成堆分布于涂片的尾部 63、 属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象特点的是 A. 网织红细胞百分率增高 B. 嗜多色红细胞增多 C. 白细胞数量减少 D. 分类以有核红细胞为主 E. 核右移 正确答案:B 解析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血液呈暗紫色,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增高,红细胞比容增高,网织红细胞百分率不增多,嗜多色和嗜

 碱点彩红细胞增多,偶见有核红细胞。白细胞数增多,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核左移 64、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 A. 0.5×109/L B. 1.0×109/L C. 2.0×109/L D. 3.0×109/L E. 4.0×109/L 正确答案:A 解析 :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 4.0×109/L,低于(1.5~2.0)109/L 为中性粒细胞减少,低于(0.5~1.0)109/L 为粒细胞缺乏症 65、类白血病的各类型中,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显著增高见于 A. 中性粒细胞型 B. 淋巴细胞型 C. 单核细胞型 D. 嗜酸性粒细胞型 E. 嗜碱性粒细胞型 正确答案:A 解析 : 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一般仅见于成熟中性粒细胞,而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时,粒细胞显著增多,可伴有中幼粒、早幼粒甚至原始粒细胞出现。

 66、下列选项中,在 DlC 诊断中最为敏感的指标是 A. 血小板计数 B.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 C.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 D.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E. 血清 FDP 测定 正确答案:E 解析 : DlC 时,FDP 显著高于正常值,一般大于 40g/L。本试验被认为是 DlC 诊断中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67、 抗凝血酶活性测定可用于早期 DIC 的实验室诊断,但不适用于 A. 挤压伤患者 B. 肝病患者 C. 白血病患者 D. 妊娠后期 E. 败血症患者 正确答案:B 解析 : 早期 DlC 时,抗凝血酶含量和活性降低。由于抗凝血酶主要由肝脏合成,所以肝病时可导致抗凝血酶的合成减少,使含量和活性降低,此时如进行早期 DIC 的监测,则无法准确评估其降低原因 68、属于血小板代谢活性检测的指标是 A. 凝血酶调节蛋白

 B. 纤维蛋白肽 C. 凝血酶原片段 1+2 D. 血栓烷 B2 E. 组织因子 正确答案:D 解析 : 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主要活性产物是血栓烷 A2,但血栓就 A2 很不稳定,半衰期仅 30 秒左右,很快转变为稳定的无活性的血栓烷 B2。通过测定血栓烷 B2,可了解血小板的代谢活性和活化情况 69、缺血性脑卒中时水平或活性降低的指标是 A. TXB B. TF C. t-PA D. PAI E. vWF 正确答案:C 解 析 : t-PA 减低表明纤溶活性减弱,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而在血栓性疾病或高凝状态时,由于血管损伤、血小板活化释放和纤溶活性减弱等改变,TXB2、TF、PAl 和 FDP 均可显著增高 70、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时,实验室指标正常的是 A. PT B. APTT

 C. TT D. FDP E. D 二聚体 正确答案:E 解析 : D-二聚体在继发性纤溶症时阳性或增高,其水平增高的机制是纤维蛋白凝块形成以及继发性的纤溶亢进,即以纤维蛋白为降解底物,而原发性纤溶症是以纤维蛋白原为降解底物,所以 D-二聚体在原发性纤溶症时为阴性或不增高。

 71、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严 A. 凝血酶原含量减低 B. 凝血酶原活性减低 C. 巨球蛋白血症 D. 组织液混入血浆 E.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 正确答案:E 解析 : TT 主要反映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素或类肝素抗凝物质的存在、血中 FDP 增高(DIC)。

 72、 D 二聚体阴性见于 A. 静脉血栓 B. 恶性肿瘤 C. 肺栓塞 D. 继发性纤溶亢进

 E. 原发性纤溶亢进 正确答案:E 解析 : D-二聚体阳性的病理基础是纤维蛋白凝块形成(血栓形成)导致继发性纤溶亢进选项 A、B、C、D 均符合这一特征,而原发性纤溶亢进是以纤维蛋白原为底物,因此 D-二聚体为阴性 73、诊断疑难 DIC 或早期 DIC 时的有效指标是 A. 凝血酶时间(TT) B. 出血时间(BT) C. 活化蛋白 C 抵抗(APCR)试验 D. 狼疮抗凝物质(LAC) E. 抗凝血酶(AT) 正确答案:E 解析 : AT 活性或抗原测定是临床上评估高凝状态良好的指标。AT 水平的降低在疑难 DIC 或早期 DIC 诊断中颇具意义,在急性白血病时,AT 水平的降低可以作为 DIC 发生的信号,TT 主要反映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素或类肝素抗凝物质的存在,BT 用子一期止血功能的筛查,APCR 反映 FV 的 Leiden 突变,LAC 反映狼疮抗凝物质的存在。

 74、某再障患者作 CFU- GM 培养,其集落数分别是:患者骨髓培养明显减少,患者与正常人骨髓混合培养正常,患者血清与正常人骨髓混合后培养也正常,则其发病机制是 A. 造血干细胞缺陷型

 B. 免疫抑制型(抑制细胞型) C. 免疫抑制型(抑制血清型) D. 造血环境缺陷型 E. 基质细胞缺陷型 正确答案:A 解析 : 造血于细胞缺陷型再障患者的造血干细胞/祖细胞数量减少,并有质的异常,增生分化障碍 75、细胞外铁呈阴性,铁粒幼红细胞占 13%,可能是 A. 正常骨髓铁粒染色 B. 溶血性贫血 C. 难治性贫血 D. 地中海贫血 E. 缺铁性贫血 正确答案:E 解析 : 缺铁性贫血的细胞外铁呈阴性,铁粒幼红细胞低于 15% 76、外周血红细胞更替周期是 A. 30 天 B. 40 天 C. 80 天 D. 120 天 E. 150 天 正确答案:D

 解析 : 正常人红细胞平均寿命是 120 天。

 77、红细胞生成的调节因素是 A. 血中钙的含量 B. 血中镁的含量 C. 血中 EPO 的含量 D. 叶酸含量 E. 维生素 B12 的含量 正确答案:C 解析: :

 红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红细胞生成素(EPO)作用下分化为原红细胞,经过有丝分裂继续分化,故红细胞生成的调节因素是血中 EPO 的含量 78、以下情况中属于 DNA 合成障碍性贫血的是 A. 增生不良性贫血 B. 溶血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巨幼细胞性贫血 E.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正确答案:E 解析 :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 B12 和(或)叶酸缺乏或其他原因导致 DNA 合成障碍使细胞核发育障碍所致的一类贫血 79、与红细胞镶变试验有关的 Hb 是 A. HbS

 B. Hb Bart C. Hbl D. HbG E. HbA 正确答案:A 解析 : 红细胞镰变试验阳性见于镰状细胞贫血(HbS 病) 80、同时存在贫血及牌肿大的是 A.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 缺铁性贫血 C. 地中海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铁粒幼性贫血 正确答案:B 解析 : 地中海贫血同时存在贫血及脾肿大

相关热词搜索: 临床 职称考试 试题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