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学习贯彻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心得体会例文12篇

学习贯彻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心得体会例文12篇

发布时间: 2021-10-17 09:54:11

 学习贯彻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老师,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 XX 大学的 XXX,很高兴今天能和我市各级科技工作者及相关大学、企业代表共聚一堂,交流分享对本次两院院士大会、中科协大会的一些感悟,共同探索我市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有关途径。下面,我就围绕学习贯彻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本职工作,谈几点个人思考。

 一、坚持科技创新,是每位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职责 应该说,无论社会发展到任何阶段,科技创新永远是人类最为核心、最为宝贵的发展动力。那么,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勇敢的、睿智的、持之以恒的把科技创新贯穿于本职工作始终,让科技创新成果能够实践于、服务于本地区的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具体的讲,就是要按照总书记本次讲话中提到的, 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研究。众所周知,基础研究是一切科技创新的原动力,是科研攻坚的核心本质,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强化基础研究,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转变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心态。目前,我们在做一项具体科研攻关时,更多的是关心这项工作会不会成功、能不能给自己提升声誉,而忽略了科学研究的艰巨性、长期性和曲折性。基础研究更是如此。对此,我们应保有一份“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然有

 我”的情怀和决心,甘愿为后继科研者铺路搭桥、扫清障碍,甚至有时候还要抱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勇气、执着。唯有这样,才能在重大基础研究工作中一代接着一代干,才能真正有所突破、取得成绩。

 另一方面,要注重集中力量搞科技攻关。现在,在一些大学,因为学科的不断细分、细化,我们有些学科带头人仅仅把眼光放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习惯于“关起门来搞科研”,有些人甚至还担心别的学科人员替代了自己的位置,这些都是极为狭隘的,更会耽误重难点问题的科技攻关。我提议,我们的政府、科研机构,应该建立联合攻关的研发平台,让更多的国家级实验室共享出来,让更多有想法的年轻科研工作者联合起来,以问题为导向,科学建立多学科联动机制,让每一个课题都能够集合众智,取得最大限度的突破。

 二、坚持科学普及,是每位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总书记在本次大会上,着重强调,“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认为,要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除了要一如既往地加强大学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和社会各界科技工作者一道,共同推进科学普及,在全社会营造出“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氛围,从而在三个层面形成科普惠及社会文明发展的生动局面。

 首先,在科技应用层面,要充分借助网络便捷优势,通过大学官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从群众身边事讲起,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更加灵活

 的表现形式,深入浅出的宣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普知识,让更多的人建立科学分析的思维模式,了解更多的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从而在增强各自科学素养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分辨是非、科学辟谣的能力水平。

 其次,在科学引导方面,要更加注重科学素质教育在普惠性教育方面的先导作用,特别是要关注青少年科普知识的教育宣传,作为省人大代表,我已经连续两年关注并提交了关于强化义务教育科普内涵、增强青少年科普知识的建议,受到了省科技厅的高度关注。在这其中,一个核心的论点就是通过增设科普教育兴趣班的形式,引导广大青少年逐步养成科学思维观,帮助其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能力。

 最后,就是要通过科普教育,最大限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更多的百姓群众能够了解我国在世界科学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有哪些默默无闻的科技工作者,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精神等等,从而不断深化科普教育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让科普教育真正与时代同呼吸、与共和国同成长,真正造福于民、造福于国。

 三、坚持成果转化,是每位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社会属性 如何让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是我一直最为揪心、也是最常思考的问题。这次,总书记特别关注并强调“要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让我为之一振。

 我们市的大学教育资源非常厚实,科研工作者更是数不胜数,每年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就接近 X 万人,科学门类全、国家实验平台多一直是我市科研工作者引以为傲的优势。但实事求是的讲,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还非常薄弱,大学教育“大而不强”“贡献社会能力弱”已是不争的实事。

 对此,我认为,很有必要搭建一个市级层面的创新驱动平台,来统筹协调我市的科技研发资源。

 一方面,把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纳入到这个平台当中,使其成为连接市场、社会和高校的重要科技成果转化“桥梁”,成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新市场”的重要阵地。在这其中,我建议,应该增加政策扶持力度,对符合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人力资源的支持,帮助他们尽快壮大、适应市场。

 另一方面,建议建立科技资源下沉长效机制。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科技成果转换慢、转化效果差,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科技工作者没有用市场的眼光来看待科研成效,没有用社会发展的思维来定位科技研发路径,换句话说,就是产、学、研、用结合的不够紧密,创新体系没有完全现代化。对此,建议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科技工作者进军经济建设主战场,让大家学会用市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来思考科技成果如何为社会所有,真正将科研论文“写入”我市发展的全过程。同时,还应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与上级学会对接,引导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并肩而战,助力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我就讲到这里,不妥之处请各位同志批评指正。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十大上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 5 月 28 日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站在建党 100 周年的历史维度,全面分析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针对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擘画了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发展蓝图,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对于我们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多学科、长周期、田野性等特点。近年来,面对国家科技改革新形势,林草科学研究与管理水平有了新提升,但仍然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整体效能不高、资源整合不够、队伍结构不合理、力量布局待优化、投入产出不配比、评价体系不适应等问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林业草原科学研究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一是加强林草科学研究的战略引领和顶层设计。在全面评估林业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十四五”规划。要聚焦林业和草原基础性、原创性科研需求,找准卡脖子的

 问题,优化林业和草原科研布局,找准发力点。尤其要在推进整体提高同时,更加突出重大原创成果、标志性成果的研发,确保科技在推进林业和草原发展中的支撑显示度有更大提升。

 二是强化应用科技集成创新和服务。面对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精度显著加强的新形势,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在年度科研工作中,要按照重点任务要求,统筹林业和草原生产经营、生态系统保护以及科技投入等要素配置,集中开展重点研发攻关、集成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在科学造林、森林经营、生物科学与材料、自然生态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林草灾害控制防治、国家重点生态工程、产业园区建设工程等方面,确保在区域、领域、项目尺度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是加大科技政策支持和投入。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长期稳定的林业科研投入机制,确保行业基础性、原创性研究由国家支持保障。建议明确林业和草原科技推广资金与国家林业投入配比关系,并全部用于科技成果转化配套,突出试点示范引领,促进生产、科研紧密融合发展,支持科研人员把成果写到大地上,运用到实践中。要加强对国家级高端人才引进和一流科研团队建设的支持,分类推进科研院所体制改革,鼓励和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激发林业和草原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

 1 2021 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5 月 28 日,我收看了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有幸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感到非常亲切,深刻感受到了习总书记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一重大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中国科技取得的伟大成就,擘画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对全国科技工作者投身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征程的召唤。

 在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我国力争在 2030 年以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以前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实现双碳发展目标林业的作用举足轻重,林业人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最大的碳库,建立覆盖林业全产业链的碳收支清单,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净零排放空间,需要全新的碳汇核算方法学支撑。

 科技发展要以问题导向,林业科技发展同样要聚焦制约林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关键技术问题。森林数量增长型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太大的空间,提高森林覆盖率受到林业用地的制约,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是已经确立的林业发展战略之一,也将是我国扩大森林碳汇的关键着力点,必须承认,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题还没有破,是林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现代科技发展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需要多团队协作,林业重大科学问题的攻克,如果还是靠个别单位和个别专家单打独斗已经

 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实现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要确立更高的目标,付出更大的努力,争取更大的突破。国家林草局已经开展了揭榜挂帅和组织优势团队联合协作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攻关,这为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对于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支持模式。

 习总书记对时间与创新关系做了精辟的论述,要保证科学家的研究时间,才能发挥科学家的创造力,用好人才资源。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努力把时间用在研究工作上,减少应酬,谢绝与自己专业无关的站台仪式;减少兼职,不参与无实际意义的形式主义活动。科技发展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科技工作者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2021 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 得体会

 5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届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吹响了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的冲锋号,为广大科技人员指明了奋斗方向。作为科技工作者,认真学习重要讲话的精神,深刻体会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大变局之际,面临着百年未有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我们必须牢记科技强国使命,把握大势、抢占先机,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

 战略需求出发,实现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的跨越式发展。

 林草事业发展是国家 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科技引领,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布局新兴前沿技术,突破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综合治理等重大理论问题,攻坚天然林保育与适应性经营、防护林及退耕还林工程提质增效、草地生态安全保障、荒漠化与石漠化综合防控、退化湿地精准修复、林草灾害绿色防控等核心关键技术,不断提高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科技支撑能力。丰富的农林生物质资源是唯一可再生的碳资源,增加森林资源储量、开展高效转化利用是实现低碳 /负碳、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持续开展森林碳汇形成及经营响应重大基础研究,加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困难立地造林,提高森林质量和增汇潜力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等核心技术科技攻关,支撑2030 年森林储积量 197 亿立方米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开展木材品质性状调控机制、植物有效成分代谢调控等林草资源高效利用基础研究,加强合成生物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传统林草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交叉融合,引发林业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业态产生,催生引领行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推动森林食品、林源医药、林源饲料、生物

 质能源与材料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发挥林草科技在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粮油安全、生命 健康、碳中和等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作用和地位,驱动引领林草事业向高质量和现代化发展。

 1 2021 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强化创新驱动,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科技对我军建设战略支撑作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国防科技实力已然成为衡量各国发展水平的“硬性指标”,而推动科技强国...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科协 全国代表大会 例文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