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党建材料 >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思考合集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思考合集

发布时间: 2021-11-03 10:01:09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思考 0 10 篇

  【篇一】

 党建引领“微治理”与居民群众的“小问题”密切相关,**市**区**街道通过集需求、集资源、集服务,将传统的“便民服务大集”项目进行进一步优化,以更安全、更便捷、更实惠的新式“赶集”实现了服务资源集聚、服务效益叠加,社区“微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集合需求,下好便民利民“先手棋”。后疫情时代,原来随处可见的磨剪子、戗菜刀、收废铁等生活项目逐渐淡出人们视线,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没有正规执照和资质的游商小贩,商家素质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零碎化服务让居民不但没有得到专业的服务,更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为提高居民群众生活便利化程度,街道以社区为单位对辖区便民服务大集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修理小电器、更换纱窗、收废品等小微服务项目实施工作。针对居民需求,有条件的社区要在社区服务大厅增设“便民服务大集”窗口,指定专人负责来访居民登记,及时记录、整理居民诉求,统计预约服务情况,形成便民服务台账。

 集成资源,下好资源整合“联动棋”。深化“1+5”党组织引领和谐社区建设机制,由社区党总支牵头,成立由居委会、服务站、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组成的“大集管委会”。建立由社区党总支负责服务项目入口把关、物业企业负责过程管理、共建单位和社会组织提供免费咨询或有偿小微服务、社区服务站负责后续跟进、业主委员会联合社区民警负责过程监督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规范活动流程,确保便民服务活动平稳、有序开展。

 集中对接,下好实效服务“动力棋”。针对居民诉求和数据统计情况,合理分设免费义诊、政策咨询、家电维修等多类居民关心的服务项目,每个服务项目至少确定一人负责与居民对接,并就居民日常服务需求联系服务商,增强服务引领力。将每季度第一个周末作为“赶集日”,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室外阵地,按照服务类型分配场地,把各类微小服务项目统一集中起来,集中对接便民服务供需双

 方,让居民在家门口赶“服务大集”。

 集力回访,下好宣传回访“关键棋”。社区党组织建立便民服务大集项目征集台账,制定“便民服务大集”实施跟踪回访登记表,通过电话、座谈会、走访等方式对“便民服务大集”开集情况定期回访,全面了解“便民服务大集”完成度。并将便民服务大集开集现场情况制作成精美的广告贴进行张榜公示,发布到 QQ 和微信群中,积极宣传便民大集热潮,促进便民服务资源集聚、便民服务效益叠加。

 党建引领“便民服务大集”是新形势下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创新诸多要素的缩影,与街道“微心愿”、入户连心大走访等有效载体深度融合的同时,也拓宽了基层服务体系、拓展了社区服务功能、延伸了服务群众触角,为更好开展新时代基层各项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党建工作充满生机活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服务群众才能更有成效。在居民家门口“搭台”,组织志愿义务、有偿惠民相结合的综合服务项目,新式“赶集”系紧供需“纽带”,满足居民个性化服务需求,使生活小事“繁”而“不烦”。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必须让党建工作更加接地气更具吸引力。强化社区服务能力必须把居民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建引领“便民服务大集”之所以受欢迎、有生命力,归根到底是因为其契合基层需要、满足群众需求,便民服务“赶大集”,实现党建引领“微治理”。

 【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但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内卷化问题是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必须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好党建带动基层治理升级,畅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打造基层支部“硬堡垒”,激发治理活力。基层治理能否升级、“最后一公里”是否畅通,关键在于基层党组织是否过硬。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深化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升级评优机制,引导对标看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跟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推进绿色家园社区治理,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管理体系。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细化落实奖励办法,结合乡村建制调整改革,通过以大并小、以强并弱等方式整合资源,增强“造血”功能,激发基层党组

 织的治理活力。

 建立干部人才“硬队伍”,熔铸治理力量。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队伍。聚焦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实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整体提升行动,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大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探索支部书记专职化管理。深入实施基层治理人才振兴工程,开展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提能,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着力建强大型集中安置点等重点地区的治理队伍。积极整治基层治理中的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服务中,推动基层治理流程再造、方法创新、方式升级。

 坚持群众满意“硬标准”,释放治理效能。基层治理效果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始终把人民标准作为检验基层治理工作的最高标准。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双报到、双评价”活动,全面实施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打造,完善“一站式”服务,提供“点单式”服务,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将自下而上的群众需求与自上而下的治理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通过开展“我评社区”“社区一家亲”等活动,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强化治理成效考核,提高群众满意度在基层考核体系中的砝码,利用好村社内部舆论和网络关系的监督,增进治理模式上下融合,提升群众满意度。

 【篇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效便捷的“互联网+”“智慧社区”等现代化服务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居民申请账号可以一键登记进出小区;楼道灯泡坏了,随手拍一张照片上传就可以报修;宠物寄养、家政服务可以迅速匹配;在突发事件中更能起到关键作用,疫情健康监测、提供购买蔬菜、药品服务,为居民居家抗疫提供了有力支持。“互联网+基层治理”模式给群众带来了诸多便利,这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服务水平打开了思路,对于加快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建强组织阵地,打通服务“任督二脉”。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体系中承上启下、对接四方的重要枢纽,是推进治理质效横到边、纵到底的坚强保障,要切实建强组织阵地,为提升治理质效、推进基层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当前,部分基层党

 组织存在软弱涣散、发展方式滞后,以党建统领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动力不足等问题。针对基层治理发展“瓶颈”,要坚持统筹谋划,勇于实践探索,切实将党建统领与推进基层治理质效提升紧密结合,通过配强基层党支部班子,以强有力的带动,增强党员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服务引领,将治理寓于服务之中,建立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结合医疗、就业、教育等涉及民生方方面面的实事,拉进与群众的距离,做到有问题第一时间发现,有矛盾第一时间解决,有需求第一时间服务,打通精准服务“最后一米”。

 统筹整合资源,推动部门“联动作战”。“城,所以盛民也。”当前,我国处于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阶段,无论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破解“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都需要将重点放到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的服务上来。要下足下好“绣花”功夫,全面统筹基层治理的力量和资源,将“一站式”便民服务、“一张网”精细治理落到实处。要创新管理模式,坚持以网格化管理作为提升服务效能的“突破口”,加强各方力量和资源深度调配融合,打破区域限制和行政壁垒,将每个网格配备安监、消防、公安、工商、城管、医疗卫生、法律服务等专业网格员,打造民生治理队伍“朋友圈”,使服务由“分散式”向“融合式”发展,实现群众由“到处跑断腿”到“就地解决好”的完美转变,切实聚能聚力提升基层治理效力,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找准高效抓手,推进质效“提档升级”。满足群众需求、回应群众期待是基层治理的题中之义,在群众对生活抱有更高期待,对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时,要及时革新提升治理思想观念,找准高效抓手,快速推动服务质效紧跟发展、提档升级。要以大数据、“互联网+”、智慧平台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对基层治理体制机制进行流程再造,建立多维协同的数据共建共享体制,打破“数据壁垒”、整合资源,优化力量配备,实现设施、网络、平台数据互通融通,推进基层治理体制从碎片化到网格化的转变,实现快速对接群众需求、精准服务群众。搭建电子政务系统平台,使权力阳光公开,有序、有效运作,促进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互联,构建新型政民关系,为群众及时解决最关心最急盼的现实利益问题,切实提升政府基层治理能力。

 日前,90 多岁老人被抱进银行进行人脸识别、健康码变闹心码等事件也给了基

 层治理更多的思考与启发。基层治理插上互联网、智能化等现代高科技的“翅膀”,确实能够让治理更加高效,但现代化不等同于片面的科技化,而要落到更人性化、更符合百姓生产生活需要上。因此,在提升基层治理成效上,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去制定政策、落实政策,唯有如此,才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基层治理带来的“民生温度”。

 【篇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加强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抓手。基层治理要把牢“党建引领”这条主线,夯实“基层基础”这个根基、下沉“末梢服务”这个重心,为基层治理“疏通脉络”“强健筋骨”“畅通血液”,让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起来。

 把牢“党建引领”主线,疏通基层治理“脉络体系”。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基层治理,必须旗帜鲜明地加强党对各类组织的领导,将党的领导融入到多元治理主体中,严密组织体系,疏通脉络关系。要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范围,延伸党的组织覆盖触角,聚焦薄弱环节,通过龙头带动、组织联建、党建指导等创新举措,加大党组织在新兴业态、非公组织、两新组织、楼宇商圈等领域的组建力度;要理清各类组织脉络关系,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网格、群团组织、村(居)民小组、社会组织齐抓共管的“一核多元”治理体系,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夯实“基层基础”根基,强健基层治理“筋骨体魄”。本根不摇,则枝叶繁茂。基层治理能否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关键看基层基础的坚强程度、牢固硬度。加强基层治理,必须坚定不移打牢基础,强筋壮体。要建强支部,突出“五个基本”,深化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做强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标准,突出“领头羊”“火车头”关键少数建设,大力选拔重用政治过硬、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业绩突出的好干部,使党组织的每一个细胞都强健起来;要增强底气,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探索创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

 人民增收致富的门路,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造血”功能和基层治理的底气。

 下沉“末梢服务”重心,畅通基层治理“血液循环”。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基层治理成效的试金石。基层治理最终需要通过具体务实有效的便民服务举措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加强基层治理,要突出民意导向,坚持以百姓心为心,科学精细施策,以细“治”入微的服务提升基层治理的为民“温度”,畅通基层治理“血液循环”。要结合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将机构编制人员力量向基层下沉,优化乡镇(街道)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职能;要统筹布局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探索全天候政务服务,最大限度实现便民利民;要实现常态便民服务,通过社区双报到、主题党日、志愿活动等载体,以常态贴心的服务传递为民温暖。

 【篇五】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关键要抓住党建引领、人才回引和体制创新“三驾马车”,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党建引领“强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强,把党的工作做好,才能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保障。要突出党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组织、阵地等建设。向新兴业态、非公组织、两新组织、楼宇商圈等领域扩大组织覆盖,实施“跨村联建”党建模式,加强区域化协商,搭建区域社会资源共享平台,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内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主阵地,用人民群众听得懂、接地气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以人才回引“注能”。基层治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的问题。破解基层治理瓶颈,关键是补齐人才短板。要聚焦“产、城、人”等核心要素,加强基层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资源布局,加快基层产业发展,加大力度引进一批能够引领产业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激励引导更多的人才向基层汇聚、向基

 层流动。着眼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及时把优秀农民工、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等人才回引充实到村(社区)干部队伍中,优化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培养一批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广大基层干部也是加强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要常态化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锻炼,推动岗位前移、服务落实、干部下沉、工作上去,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以体制创新“提质”。“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基层治理好不好,反映在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基层干部的便民服务上。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基层社会矛盾综合治理,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迫切最急需最期盼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创新方式方法,探索“近邻+”“综治+”等多元化基层自治机制,推进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善用“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推行“云上服务”“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制度,提升基层治理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提高治理质量和效率,实现“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

 【篇六】

 “现在的班子强了、村里美了、民心齐了,日子越过越好了!”细数村子发生的变化,xx 县 xx 镇 xx 村的村民个个喜上眉梢。

 然而,以前的 xx 村,村容村貌脏乱差,巷道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还没进村,就能闻到牛舍、羊舍里散发出的刺鼻气味;村中邻里矛盾多,人心涣散,用村民的话说,就像个没有家长的孩子。

 xx 村的今夕变化,仅是 xx 县抓基层党建促发展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xx 县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作为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定为“书记工程”“部长项目”,针对基层党组织存在的班子不齐不力、服务群众能力弱、民主管理混乱、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等软弱涣散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实践,通过把脉问诊、选派队伍、分类施策、对标整改、评估验收等措施,全力打好攻坚战、持久战,使软弱涣散党组织从治标到治本,重新凝聚力量、焕发活力。

 “会诊” ——精准把脉找“病根” xx 县共 268 个行政村,自 2010 至 xx 年,经历 3 次村“两委”换届,陆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173 个,占比 64.6%。10 年间,173 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中,一次性整顿后基本达标的村 117 个,占比 67.6%;整顿后两次被列为整顿对象的 30 个村,占比 17.3%;3 次被列为软弱涣散整顿对象的 9 个村,占比 5.2%…… 数据背后,折射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症结和短板。每年集中整顿,大部分村转化提升,但仍有少数村出现反弹,又成为软弱涣散村。那么,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到底难在哪里,是否有破解之道? 找准症结,是进行整顿的前提。如果在整顿中找不准支点,则会陷入“年年整顿年年瘫”的怪圈。市委常委、xx 县委书记郭志英强调:“要把整顿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好抓实,对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软弱涣散现象,要有清醒判断,深入剖析问题成因,敢于直面矛盾,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基层情况千差万别,许多矛盾相互交织,一些基层党组织之所以软弱涣散,并在整顿之后又出现反复,既有基层党组织本身的问题,也有历次整顿措施落实不力的问题。

 为了摸清问题,xx 县组织力量对全县近 10 年来整顿过的 173 个软弱涣散村进行了“地毯式”排查,深挖软弱涣散问题此消彼长、反弹复发等现象产生的根源,全面掌握整顿前摸排定村、整顿中精准举措、整顿后巩固效果三个阶段存在的问题,确保发现真问题,解决真矛盾,实现真效果。

 在排查中发现,村“两委”班子不团结,村党组织书记不胜任、带富能力不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村级制度不健全不落实、村务财务不公开等是所有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共性问题。信访多发等则是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个性问题。

 其次,是在历次整顿中,有的镇(街道)存在“闯关”思想,摸排定村避重就轻,只报能转化、好转化的村,以此凸显整顿成效。整顿过程中,镇(街道)和村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重点难点问题,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浅尝辄止,没有深挖根

 源问题。乡镇包村干部敷衍应付,交差了事。村干部主动整顿意识不强,不敢啃硬骨头,怕得罪人。有的村过度依赖第一书记,整顿成效随着第一书记任期结束而出现反弹。

 问题的摸排,为整顿工作提供了支点,为县级层面决策提供了依据。

 “施治”——瞄准问题精准发力 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问题成因复杂,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反复性,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为此,xx 年年初,xx 县委组织部印发了《xx 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实施意见》,按照抓班子建设治“软”、抓结对帮扶治“弱”、抓思想教育治“涣”、抓制度建设治“散”总体思路,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狠抓责任落实,持续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转化升级。

 要想彻底整顿且不反复,必须要瞄准“短板”和“硬伤”,下“硬茬”,对症施治。xx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有辉说:“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抓规范促提升、建机制重长效,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精准定村打基础。精准定村是开展整顿工作的基础,为确保软弱涣散村定得准,xx 县要求各镇(街道)根据所辖村实际,通过到村走访、实地查看、日常考核、群众反映等方式,结合中央和省市明确的软弱涣散类型,每年按照 5%~10%左右的比例倒排确定整顿对象。县委组织部成立核查组,实地走访核实,县委常委会研究审定。xx 年,xx 县在倒排确定 16 个村的基础上,结合村“两委”换届“回头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点工作,又将 3 个村纳入整顿范围,最终筛选确定软弱涣散村 19 个。

 “核实、审定程序有效避免了有些镇(街道)在摸排定村过程中避重就轻,不敢‘揭疤亮丑’的现象。”xx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xx 说。

 因村选派建队伍。为解决过去整顿流于形式,不能形成合力问题,xx 县按照党政部门进“软”村、经济部门进“穷”村、涉农部门进“弱”村、政法部门进“乱”村的原则,选派包联单位。并组建由县级领导、部门主要领导、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副书记、党建指导员、村“两委”干部组成的整顿工作队,驻村蹲点服务,打一场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县民政局包抓人员力量不足、服务功能不完善的东华街道石川河社区,县农业农村局包抓产业单一、基础薄弱的流曲镇南董村,县公安局包抓信访舆情多发、矛盾问题突出的淡村镇 xx 村。流曲镇南董村支部书记邵重斌说:“自工作队进驻到我们村后,村子里的变化,天天都能看得见。” 联合会诊开处方。工作队发挥多方协作作用,集体讨论研究整顿对策,对照问题清单,对症下药。针对软的问题,实施带头人队伍能力提升工程,组织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到县域内经济强村、创业强村等挂职锻炼,到“旗帜村”跟班学习。针对弱的问题,实行县级领导挂帅帮扶、部门包联帮扶、“旗帜村”结对帮扶、组工干部指导帮扶的工作机制,帮助村上理清发展思路、提供资金保障、培育主导产业、发展集体经济。针对涣的问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对照必学篇目,进行理想信念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再教育,确保党员干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行。针对散的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及时落实村干部补贴,优先推荐村党组织带头人考录乡镇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和参加村干部学历提升行动,提升村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直面矛盾解难题。历史遗留问题、重点难点问题,是村党组织整顿工作的“绊脚石”。能否搬开“绊脚石”决定着整顿的成败,由此,该县下茬立势,对民主管理混乱、信访矛盾突出的,组织公安、信访等部门进驻调处,广泛征求村内各方面意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解决矛盾。班子不团结、书记不胜任的,全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工作,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驻村工作队面对难题不回避、不退缩,让群众看到变化,也让村干部找回了信心、看到了希望。张桥镇永庆村支部书记吴稳德说:“原来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工作队入驻后,从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集中整顿入手,全面摸清了家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帮我们发展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了我们村干部无钱办事的窘境。” 跟踪问效重长远。为防止边整边软、整顿过后问题反弹复发,xx 县建立了一套考评机制,采取督查检查扣分、述职评议打分、考核验收评分三种形式,将整顿工作贯穿始终,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短期现象。实行动态预警机制,

 县委组织部采取组工干部网格化包联、党建工作检查等形式,对软弱涣散村整顿工作进行长期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发放预警单和提醒函。完成转化提升的,整顿工作队不撤离,继续进行为期半年的巩固提升;未完成转化提升的,列入县委组织部重点管理对象,继续开展整顿工作直至完成转化提升,规定时间内未完成的,实行责任追究,实现从治标到治本、从短期整顿到长远发展的转变。

 “初愈”——基层堡垒迸发活力 xx 年以来,特别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面对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带来的一个个问题,xx 县通过一系列硬举措,力促这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现了华丽转身。

 选好村书记,凝心又聚力。被确定为软弱涣散村后,xx 镇 xx 村包村干部“三顾茅庐”请来了惠春侠挑起了村里的担子,村民们逐渐有了主心骨。惠春侠上任后,扭住“强化党建引领,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 xx”目标。建立书记带支委、支委带党员、干部带群众“三带”机制,为全村 49 户共产党员家庭挂牌,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提振党员精气神。始终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务实有效地开展好,完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村干部坐班值班等制度,让每名党员都竭尽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慢慢地党员的思想逐渐统一了,人心也聚拢了,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随后,她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党员为村上修巷道、筑花坛、装路灯、搞绿化、拉自来水入户,建成村幸福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顿,种植金银花发展村集体经济,让原先破败不堪的落后村变成现在焕然一新的先进村、富裕村。农闲时,妇女们在广场上跳舞,老年人利用器材健身,青年们打篮球、看书读报,自乐班唱戏,村子成了群众娱乐休闲,老少向往的地方。xx 村也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首批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陕西省妇女之家精品点”“渭南市综合改革试验点”。

 “这两年我村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这都是我们村党支部书记春侠旗杆打得端、打得正,我们有目标,干事有冲劲。”老党员樊新合说。

 群众要致富,干部来探路。到贤镇东仁村全村人口 1620 人,耕地面积 3620 亩,

 全村地多人少,粮食卖不上价,村民日子过得紧巴巴。被戴上“后进”帽子后,东仁村党支部一改往日作风,干部带头走农户、访田间,了解村情民意,共同研究致富出路,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和团结敢闯的作风赢得了群众信任。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村党支部决定充分利用东仁村的气候、土壤优势,发动村民种植葡萄。但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脱贫致富的道理人人都懂,却没人愿意挑头,不少群众认为种植葡萄投入资金多、收益周期长,加之缺乏相关技术,风险过大,对发展特色产业没有信心。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党员引领加示范。”2013 年村委会主任张彦武流转了本村200 亩土地,种植夏黑、红提葡萄,自己做起了“实验”。xx 年张彦武仅葡萄一项收入达 10 万元。趁热打铁,他又一口气再种下了 300 亩,先后带动周边村民种植了 600多亩,大大增强了群众发展葡萄种植的信心。东仁村党支部坚持“群众要致富、干部来探路,产业要发展、党员作中坚”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xx年成立了东仁村农产品交易中心,通过京东、天猫、淘宝等电商平台,将东仁村的林果销售到北京、天津、辽宁、新疆等多个地区,仅京东商城营业额就达 300 多万元。现在的东仁村不仅摘了“后进”帽子,还成了全县远近闻名的“样板村”。实现了党旗飘在田园中,党员聚在产业上,群众收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建有品牌,支部有特色。老庙镇笃祜村因村办公场所老旧,阵地建设薄弱,村级班子带领群众发展作用发挥不够明显,被确定为软弱涣散村。xx 年以来,笃祜村以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契机,找准症结制定措施,对照问题逐条整改,加强村党组织自身建设,将基层党建工作与传统文化、廉政文化、群众文化充分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笃祜党建品牌。两年来,笃祜村在村组道路旁的居民院墙上绘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攻坚励志语、文明礼仪等充满正能量的宣传标语。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怀德生日会常态化开展,举办“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完善村规民约及红白理事会等各种管理制度,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红袖章巡逻、民事调解、宗教活动监管等,村民向上向善、孝老敬亲、重信守善的良好村风已蔚然成风。

 同时,在包联部门和镇村干部的多方努力下,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提升村级基

 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村级活动场所、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产业发展办公室、扶贫指挥部、妇女儿童活动室等,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办事需要。大力发展养殖及杂果栽植,建成占地 45 亩高标准生猪养殖区,花椒、核桃、葡萄、柿子栽植面积达到 550 亩。积极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硬化了主干巷道,安装了路灯,新修了功能配套齐全的群众活动场所 5 个。争取资金修缮了杨爵祠并对外开放。现如今,笃祜村环境变美了,路变净了、宽了,水、电、路、网络全覆盖,村室、文化广场也建好了,干部、群众鱼水情更深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高兴了,党员干部的劲头更足了。

 从“软弱涣散”到“凝心聚力”,这是一次不平凡的破茧成蝶之变。如今,在频阳大地上,昔日一个个班子软、党员散、矛盾多、集体穷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在逐渐转化升级,富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党组织在经历凤凰涅槃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后劲与活力。

 【篇七】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任务全面落实,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xx 乡党委严格按照县委关于做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近期有关工作要求,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两学一做”融入日常。

 一、召开农村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评议会 4 月 12 日,xx 乡召开 xx 年度农村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评议会议,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就抓本村党建工作进行述职,总结了一年来履行基层党建职责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进办法,并对 xx 年的工作进行了规划。最后,会议对各村党建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突出主责主业,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扎实;二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担当,树立看齐意识,在工作中要做到令行禁止、使命必达,把每项工作抓到底落实好。三要谋划好 xx 年全年工作,要理清思路,善于发掘优势资源,从实际出发,做好 xx 年全年工作规划。

 二、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工作

 按照《关于在农村党组织中开展“五星支部”创建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我乡积极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突出做好村级班子建设、完善运转机制、发展集体经济等三项重点工作,扎实推动“五星支部”创建。一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重点配强村“两委”班子,按照“三有三带”标准,做到即缺即配。同时做好健全“红白理事会”、党员教育管理、后备干部培育等常规工作。二是完善运转机制。制定运用事项清单,建立审核备案制度,加强信息公示公开,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提高民主科学决策水平。三是发展集体经济,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善于发掘优势资源,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在各村建设一批前景好、效益好、可持续的主导产业。

 三、开展“4+X”型主题党日活动 全乡 8 个行政村积极组织开展“4+X”型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员读书会’、‘三新’讲习所讲习、党员警示教育、党费缴纳”等为基本内容,结合近期我乡环境整治、国土绿化等中心工作,就各村近期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集思广益,讨论解决。落实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在清明节期间积极组织开展扫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增强党员干部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情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忘初心,继往开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篇八】

 金秋时节,走进 xx 县的乡镇村落,目之所及,处处硕果累,一派丰收景象。

 过去,许多村落因为条件差、发展慢,留不住村民的脚步:村“两委”班子不健全,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脱贫动力严重不足。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xx 县始终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头等大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本保障,加大培训力度、增强能力素质,加大选拔力度,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以党建促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党建引领活力足,小康路上迈大步。还是那些山山水水、还是那些村村落落,如今的 xx 人,产业有了、收入多了、幸福指数高了。

 (一)

 xx 县是国家 xx 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土地贫瘠,交通闭塞,人口居住分散,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条件差,群众增收渠道单一,脱贫攻坚战的任务非常艰巨。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xx 县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 xx 年验收周期内,全县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 6619 元,增长 16.8%;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 95.4%;11861名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少年儿童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 100%…… xx 年底,经省级验收、省政府批复,xx 县宣布整县摘帽退出。

 回顾过去,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也弥足珍贵。这是 xx 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披荆斩棘、翻山越岭奋斗来的。

 (二)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xx 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聚焦脱贫攻坚这个最大政治、最大任务和最大 xx,以深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着力把村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让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优势。

 午后,阳光明媚,记者来到 xx 县金欣果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郭川镇高湾村贫困户雷喜平在地里正忙着除草。“现在只要家里没事,我就到这里打工,一天能挣100 多元。”雷喜平笑着说,去年在当地干部的指导帮助下,他还与联合社签订了供销合同,家里的苹果成熟后,由联合社统一收购,既便利,价格又有保证。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近年来,xx 县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通过“党组织+”模式,构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等为支撑的“一核多元”组织体系,做到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xx 县还推行“1+5”包联整顿机制,落实“四看”措施,建立挂账销号制度,大力整治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深入推进区域化农村党建工作,让乡镇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推动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实用技术培训,支持党员领办致富项目、兴办创业产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

 “哞……”还没进院门,就听见一声声牛叫声。循声而去,只见秦亭镇麦池村贫困户党建子家的牛舍里,一头头壮硕的西门塔尔牛悠闲地吃着饲草,牛栏外整齐地堆放着牛饲料。

 “我家现在存栏的牛有 6 头,还养了几头猪,一年下来收入 5 万元不成问题。”党建子信心十足地说。

 三年前,党建子一家人还在贫困中挣扎:没有技术,妻子多病,3 个孩子都要上学,全家 5 口人仅靠着家里的几亩地维持生活。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这一年,党建子家里来了帮扶干部,村里有了驻村帮扶工作队。自此,党建子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大转机。帮扶干部结合实际情况,为党建子量身制定了脱贫方案——养牛,还帮他办理落实养牛资金。依靠养牛,党建子一家顺利脱了贫,日子越过越红火。

 “要不是党的好政策和帮扶干部,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一提起家里的变化,党建子满是感激,他说,从没想过自己还可以成为养殖户,靠养牛脱贫致富。

 选好配强驻村帮扶工作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助推器”,为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xx 县选派优秀人才驻扎贫困乡村,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从 xx 年 4 月开始,全县陆续选派 260 名党政人才担任行政村“第一书记”、260名农口技术人才担任村级产业发展指导员、260 名卫生人才与贫困户签约服务、120名公务员到贫困村“蹲苗”历练协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驻村帮扶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先进做法在基层的有效实践,在脱贫攻坚战斗中,驻村干部的参与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村级党(总)支部的战斗力。”天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 县委书记刘天波说。为此,xx 县建立了人员选派、电话抽查、考勤周报、定期督查、总队长例会驻村工作五项制度,切实在从严选派、强化管理、力量整合、服务指导上下功夫,使干部资源最大限度地向脱贫攻坚一线聚集,有效带动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稳步向前。

 【篇九】

 加强班子建设,发挥领导班子创先示范作用

 几年来的实践,使一中党支部认识到,建边陲名校、创党建先锋,关键在领导班子。一是建立学习、创新型班子。把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增强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完善了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周集中学习,让班子成员能够不断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学习的实效性。上半年举办有关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讲座 10 余期,召开学校发展战略专题研讨会、座谈会 4 场次。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工作实际,撰写理论学习文章 11 篇,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班子成员带头深入教学一线,并参与学校阶段科研课题研究。目前,已结题省级科研课题 2 个,在研课题 1 个。二是建立民主、勤政型班子。学校党支部自觉贯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和决策基本制度,不断提高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的决策水平,并严格保证实施效果。认真开展“党员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工作方法改进。充分发扬民主,决策颁布之前,经过教代会讨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设公开栏 2 处、公示箱 4 个,实行校务、政务、财务、党务“四公开”,上半年公开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 4 项17 条,广泛接受监督。坚持校情通报制度,聘请了 16 名监督员,拓宽信息沟通渠道,进一步完善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章制度、校领导接待日制度、校领导联系基层制度、考核制度等。贯彻落实“一岗双责”制,班子成员都在教学一线任课,并坚持带头听课、巡查早晚自习等,既抓好分管的业务工作,又抓好抓细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保证教育教学效果。三是建立团结、和谐型班子。坚持把干好事业、促进教育发展作为班子团结的基础,把培育团队精神作为班子团结的思想保证。校领导率先垂范,严于律己,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信任。班子成员普遍树立了“事业为重”的意识,把心思用在共同谋划工作上,把精力放在共同推动教育发展上,做到以校为家,以办好学校、服务师生为己任,尽职尽责地做好每一件工作。成员之间能够坦诚交流,有事勤沟通、勤商量、勤讨论,自觉维护集体利益,通过成员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实现了单位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名师争优带动作用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的基础。第一中学注重发挥名师

 的带动作用,实施“三全三比”创优机制,倡导全员参与、全面学习、全方位争先,督促全体教职工比学习、比奉献、比创新。一是加强学习教育,积极创先争优。以“学习型”队伍建设为目标,开展了以“争做教学先锋、争做育人先锋、争做师德先锋、争做服务先锋”为内容的“四争做”活动。省级优秀教师李新义、毛秀平、市级优秀教师孔玉荣、姜勇、马吉艳等先进个人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带头钻研教育教学工作,带头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党员骨干教师占党员总数的 75%,在党员班主任占 35%,党员学科带头人占 50%,省级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几乎都是党员。二是实施暖心工程,开展结对帮扶。全校党员与贫困教师“一帮一”结对子,帮助贫困教师解除后顾之忧;与青年教师“一对多”结对子,帮助青年教师掌握教学基本技能;与贫困学生结对子,给予学费、住宿费的减免和考学上的资助。截止 2009 年,学校减免以及其他资助学生的费用累计 14 万元,受助学生总数达 70 余人;校与校结对子,坚持每学期派骨干教师前往海青中学、寒葱沟中学等帮扶校听课,开展学术讲座、交流,开放学校各种教学资源,主动提供各种教辅、练习、考卷;在教学管理、教研活动等方面给予指导,使各帮扶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三是强化师资培训,提升整体素质。2009 年,为了解决师资困难的问题,该校引进了 21 名特岗教师;这些特岗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没有教育教学经验,为了帮助他们快速的成长起来,学校实施“一三八”工程,要求青年教师一年适应教学,三年能够循环任教,小有名气,成为教学骨干,八年成为名师;通过派出学习、业务考核、学生评教、年度评优、推荐和宣传先进教师等多项措施,培养优秀教师群体;通过教师优质课评比、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等,锤炼并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通过教育科研,鼓励教师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目前,在 84 名专任教师中有高级教师 28 人、一级教师 32 人,其中省级教学能手 7 人,市级骨干教师 15 人,市级以上优质课教师 32 人。

 突出特色办学,丰富建设边陲名校内涵 一中党支部把创先争优的落脚点放在建边陲名校上,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是构建了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学校承担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这一省级教育科研课题,目前已开发出 20 多个校本选修课程,如《心理

 健康》、《东极抚远》、《三江湿地》、《抚远鱼类资源》等,这些校本课程都已经编印成册,供学生选修。针对抚远对俄贸易需求大量外语人才的情况,学校开发出《商贸俄语》这一校本课程,由俄罗斯外教和一中教师联合授课,在县正阳中俄贸易市场等商贸场所进行口语实习,一部分学生高中毕业后直接被商家招聘,为抚远的边境贸易培养了落地人才,考入高校的学生很多也选择了俄语专业,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推出了“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学校注重加强新课改的研究,邀请省、市教改专家来校对新课标、新高考进行专题研读与辅导,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此同时加强教学管理,努力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被接纳、被信任、被尊重的学习环境,使其个人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课堂有效教学效果。推行活动以来,学校已推出优质课 6节,公开课 12 节,研究课 8 节。三是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通过开展国旗下的演讲及“爱我中华、珍惜今天”主题班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育学生继承先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通过“五四”、“一二•九”、“国庆节”等纪念活动,唤起学生的民族情感;通过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等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通过演讲、小品比赛等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爱党、爱社会、爱国家、爱他人的人格素养。通过军训,对初一、高一新生进行思想教育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多次组织学生进社区清理环境卫生、上街为民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社会调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几年来,经过全校教师的辛勤耕耘和全体学生的奋力拼搏,该校教学质量逐年攀升。在 2008、2009 年高考中,一本上线率达到 5%,二本上线率超过 20%,取得了抚远县高中教育发展史上最好的成绩。该校先后被授予“省校本研究重点试验基地”、“省级绿色学校”称号。2009 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中小学师德先进集体”,“佳木斯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0 年被评为省级“群众满意学校”。

 【篇十】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xx 县把强化农村党建工作作为践行“三严三实”的有效载体和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出实招、下狠茬、务实效,党旗映红了

 红都保安山川大地。

 “五个一”机制牵住了农村党建工作的“牛鼻子” “这两年,‘大书记’‘小书记’每年都来我们村上好几回,和我们农村党员商量咋样让农民致富,使我们干事更有底气了,生活更有信心了……”xx 镇 xx 村有30 多年党龄的 xx,在谈起近年来农村工作的变化时,内心非常感慨。

 干部有底气、村民有信心。这主要得益于 xx 县坚持推行的“五个一”机制,即县委常委会或县委党建领导小组每月研究一次党建工作、县委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和各基层党委书记每年开展一次党建大调研、各基层党委书记每年建立一份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县委每年召开一次党建现场推进会、每年进行一次党委书记述职评议大会,牵住了农村党建工作的“牛鼻子”,不断为农村党建工作“加码”。今年,县委研究党建工作 13 次,建立责任清单 9 份,形成调研报告 13 份,确定党建联系点 64个,联合培育示范点 29 个,出台农村基层党建文件 9 个,并召开了全县党建工作现场会。

 “四通”模式走出了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路子” “自从有了‘一册通’记录和‘一卡通’年历,我们这些村支部书记再也不用愁活动不会开展和开展不经常了”正在组织党员进行民主议事的 xx 镇保 xx 村村支部书记 xx 十分赞许。

 为了解决农村基层组织生活不规范、不经常,效果不明显的问题,xx 县建立了“四通”党建工作模式,即“一键通”党建工作平台,按照“互联网+党建”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县委与各级党组织之间指挥管理、业务办理、学习教育、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一册通”党建工作记录,对党组织开展的 26 项党内日常活动进行规范化全程记录,年底一册存档;“一本通”党建工作...

相关热词搜索: 党建 合集 基层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