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十三五”创新开发区x】

【“十三五”创新开发区x】

发布时间: 2021-10-16 14:47:32

“十三五”创新开发区

开发区对 GDP、财政收入、出口规模与增长速度等指

标的普遍追求,分散和转移了体制机制创新的动力。

自 2008 年金融经济危机以来,中国开发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许多开发区将创新驱动战略作为核心战略,

建设创新型开发区。开发区由过去的跨越式、超常规增长逐

步进入产业优化、质量提升、竞争力增强和稳定发展的新常

态。

将开发区过去的发展与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特别是将

开发区放在经济全球化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发挥市

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大背景下考察,开发区在体制

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需要创新思路解决。

体制破局之困

1.开发区功能定位不够明确。全国最早的开发区,首先

是开发,通过规划搞产业集聚所必须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比如“三通一平” 、“六通一平” 、“九通一平”等,还有土地

征用、厂房建设等;其次是产业集聚所必须的招商引资,打

造特色产业园区等; 再次,就是与开发区配套的生活保障区、

新城区建设, 加之文化、 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

但是,与此同时,开发区的功能特征渐趋模糊。开发区究竟

是经济区、产业区,还是新城区、行政区,即使兼有经济、

产业之外的社会功能,也有一个谁为主次的问题。

2.法律主体地位未能确立。到目前为止,国家层面上专

门针对开发区的立法迟迟没有出台,国家级开发区的功能定

位、管理模式、 组织原则和组织形式无法在法律上予以明确。

开发区管委会作为上一级政府的行政派出机构,与属地行政

区在领导、规划、管理、开发、建设等方面的权力和经济利

益上的再划分常有冲突。由于开发区法律地位不明确,有些

开发区管理条例与现行法律法规冲突,管理条例就失去了法

律效力,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上级部门和地方截留权力,致使

开发区作为特殊经济区域所享有的权限难以到位,管理效率

和发展效应受到影响。当然,开发区法律地位不明确,也与

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不够明确有一定关系。

3.出现严重的体制回归现象。一方面,开发区管理权限

部分被上收。近年来,地方省市对工商、地税、技术监督、

国土等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一些开发区原有的权限被各部门

的纵向集中管理所分解,有些虽未回收但须逐项上报审核,

弱化了开发区的管理效能。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即便享有

最高级别管理权限、政策优势最突出的国家级开发区,其

1994 年开始享有的各项优惠措施, 目前已经基本被收回。 另

一方面,随着开发区范围的扩大, 特别是一些乡镇相继并入,

加之来自上面的“婆婆”越来越多,开发区行政化倾向相当

明显,许多开发区实际上成为了一级政府。开发区体制出现

严重的回归,实际上就改变了开发区发展的初衷,原来的有

些优势会逐步丧失。

4.强政府、弱市场特征鲜明。中国开发区的发展,主要突出了“政府主导”和政府作为“第一推动力”的特征,开发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政府的主体作用。从开发区规划,到基础设施、厂房建设,再到招商引资等,政府承担了太多职能。开发区管委会所设开发公司名义上是企业,但基本上承担了一些政府职能,存在着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的问题。短期看,这种情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长期看,则存在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市场需合理分工的问题。

转型升级之难

开发区体制不顺的情况,开发区为适应新常态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二次创业困难诸多,并且对开发区整个的体制机制创新构成了挑战。

1.缺少与管理权力对称守衡的责任约束机制。多年来,

开发区的发展主要纠缠于管委会权限的大小,以及与管理相

关的事务有多少。问题是除了管委会权力的大小以外,关键

要看管理主体在权力、权益和责任之间是否构成了对称守衡

关系,即管委会是否既有利益驱动,又有行为规范。从实践

来看,包括一些国家级开发区在内,没有形成和完善权责利

相结合的制衡机制。

2.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够完善。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许多开发区追求 GDP、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的高增长,竞相

攀比土地低价、环保低门槛、劳动力低成本等成为一种比较

普遍的现象。造成这一状况,既与开发区的政绩考核模式有

关,也与开发区投资收益模式有关。开发区的投资收益模式

主要是“短期集中投资,长期税收收回(主要是增值税) ”,

也就是在起步期通过负债方式获取大量资金,快速建设开发,

以较低的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供应土地,吸引产业投资者入

园,再通过引入企业带来的长期税收和人群消费实现资金平

衡。

随着形势的变化,上述开发模式已难以为继。一是随着

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的提升, 开发区土地获取成本迅速攀升;

二是低税收、低环保门槛等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已不合时宜;

三是随着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成本大幅攀升,开发区原先依赖

的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显然,既有发展模式已严重挤压未

来增长空间,必须向创新要增长新空间,向改革要增长新动

力,谋求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3.没有很好地形成内生增长机制。 进入 21 世纪以来, 中

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特别是依靠外资,走的是外

向依赖型经济增长的路子。就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体而言,

不可能将经济发展完全建立在依靠外资的基础之上,应该主

要依靠内资企业而非外资企业。

从许多开发区发展的实践来看,主要精力放在大规模招

商引资的多,过度依赖外资,简单模仿的多,消化、吸收和

创新的少,弱化了开发区本来应有的创新发展能力。从吸引

外资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外资主导的产业大多处在全球价值

链的低端环节,一方面国内所获利润微薄;另一方面,外资

植根性弱,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非常有限,并不能成为带

动内资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甚至会造成地区产业结构的

低端锁定。利用外资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发展内资,与内资产

业配套,形成内生型的增长机制。所以,从长远来看,开发

区的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主要依靠内资而非外资的基础之

上。

4.政绩考核压力失之偏颇,分散了人们创新体制机制的

精力。开发区普遍追求 GDP、财政收入、出口规模与增长速

度等指标,主要源于各级地方政府因为自身经济增长压力而

产生的对开发区这些指标的考核,这种指挥棒导致开发区工

作和发展的重心不是放在增长质量、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创新

方面,特别是分散和转移了人们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动力,

误导开发区产生了以开放代替改革的错觉。本来,机制体制

灵活、办事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等制度优势是开发区最核心

的优势,但在政绩考核压力带来的“政绩锦标赛”中,开发

区管理者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获取短期政绩上,忽视了制

度创新的特殊重要性,导致体制机制趋于僵化,改革红利不

断弱化甚至消失,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开发区的发展后劲,

甚至给其长期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创新发展之

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最重要的是正确认清开发区发展阶段的变化,审视新一轮的开发区发展,围绕体制机制创新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挑战,跟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1.突出政府自身改革, 确保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出成效。

在创新体制机制方面,政府处于“中枢”地位,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有必要明确政府在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中的重要职责。重点工作包括:①坚持“小政府、大社会”服务管理体制。开发区在功能定位和法律主体地位上,应该是主要承担开发发展职能的经济区、产业区,尽管兼有部分的社会管理职能,但要防止喧宾夺主,本末倒置。②坚决对开发区下放审批权限。③完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④建立健全开发区综合治理体系。开发区从承担单一生产功能转向承担更多的社会功能是大势所趋,开发区管委会必须主动适应这一趋势,在深耕主业、履行好经济职能的基础上,还应主动配合辖区行政职能部门,共同提升本区域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构建符合开发区特点的公正、高效的现代治理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开发区行政成本和营商成本越来

越高,迫于现状压力,有些地方提出“政区合一” 、“产城融合”,这不仅会削弱开发区包袱小、效率高的已有优势,更

会从根本上模糊开发区的功能定位,甚至使开发区失去自身

存在的价值。总的还是要按照“经济管理向开发区管委会集

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向当地政府集中”的思路,厘清管

理职能,优化组织结构。

2.正确处理好外源发展与内生增长的关系,增强开发区

长期的竞争力。过去多年来,开发区为增长而增长、为引资

而引资的现象相当普遍。必须明确,在开发区发展理念、目

的上,利用外资是为了发展内资,出口也是为了进口。从根

本上讲,开发区的发展必须围绕增强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经济竞争力, 提高区域生产和生活水平进行。 在政策上,

应鼓励和扶持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嫁接和合资合作,鼓励

外资产业与本土产业的配套,通过利用外资壮大本土产业,

带动本土产业转型升级。

3.深化开发区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许多开发区的硬环境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没有必要再“锦上

添花”,要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包括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在内

的软环境建设方面,由经济开发转移到技术开发方面。重点

包括:①创造保护创新的环境。科技创新是以人为主体的创

造行为。在开发区,企业家和科技研发人员都是创新的重要

主体,必须充分调动和激励他们创新的积极性。要建立严格

的知识产权保护应用机制,尊重专利发明创造的所有权,推

动有条件的开发区创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②创新科技

投入机制,发挥政府创新基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发展各类创新创业风险基金,完善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体系。③创新科技

人才使用和分配机制, 激发各类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动力。支持开发区通过设立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贴息资金、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方式,搭建科技人才与产业对接的平台。

积极发展科技银行,鼓励和扶持科技人才到开发区兴办科技

型企业。④鼓励条件成熟的开发区建设各种形式的创新平台,

充分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和综合带动效应,提高消化、吸收

和再创新的水平,形成产业创新集群。⑤重视开发区中长期

的创新人才培养。鼓励开发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中外合作培养研发型和技术技能

型人才,建设一支稳定、 高素质的研发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

提升开发区自主创新的能力。

4.转变开发区发展思路,从追求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

多年来,开发区经济增长基本走的是一条依靠投资拉动、拼

资源消耗、减少环境容量和以低成本劳动力实现高速增长的

路子,其显著特征是高速度、低效益。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保持稳定增长,促进开发区经

济增长由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开发区的内在要求,

也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严格资源节约集约利

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满足生态环境

保护对环保产品的需求;严格环境准入门槛,推动产业生态

化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防控环境风险;支持开发区创建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绿色园

区。

实行最严格的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严格依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坚持合理、节约、集约、

高效开发利用土地,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探索存量土地二

次开发机制,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加快推进开发区建设从粗

放向集约、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要形成竞争淘汰机制。对于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低、环

保不达标、发展水平低的,要降级或淘汰;对于那些开发水

平粗放、管理相对落后、 违规圈占土地、 违法给予优惠政策、

地方债务严重的,要抓紧清理整顿。

5.创新开发区考核机制,引导开发区健康稳定发展。过

去那种“指挥棒式”的考核机制不改变,开发区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必须纠正简单以 GDP总量进行开发

区排名的做法,改变传统的开发区综合水平评价办法,把创

新能力、品牌建设、生态文明、知识产权保护、投资环境、

行政效能、新增债务、安全生产等指标纳 ^评价体系作为主

要考核内容,引导开发区走上新的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之路。

6.认真学习和借鉴上海自由贸易区经验,加快开发区与

国际经济接轨步伐。上海自由贸易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要求, 已经在简政放权、 放管结合、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以

及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洽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

系列新成果,为在全国范围内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积累了新

经验。开发区向自贸区方向发展,是未来趋势,核心是通过

设立自由贸易区,与国际市场经济规则接轨,更多地体现公

平化、透明化、便利化和高效化、低成本。

7.健全开发区立法,促进开发区发展走上法制化轨道。

推动有关省份、有关部门加快完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

例》修订工作,健全省级层面开发区法律体系,进一步理顺

开发区管委会与所在行政区的职能关系,赋予开发区土地、

规划、建设、财政、环保、税务、工商管理等方面更加灵活

的自主权。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完成

自身立法,规范投资管理、 开发建设、劳动管理及其他管理,

使开发区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法律层面保障开发

区体制机制创新。

相关热词搜索: 开发区 开发区 创新 “十三五”创新开发区x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