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体会 > 经典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例文3篇

经典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例文3篇

发布时间: 2023-12-13 13:38:01

经典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例文3篇

党课辅导:当好新时代青年很高兴在新学期伊始,来到这里和青年朋友们一起交流,看到大家朝气蓬勃的英俊年少的脸庞,仿佛我也年轻了几岁,也更加感慨你们正是拼劲十足,年少有为的黄金期,所以更要积极融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展现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指明当代中国青年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新时代青年要提升境界、练就本领、锻造意志,在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中绽放青春之花。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经典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例文的文章3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经典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例文篇1

  教学改进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话题,是常讲常新的教研话题。曹培英教授就“教学改进”这一话题,结合当今数学研究热点“大单元”,认为教学改进不能追求热点、人云亦云,更应当立足于教学实际,具体问题具体突破,从典型单元入手,逐一改进、各个突破,最后以点带面、全面覆盖。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除了对教材与学科知识的充分解读,教学改进更离不开对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分析与教师的教学经验。基于这样的认识,曹教授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了六点教学改进的策略,让笔者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立足儿童,彰显数学

  20xx年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保持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体现数学的学科特征,同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核心素养。

  教学平均数时,原先由拍皮球比赛引入,贴近儿童但缺少统计意义,现在改为有测验平均分引入,儿童有感觉能理解,但无法把全班学生的平均数计算出来,不利于导出计算方法,难以感悟移多补少。又有老师尝试调查儿童身高并给出正态分布图,但在实践中很难得到标准的`正态分布图,操作不具备普适性。

  如何找到儿童与数学的平衡点呢?研究表明,要走出两个误区:用平均数使比赛公平、人数不等请平均数帮助。人教版教材中设计四个同学收集塑料瓶,求四人的平均数的情境,出示形象的象形统计图也有助于学生感悟移多补少。苏教版教材设计比较分析男女生套圈水平,引导学生用一个数(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来比较,除此之外,还能从可视化的两组图中发现平均数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在最大、小值之间,并发现移多补少的方法,渗透离差代数和为0,修改其中一个数还能帮助学生感悟离散情况的比较。由此,儿童情境也有了统计意义,也能走向深度学习!

  基于单元,着眼整体

  现在各地都在研究“单元设计”,从“课时设计”到“单元设计”,前进了一大步。单元视角包括两个内容:同一个单元的内容和同一个知识体系的内容,在单元设计时,以知识点之间的共同点为起点整合架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建构知识网络。

  在教学体积与容积时,如何辨析体积与容积的概念?在“课时主义”眼光下,一位老师精心设计了利用封住的纸箱和五个“一个套一个”的纸箱,帮助学生感悟容积变了、体积不变,对体积与容积进行辨析。“单元整体设计”眼光下,将体积和体积单位放在一起,利用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长度单位用什么表示?面积单位用什么表示?体积单位呢?学生能马上类推出答案,而在学了体积计算后,用“求体积量外面,求容积量里面”一句话就能对体积和容积进行辨析。

  当然,核心素养具有一致性和发展性,在基于单元的前提下,我们更要着眼于整个内容领域,甚至中小学内容的衔接。

  专题研究,上挂下联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课标对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及内涵做出了充分梳理,在小学阶段的11个主要表现中,每一个核心素养都要落实到相关单元每节课的教学。

  教育部质量监控中心的命题能力指标中,问题解决能力占了36%。在问题解决案例“小松鼠装松果,42个装一罐,已经装好273罐,还剩978个没有装。一共能装多少罐?”时,要充分分析量和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方法解决,即从条件入手想和从问题入手想;当把题目中的数据改成简单的数据时,学生马上就能利用数感快速解决问题,便失去了对分析法和综合法的能力考察。

  也就是说,在教学问题解决时,我们除了要启发学生通过分析量和量之间的关系以掌握数学方法外,更要关注题目中的数字,特别是简单数字对问题解决产生的干扰,以引导学生着重考虑量和量之间的关系,而非数字变难了就不会做了。

  总而言之,教学改进要自觉摒弃假大空,立足于学生与教材,结合教学经验,坚持实事求是,用实践检验理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让改进发生在每节课上,落实在学生身上!

经典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例文篇2

  今晚英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的.个人体会和感悟。曹老师认为,教师日常教学中应该自觉摒弃假、大、空,应大小相宜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关联搭配,具体问题具体突破,典型单元逐一改进。曹老师结合实例,重点与我们分享了六个教学改进的策略,引领我们走出误区,用实践检验理论。正如曹老师所说,一线教师应该在纷繁复杂的教育术语面前,在眼花缭乱的教学口号面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经典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例文篇3

  这三天,本人通过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如下几方面的思考: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例如,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估计一下,哪个答案接近自己的年龄?(①500分;②500周;③500时;④500月)学生可能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猜测。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准确的或比较准确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将会进行必要的计算,从而体会计算的必要性。又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观察讲台上的物体,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看这个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形画下来。也可让学生根据下面的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示意图:假设科技馆在学校的正东方向500米处,小红家在学校北偏西60°方向300米处,医院在学校正南方向1000米处,汽车站在校南偏西30°方向400米处。学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在方格纸上确定适当的单位距离,标出相对位置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例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数,使这列数具有某种规律,并说明有怎样的规律。2/5,1/5,( ),1/20,( ) …

  教师首先应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可能隐含的规律,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因为在这之前还没有学习分数除法,学生很难得到前一个数除以2得到后一个数.

  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如,一本书12元,全班48人,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教学中应充分鼓励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可以是1050=500,认为500元左右;也可以1250=600,不到600元;还可以是1048=480,肯定比480元多。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教学小数加法4.58+3.2时,可让学生先估算结果应接近几(8),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得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计算结果,而不宜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算理,限制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这个计算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活性,并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在保证每个学生基本运算技能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有的学生可能会掌握多种不同的方法,并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

  (四)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更符合儿童的特点。

  新教材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生动有趣,呈现方式丰富而开放,由原本教师的教本变为学生的学本,更似儿童喜爱的课外读物,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小朋友被这些有趣的课题和漂亮的插图深深吸引着,对数学书简直是爱不释手.通过说一说,试一试,练一练,做一做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和体验数学,体现了数学学习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课程新理念。

相关热词搜索: 例文 心得体会 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的心得体会 数学课程标准分享 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心得体会 解读数学课程标准的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摘录及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感悟 读《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数学课程标准心得总结一句话 读数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数学课程标准的体会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