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冲刺202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22 现代中国科技及文艺(考点详解)]

[冲刺2021届高考历史总复习微专题考点22 现代中国科技及文艺(考点详解)]

发布时间: 2022-01-07 00:25:16

考点22 现代中国的科技及文艺

(2017·全国Ⅲ卷,31)新中国初期教育的特点

(2017·全国Ⅱ卷,31)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特

考向一 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

【知识衔接】

1.两弹一星

(1)背景:

①国际背景: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

②国内背景:a.新中国成立,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b.1956年,国务院制定《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掀起“向科学进军”的高潮。

(2)目的:①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②巩固国防,维护中国安全

(3)“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4)成就及意义: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A打破了美国、苏联等国的核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B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有力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②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③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④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2.载人航天

①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②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载人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成就:

①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②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意义:不仅提高中国水稻产量,还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国际上把它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东方魔稻”。

4、信息技术的发展

①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技术。?

②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了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Ⅰ号”。

③2002年,中国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典例在线】

1.(2020年浙江7月选考,14,2分)2020年6月,“嫦娥四号”团队4位成员荣获国际宇航联合会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阅读下表,结合所学,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

年份

成就

1984年

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1992年

“长征2号E”捆绑式大推力火箭发射成功

1999年

第一艘“神舟号”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成功

2003年

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2007年

“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发射成功

2011年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

②“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

③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从主观方面来看,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从国家政策扶持角度看,1985年颁布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了科学技术领域的自主性,推动了科技的快速发展。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此基础上,1995年江泽民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构建了科技发展的理论,明确了科学技术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C正确;“向科学进军”提出时间是在1956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B、D。

2.(2020?陕西省高三三模)新华社电:“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材料所示科技发展

A.是时代政治进步的必然成果

B.反映了科技工作者艰辛努力

C.直接原因在于国外科技引进

D.成为反对帝国主义制胜法宝

【答案】B

【解析】1970年中国科学工作者冲破美苏对“空间技术”的垄断,成功发射了卫星,反映了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和努力,B项正确;“文革”不是政治进步,卫星发射成功不是“文革”的必然成果,A项错误;1970年,中苏交恶,中美对抗,美苏垄断空间技术,中国发射卫星成功的直接原因不是引进了国外科技,C项错误;中国在美苏之后发射卫星成功,说明卫星并不是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制胜”法宝,D项错误。

3.(2020?江苏省高三一模)英国《星期日快报》曾经报道:“中国这次向空间进军的成功,意味着毛泽东和他的科学家通知美国和俄国这两个核大国,中国也有了投掷洲际距离核武器的能力了。”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答案】C

【解析】“中国这次向空间进军的成功”指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故选C;AB不属于空间技术,排除;201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毛泽东已经去世,排除D。

考向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知识衔接】

1.双百”方针(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2)内容和意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即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的艺术可以自由发展;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双百”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但没有很好的贯彻。

2.“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艺术成就被一笔抹杀(2)大批文化界知名人士受到无情批判

(3)无数优秀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4)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戏曲电影中只有所谓“样板戏”一之独秀

3.文化事业的繁荣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二为”方向的提出和“双百”方针的继续执行

1979年10月,邓小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

(3)文学作品: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上山下乡,主要描绘知青、知识分子在文革时代悲剧性的遭遇)。2,“反思文学”(追寻造成苦难的历史动因)。3,改革文学等

(4)影响:①文学艺术创作再现勃勃生机 ②体育事业也取得了喜人成就 走进世界

【典例在线】

1、(2020?山东省高三一模)1956~1957年,《文艺报》先后介绍了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印度诗人迦梨陀娑、奥地利钢琴家莫扎特、保加利亚艺术家玛依斯捷尔等人的作品。这得益于

A.外交领域的巨大成就

B.双百方针的正确指导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案】B

【解析】1956~1957年,《文艺报》介绍了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地区国家的著名作家、艺术家,结合当时的文化氛围可知,这得益于当时双百方针的提出,B正确;中国和奥地利建交时间是1971年,排除A;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亚非会议上提出的,主要涉及的国家是新兴的民族国家,与题干中的俄罗斯等不符,排除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是在1956年,这一制度的建立带有意识形态色彩,但是《文艺报》中介绍了印度诗人、奥地利钢琴家,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题干现象不存在因果联系,排除D。

2.(2020?福建省高三三模)某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与西方文艺作品具有相似特征的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先锋派话剧以及现代舞、“新音乐”等文化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

A.救国图强,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C.科技文化艺术政府奖项设立的推动

D.文艺领域拨乱反正冲破思想的禁锢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文革结束后,文艺领域拨乱反正,中国重新贯彻“双百方针”,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材料反映了文革后我国文学艺术繁荣的景象,故选D;朦胧诗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一种诗歌流派,“救国图强”属于近代,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排除A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考向三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知识衔接】

1.文革前(1949—1966年):人民教育的奠基

?⑴措施:①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这就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②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③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⑵成就:①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②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2.文革中:动乱中的教育(遭到极大破坏)

?⑴表现:①“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②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③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只要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不需要文化课考试就可以上大学,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⑵影响:①“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②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③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④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3.文革后:教育的复兴

?⑴措施:①“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

②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

?③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④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6年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⑤1995年,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⑥20世纪90年代,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即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

⑦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社会力量办学也应运而生,1989年启动了“希望工程”。

⑧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⑵成就: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

【典例在线】

(2020?内蒙古自治区高三三模)一五计划关于普通教育方面的指标是:发展重点中学,特别是高中。1957年在校高中学生将比1952年增长180%;在校初中学生将增长78.6%。这一指标的完成

A.改变了建设人才紧缺的现状

B.提供了充足的工业化劳动力

C.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受教育学生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这样有利于改变建设人才紧缺的现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故A项正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缺乏人才,而不是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民教育体系的信息,无法推断出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点睛】抓住材料时间“一五计划”、紧扣材料信息“1957年在校高中学生将比1952年增长180%;在校初中学生将增长78.6%”,结合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正确答案。

相关热词搜索: 科技 考点 高考 中国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