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

发布时间: 2021-11-03 11:53:03

晨鸟教育

PAGE

Earlybird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知识点一 铁路与公路

1.铁路

(1)近代中国铁路

a.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不久就被拆除。

b.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①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c.②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d.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2)现代中国铁路

a.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b.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c.2006年,③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繁荣。

d.新中国在机车的制造方面也有很大进展。

2.公路

(1)近代中国公路

a.④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中国出现,随之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中国。

b.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2)现代中国公路

a.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

b.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包括⑤青藏高原在内的偏远山区也通了汽车。

注意:中国的交通在近代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西方先进的交通的传入,中国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接触到西方先进的事物,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二 水运与航运

1.水运

(1)近代中国水运

a.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b.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⑥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c.后来,各大口岸相继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2)现代中国水运

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⑦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铁路、公路和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2.航空

(1)近代中国航空

a.1909年,旅美华侨⑧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b.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⑨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2)现代中国航空

a.新中国成立初期,乘飞机有种种限制,民航发展有限。

b.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放宽并最终取消了这些限制,中国已成为世界⑩民航大国。

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

知识点三 通讯工具的变迁

1.近代中国通讯工具的变迁

(1)电报

a.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建起一个电报机房。

b.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c.清政府开始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

d.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

e.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普通百姓很少使用。

(2)电话

a.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b.此后,电话的发展非常缓慢。

2.现代中国通讯工具的变迁

(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讯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2)改革开放以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3)近年来,人们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3.意义: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近代中国交通工具发展的六大特征

主题一 中国近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材料一:1890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这样感慨道:“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彼,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鲜。”

材料二:

材料三:1894年,孙中山曾大声疾呼中国修建铁路,1912年2月,孙中山先生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后致力于发展中国铁路事业。后来,他又受临时政府委托担任全国铁路督办,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全权筹办全国铁路。

请分析:

1.根据材料一,分析铁路修建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此时期中国的铁路修建有何特点。产生了什么后果?

3.根据材料三,孙中山对修建铁路有何主张?其主张能否实现,为什么?

提示:1.铁路运力大、速度快、费用低廉而便于国计民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特点: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建权。

后果:①清政府丧失铁路修建权,便利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危机加深;②部分政府官员认识到修建铁路的紧迫性,自主修筑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③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3.主张:修建铁路,大力发展铁路事业,实现商兴民富国强。

不能实现;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由于列强的侵略,政局动荡、经济凋敝、资金和技术缺乏。

eq \o(\s\up17(要点1: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s\do5(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提示:(1)特点:

①中国近代交通工具都是从外国传入的,交通运输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国控制。

②铁路、水运、航空都获得一定的发展,但地域发展不平衡,城市比乡村显著较高。

③起步晚,发展慢,远远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2)原因:

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

②中国政府政策的引导。

③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

④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不平衡。

(3)影响:

①积极影响: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也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转变,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②消极影响:交通工具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由于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都由外国控制,方便了外国的经济、政治侵略。

要点2:近代中国铁路不能长足发展的原因

提示:(1)从根本上说是由近代中国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国家不能独立,被列强控制。

(2)中国修筑铁路缺乏资金、技术,重工业不发达。

(3)传统守旧的观念和思想的阻碍。

(4)长期的社会动乱,民不聊生,铁路建设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例1] 1905年的一首歌谣中唱道:“卢沟桥,汉口岸,消息流通流不断,快马如飞轻舟似叶,哪及火轮一寸铁,祝我帝国好好好,祝我铁路早早早,一时勤劳百世安,从今不歌行路难。”这首歌谣反映了(  )

A.通讯工具飞速发展带来的便捷

B.交通工具的进步加速了社会交流

C.卢汉铁路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D.出行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完全解决

[解析] 通讯工具与材料中“火轮”“铁路”“行路”不符,故A项错误;交通工具与材料中“火轮”“铁路”“从今不歌行路难”相符,故B项正确;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可见材料“1905年”“祝我帝国好好好”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工具的更新在城市比较显著,在乡村则迟缓得多,出行难的问题在“1905 年”不可能得到完全解决,故D项错误。

[答案] B

主题二 中国近现代通讯事业的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分析: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最早的电话出现在什么时候。概述近现代电话事业发展状况。

2.材料二说明什么问题?电话和电报与古代通讯方式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3.结合材料,通讯工具的变迁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1.出现: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发展状况:电话在中国出现后,发展非常缓慢。改革开放后,电话事业发展迅速,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居世界第一位。电话成为人们生活日用品和生活帮手。

2.说明:现代人们的通讯方式多种多样,电话成为百姓的日常用品。

特点:信息传递更加快捷、简便;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距离更远,范围更广,影响更广。

3.新式通讯工具的出现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联络方式,还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通讯工具的变迁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要点:中国近代通讯事业兴起的原因和积极影响

提示:(1)兴起原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外新技术的传入。

②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③军事政治的需要。

④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积极影响:

①加快信息传递,有利于航运、防汛等。

②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加强了国防建设,改进了军情的及时性与军队的机动性。

④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⑤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例2] “……入手而能用,着耳能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材料描述的技术领域是(  )

A.铁路运输 B.航运

C.航空 D.电讯

[解析] 由材料内容可知这种发明使用方便,不用学习,手里拿着就能用,能听到对方声音,声音可传数千里,从这些特点可以判断是电话,电话技术不属于铁路运输领域,故A项错误;电话技术不属于航运领域,故B项错误;电话技术不属于航空领域,故C项错误;电话技术属于电讯领域,故D项正确。

[答案] D

1.下图的标题是“吴淞火轮车”,有关这幅图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A )

A.国人最早打造了上海交通

B.说明近代交通在中国出现

C.这有利于中国的社会和经济进步

D.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解析: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铁路,不久被拆除。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因此A项说法错误。

2.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C )

A.公共汽车 B.飞机

C.火车 D.轮船

解析:从材料信息“是车轮还是光阴”可供选择的是汽车和火车,但依据材料信息“匆匆匆!催催催!”可以判断这是对火车的描述。

3.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

A.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B.组建了近代海军

C.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禁绝外来事物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时中国已有新式火轮船,且“天下商民称便”,B项是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C、D两项与材料不符,选A。

4.腾讯历史频道推出《转型中国1864~1949》,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1920年年度事件的是( A )

A.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

B.中国首个电报机房出现

C.中国开通第一条电话线

D.中国首条自建铁路通车

解析:1920年,中国开通首条空中航线,故选A项;19世纪70年代,中国建起第一个电报机房,故B项错误;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故C项错误;唐胥铁路于1881年5月开工兴建,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故D项错误。

5.下列一组图片是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查找的。小明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应为( D )

A.近代中国交通运输工具的变迁

B.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

C.改革开放后交通运输的发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交通运输的发展

解析:三幅图片都是交通方面的且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交通运输的发展成就,故选D项。

6.1881年,曾纪泽上书称:“无电线以资迅速,故虽由电请旨,非旬日所能往还。”该上书中的“电线”是指( B )

A.电话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广播电台

解析:从材料中的描述“以资迅速”可知它具有的功能,曾纪泽的话反映了“电线”能够迅速传递信息的优点以及近代中国发展“电线”的必要性,结合“1881年”这一时间要求,故选B项。电话、无线电报和广播电台在中国的发展都晚于1881年,故排除A、C、D三项。

7.“上海之有德律风,始于壬午季夏,其法沿途竖立木杆,上系铅线,线条与电报无异,惟其中机括不同。传递方法,只须向线端传语,无异一室晤言。”该材料反映的是( C )

A.电报传入 B.电灯传入

C.电话传入 D.英语传入

解析:通过“向线端传语”达到“无异一室晤言”,反映的是电话的效果。

8.“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D )

A.铁路运输 B.航运

C.航空 D.电报通讯

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注意对诗词的理解。从“举头铁索路行空”“音书万里一时通”两句可知符合题意的是电报通讯。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毁路”

掀铁道,拔电杆,旋再毁坏大轮船。

——义和团民众揭帖

材料二:“马拉火车”

1878年,英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的强烈反对。两年后,从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

材料三:中国进口第一辆奔驰轿车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而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太后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

(2)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清政府面对新式交通工具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的看法。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义和团对铁路、电线、轮船的态度,是农民阶级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能反应,具有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但也说明了近代中国人民的愚昧落后。

(2)清政府对待新式交通工具的态度,反映了其愚昧无知。清政府的举动延缓了新式交通工具在中国的推广,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解析:第(1)问,要看到义和团具有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要看到其愚昧落后的一面。第(2)问,清政府的行为充分说明了其愚昧无知,盲目排外,这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相关热词搜索: 交通 学年 必修 人教版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