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师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师版)

发布时间: 2021-10-23 11:26:39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教师版)

 一.自主预习

 说人物

 ( ( 一) ) 简介:孔子( (前 前 551前 -前 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 ( 今山东曲阜东南) ) 人。先世为宋国贵族。他的一生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年轻时贫贱,勤奋好学,多才多艺。五十岁时担任过鲁国司寇,代理相事,弃官后,在动乱的春秋时期,为实现他辅国治邦安天下的抱负,带着自己的弟子,拉着几大车书籍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晚年致力于教育,设坛授学,广收门徒,相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 ( 二) ) 作品:整理《诗》《书》《春秋》,使 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及其与门人的问答,成为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 ( 三) ) 评价: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后人称之为 “ 圣人 ” 。

 寻背景

 春秋末期,礼乐崩坏,诸侯争相称雄,人民流离失所。面对这种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孔子试图用自己的以 “ 礼 ”“ 仁 ” 为核心的政治主张,救民众于水火之中。于是他周游列国,希望找到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却四处碰壁。于是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致力于教育工作,影响深远。本文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 弟子 “ 言志 ”。

 的一段话。

 链常识

 语录体 —— 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二. 整体把握 文本

 看结构

 知文意

 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各自的志趣和性格,反映了孔子为国以 “ 礼 ” 的政治主张。

 赏技巧

 1 1 .语言简洁凝练,结构完整。全篇 以 “ 言志 ” 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结构完整,不蔓不枝。

 2 2 .运用对话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出来,写得简练含蓄,生动感人。

 3 3 .人物个性鲜明。文章能紧扣人物的性格特点来记述,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

 三. 语段细解赏析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 以.吾 一日..长乎尔

 以:

 因为,介词 一日:

 一两天,引申为年纪稍长

 (2) 子路 率尔..而对曰

 率尔:

 轻率急忙的样子

 (3) 由也 为.之,

 比及..三年

 为:治

 比 及:

 到

 (4) 可使有勇,且知 方.也

 方:

 道,指是非准则

 (5) 夫子 哂.之

 哂:

 笑

 (6) 尔 何如..

 何如:

 怎么样

 (7) 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

 如:

 或者

 (8) 如.其礼乐,以 俟.君子

 如:至于

 俟:

 等待

 (9) 如 会同.., 端章甫...

 会:

 诸侯相见

 同:

 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端:

 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礼服

 章甫:

 名词用作动词,戴着礼帽

 (10) 鼓.瑟 希.

 鼓:

 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希:

 通假字,通 “ 稀 ” ,稀疏

 (11) 舍.瑟而 作.

 舍:放下

 作:

 起

 (12) 异乎三子者之 撰.

 撰:

 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13) 何 伤.乎

 伤:

 妨害

 (14) 莫.春者,春服 既成..

 莫:通假字,通 “ 暮 ” 既:

 已经

 成:定

 (15) 风.乎舞雩

 风:

 名词用作动词,吹风、乘凉

 (16) 吾 与.点也

 与:

 赞成

 (17) 为国以礼,其言不 让.

 让:

 谦让

 2 2 .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 居则曰:

 “ 不吾知也。

 ”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

 )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你们) ) 平时在家闲居时常说:

 “ 没有人了解我呀!

 ” 如果现在有人想了解、任用你们, 那么( ( 你们) ) 打算做些什么事呢?( ( 省略句、宾语前置句) )

 (2)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大国之间夹着,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连下来( ( 国内) ) 又遇上饥荒。( ( 状语后置句,应为 “ 乎大国之间摄 ”)

 (3) 难道冉有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怎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祭祀宗庙、诸侯会盟、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又能做大事呢?

 3 3 .下列各组句子属于孔子评论弟子 “ 志 ” 的一组是( (

 ) )

 ①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② 唯 求则非邦也与

 ③ 夫子何哂由也

 ④ 非诸侯而何

 ⑤ 吾与点也

 A A . ①②⑤

 B B . ②④⑤

 C C . ①③④

 D D . ②③⑤

 解析:选 选 B B

 ①是子路的“志”,③是曾点询问孔子为何笑子路。

 4 4 .下面对人物性格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

 A A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就抢先发言,也反映出其好出风头的特点。

 B B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 “ 方六七十 ” ,又说 “ 如五六十 ” ,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 “ 足民 ” 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C C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 “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 “ 非曰能之,愿学焉 ” ,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 “ 愿 ” 字,一个 “ 学 ” 字,一个 “ 小 ”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D D .曾皙,他所说的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 讲从政,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景:

 “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中,他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理想,显得那么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

 解析:选 选 A A

 A A 项,应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因为这是子路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回答的。

 5 5 .对课文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A .文章以言志为线索,记叙了孔子和几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写出了弟子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风度,反映了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 主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

 B B .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善于引导的老师。开始便用 “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 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来激发他们发言,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

 C C .孔子要求弟子 “ 各言其志 ” ,他自己并没有 “ 言志 ” ,但是,我们可以从他对弟子 “ 言志 ” 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对冉有和公西华言志,孔子在言谈时都予以肯定。但反对子路 “ 为国 ” 的志向,因为他 “ 哂 ” 子路。

 D D .本文紧扣人物的性格特点记述,人物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 深刻而生动。成功地运用对话和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准确地表现出来,生动感人。

 解析:选 选 C C

 C C 项,孔子哂子路,是对他“不谦让”态度的不满,对他“为国”的志向并不反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后练习题

 一 .基础巩固

 1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

 A A . 喟.然 (kuì ì) )

 率.尔 (shuà à i) 鼓 瑟.(sè è )

 B B . 沂.水 (yí í )

 哂.笑 (shě ě n) 白 皙.(xī ī )

  C C .师 旅.(lǚ ǚ )

 饥 馑.(jǐ ǐ n)

 千 乘.之国 (ché én nɡ ɡ ) D . 侍.坐 (shì ì )

 铿.锵 (kē ēn nɡ ɡ) ) 冉.冉升起 (rǎ ǎ n)

 解析:选 C C

 C C 项,“乘”应读 shè èn n ɡ。

 2 2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 A . 居.则曰( ( 闲居,平时在家的时候 )

  率.尔( ( 轻率) )

 B B .知 方.( ( 道,指是非准则 )

 端.章甫( ( 端正) )

 C C .异乎三子者之 撰.( ( 才能 )

 春服 既.成( ( 已经) )

 D D . 方.六七十( ( 纵横 )

 喟.然( ( 叹息声) )

 解析:选 B B

 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

 3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A.     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 以.也

 B.     

 千乘 之.国赤也为 之.小

 C.     

 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宗庙之事, 如.会同

 D.     

 吾 与.点也唯求则非邦也 与.

 解析:选 C C

 A A 项“以”,介词,因为/ / 动词,认为;B B 项“之”,结构助词/ / 指诸侯,代词;C C 项“如”,均为连词,译为“或者”;D D 项“与”,赞同,动词/ / 同“欤”,语气助词。

 4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

 例句:

 风.乎舞雩

 A A .三子者出,曾皙 后. B B .比及三年,可使 足.民

 C C .可使有 勇.,且知方也 D D .赤也为之 小.,孰能为之大

 解析:选 A A

 例句是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A A 项是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B B 项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C C 项是形容词作名词,勇气。D D 项是形容词作名词,小事。

 5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 (

 ) )

 A A .以吾 一日..长乎尔 B B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 饥馑..

 C C .宗庙之事,如 会同.. D D .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解析:选 B B

 B B 项“饥馑”,饥荒。A A 项“一日”,古义:一两天。今义:一天。C C 项“会同”,古义 :诸侯会盟,朝见天子。今义: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 ( 办事) ) 。D D 项“童子”,古义:少年,不到 0 20 岁的人。今义:男孩子,泛指儿童。

 6 6 .下列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 )

 A A .不吾知也 B B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C C .异乎三子者之撰 D D .浴乎沂,风乎舞雩

 解析:选 A A

 A A 项是宾语前置句,B B 、C C 、D D 三项都是状语后置句。

 7 7 .下面对文章的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 )

 A A .开始交代了谈话的内容与方式,四位弟子环坐在孔子身旁,孔子最先发话,启发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顾虑、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既符合孔子作为师长的身份, 又表现了孔子随和的性格特征。

 B B .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这种毫不谦让的积极态度与他那充满自信的回答内容相一致。他志向远大,声称能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大国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仪之邦。

 C C .子路谦虚不够、自信有余的态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这微笑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表现了孔子的豁达态度。

 D D .公西华的回答显得彬彬有礼,他可能意识到孔子对子路不够谦让的批评,说起话来谨慎得多。他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六七十里见方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并将礼乐方面的 治理让诸君子。

 解析:选 D D

 D D 项概括的是冉有的回答。在他之后公西华的回答更加谦虚。他不自诩能治理国家,而委婉地表示,愿意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怎样治理国家。

 8 8 .翻译下列各句。

 (1)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如果让我去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之后,我就可以使军队勇武,而且使百姓懂得做人的道理。

 (2) 不敢说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诸侯祭祀祖先的事,或者是诸侯会盟、共同朝见天子的大典,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

 (3) 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做好穿上,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一起到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来。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9 ~2 12 题。

 仲由, 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 [注 注] ] ,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

 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 闻。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衣敝缊!

 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 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 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 不肯,曰:“亡人 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

相关热词搜索: 西华 子路 教师版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