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演讲稿二十一

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演讲稿二十一

发布时间: 2021-10-27 15:28:00

 党史 学习教育活动 演讲稿 精选 二十一

 ——学党史,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唯一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为之拼搏奋斗的青年,始终坚守的是党的伟大精神和优良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作为青年同志,我们要从中共党史中汲取源源不绝的前进动力,以推陈出新的勇气和毅力书写这个时代的青春答卷。

 青年同志富有朝气,敢于创新,但也缺乏在复杂形势下的斗争经验教训,我们党的历史正是一部人民的解放史、国家的发展史、民族的复兴史,青年一代应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找到前行之路和不朽追求。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习近平总书记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正在一步步实现。观之上古,验之当世。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站在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新的历史方位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青年同志是国家之“新”,民族之“新”,也是政党之“新”,但我们不应骄逸于此,只有读历史,读懂历史,才

 能看清今日之世界,看懂今日之中国,以此才能真正有国家之“兴”,民族之“兴”,政党之“兴”。

  在党的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在青年时就已成为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或引领者,甚至在壮烈牺牲和英勇就义时仍是 同我们不相上下的年纪,青年一代应该透过党史感悟伟大人物的真人真事真情。毛泽东同志在橘子洲头写下《沁园春·长沙》,诗中“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抒发出一代伟人在青年时期对于国家和民族前路的思考,更展现出同时代青年的伟大抱负与澎湃胸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起着决定性作用。打铁必须自身硬。作为青年党员,要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创造的革命精神和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理论之树长青,青年同志要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思想、新理论、新追求去创造新态势、新作为、新成就。

 历史的寥寥数笔,都是由真实的苦难和血肉堆砌而成,“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始终不变,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仍深陷战争和贫穷的泥沼,青年一代唯有研究和铭记党和国家的历史才能坚定信念和成就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

 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孕育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结束了数千年之久的封建专制政治。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党史是一个政党先进纯洁的根基,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坚持实事求是研究和宣传党的历史,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青年同志只有真正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追寻朴素实在的“真理之光”,才能真正地引领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实现自由与解放。

  历经百年风雨沧桑,我们党始终未变“初心”,未改“底色”,创造了一个真正由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伟大国家,从嘉兴南湖的小渔船到如今承载数千万名党员的巍巍巨轮,党的历史由划破长夜的“星星之火”开始,以为共产主义信仰不绝抗争的“革命精神”书写,也必会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为“中国梦之实现史”。

  新的时代,新的青年,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

 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青年同志当长怀青春之“志”,长发青春之“力”,长做青春之“人”,不忘峥嵘路,我辈当自强!

 

相关热词搜索: 党史 教育活动 二十一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