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体会 >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心得体会集合2篇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心得体会集合2篇

发布时间: 2022-05-18 18:30:07

伟大,表示十分崇高卓越,出于《大唐西域记·伊烂拏钵伐多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心得体会2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心得体会2篇

第1篇: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心得体会

 广东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及伟大成就

  作者 陈永红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宝贵经验。广东改革开放30年,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快速发展、人民奔向富裕安康、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30年。广东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和成功实践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初步探索(1978年12月─1983年)

  广东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全面拨乱反正,认真落实干部、华侨等政策,按照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构想,创造性地运用中央赋予广东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充分发挥广东地缘人缘优势,创办经济特区,开展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体制改革,在城市逐步进行以市场调节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

  (一)、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清除“左”的思想影响,端正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广东领导人大胆向中央建议,提出对广东下放对外开放自主权;在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和创办经济特区初期,广东省委围绕“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更加开放”这个主题,要求各地用足用活中央给予广东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1年4月,省委提出“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1982年,广东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严峻的考验,全省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打击走私贩私的斗争。省委提出“三严”(执法更严、纪律更严、管理更严),保证“三放”( 对外更加开放,对内更加放宽,对下更加放权)。省委还提出“打击经济犯罪坚定不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坚定不移”和“有所引进,有所抵制”、“排污不排外”的方针。为了用足用活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4年,广东省委明确提出三条方针:为了办成于国于民有利的事,要积极寻找政策根据;政策规定允许灵活的,要灵活执行;如果找不到政策根据的,可以试点,在试点中突破现有规定。这是广东省委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改革开放实践的充分体现。

  (二)、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赞同和支持广东省富有创意的提议,决定发挥广东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同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扩大地方管理权限,试办深圳、珠海、汕头三个出口特区。中央〔1979〕50号这一历史性文件,拉开了广东改革开放的序幕,吹响了广东先走一步的进军号。

  (三)、成功创办经济特区。1979年4月,邓小平赞同广东提出的试办对外加工出口区的设想,并定名为“特区”,殷切希望广东“杀出一条血路来”。1980年5月,中央接受广东的提议,把“出口特区”改名为含义更为丰富的“经济特区”。广东经济特区从创办之日起,认真执行中央赋予的特殊历史使命,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上奋勇拼搏,敢闯敢冒,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努力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把边陲小镇、荒滩秃岭变成了高楼大厦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和新型工业区。

  1984年1月,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分别为深圳、珠海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珠海经济特区好”,肯定了特区的做法和经验。特区因此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排头兵,发挥了改革开放“四个窗口” (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的作用。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全面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下半年,惠阳、海南、湛江部分山区、贫困地区的生产队开始暗中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在两三年间在全省推开。同时,在全省范围内调整农业发展方针,改变农业“以粮为纲”和农村“以农唯一”的经济格局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商品流通体制和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价格改革是市场流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广东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以价格改革和搞活城乡流通为突破口的。广东价格改革开始“放调结合、以调为主”,然后“放调结合、以放为主、放中有管、分步推进”。至1985年,在6年时间里,广东成功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价格闯关。

  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广东对国有企业的改革,首先从扩权让利开始。1979年,广东推广“清远经验”,扩大企业自主权。1981年起,推行以“包”字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盈亏包干责任制。1985年,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广东作出补充规定,从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价格、工资奖金等10个方面,进一步扩大国有工业企业的自主权,给企业“松绑”,更好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广东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抓简政放权,即给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下放经济管理权力。一是缩小指令性计划管理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范围,放松对微观经济管理的严格控制,扩大生产经营者的自主权;二是加强宏观管理和指导,以促进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三是下放地方自筹基建、利用外资和技术改造投资审批权;四是扩大地方大部分商品的定价权和管理权等。

  二、改革开放全面展开(1984年10月──1991年)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城市改革的全面展开。按照中央的决定,广东转入以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这一阶段,在继续完善农村改革的情况下,进行了一系列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大办乡镇企业,放手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多种经济,对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改革。广东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1987年,全省GDP达到846.69亿元,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初步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1992年,广东GDP达到2218亿元,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一是从1985年起,对国营企业普遍实行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二是从1986年起,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确立了经营者在企业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促使两权(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和政企分开。三是推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四是推进横向经济联合。五是进行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层层落实责任制,改革内部工资奖金分配制度,广泛实行工效挂钩。

  财政体制的改革。根据中央对广东实行“划分收支,定额上交”以及1988年实行“递增包干”的体制,广东省对各市(地)的财政管理体制也作了相应的改革。形成省对市(地),市(地)对县,县对镇(乡),层层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这种财政分级包干的体制,扩大了各级政府的自主权,调动了各级财政当家理财的积极性。

  改革投资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初期,能源、交通和通信是广东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广东对中央实行财政大包干的前提下,广东大胆地把市场机制引入投资领域,大力改革投资机制,成功地闯出了一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路。从1987年到1996年,广东集资建了6000多座桥,10条国道,实现无渡口通车。

  金融体制改革。1986年底,广东被确定为全国金融体制改革试点省。广东金融体制改革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发展和开拓资金市场。二是探索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路子。三是发展多种金融机构。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广东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发展各种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多层次所有制结构,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的活力。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广东建立和健全市场体系起步较早,尤其是经济特区,建立伊始,就明确规定“以市场调节为主”,要跳出现行体制之外。长期以来价格背离价值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市场机制、价值作用得到发挥。

  (二)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外贸体制改革。广东采取“以外经促进外贸发展,以外贸增强外经实力”的策略,和“两头在外,以进养出”等措施,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1988年—1990年,在全省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彻底打破外贸长期以来吃国家“大锅饭”的体制。

  广东发挥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引进外资、侨资和先进技术设备,这是广东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头10年,广东共签订各种形式的利用外资合同8.81万宗,实际利用外资79.29亿美元,已注册的外资投资企业8124家,占全国同类企业总数的六成以上。同时,用44亿美元从国外引进100万多台(套)技术设备和2400多条生产线,使全省七成以上的老企业得到改造,为“广货”的更新换代,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首先是从创办经济特区开始,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接着开放广州、湛江两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分别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再接着开辟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随后开放粤北、粤东广大山区,使开放区由沿海向山区腹地层层推进。到上世纪90年代初,广东已发展成为拥有三个经济特区,两个沿海开放城市,四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个高新技术区,近四十个经济试验开发区,二十一个市都实行沿海开放区政策,全省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爱国爱乡,慷慨捐资,造福乡梓。从1978年到2008年5月,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在广东捐赠者10余万人,在广东捐款赠物总额折合人民币近400亿元,占全国侨捐总数的六成。

  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全省城乡出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1985年冬,省委、省政府作出“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的重大决策。经全省干部群众艰苦努力,至1990年底,广东已成为全国第一个基本消灭宜林荒山的省份。1991年3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广东省“全国荒山造林绿化第一省”称号。

  (三)、综合改革试验区

  1988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请示》。国务院批准广东省作为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央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继续和发展。广东的综合改革取得可喜的成绩。1990年7月,深圳经济特区创办十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词:“继续办好经济特区,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子。”

  经济多元化发展。广东放手让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充分发展,初见成效。一批一批的港澳同胞和海外侨商纷纷进来投资办厂,一个一个跨国公司总部或机构相继进驻广东。

  三、增创发展新优势(1992年─2002年)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提出广东今后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继续发挥龙头作用,“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要求广东力争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1994年6月,针对国内改革开放全面铺开,广东优势弱化的状况,江泽民向广东提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要求,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开放水平,交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份答卷。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广东,并发表重要谈话,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精辟深刻的论述,廓清了长期困扰束缚人们思想和行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肯定了广东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希望广东继续先行一步,力争用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在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的鼓舞下,广东掀起了新一轮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热潮。

  1994年6月,江泽民在视察深圳时指出:中央对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中央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变。

  (一)、实施增创新优势三大发展战略

  1998年5月,中共广东省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增创体制、产业、开放、科技教育四大经济发展新优势,突出抓好“外向带动”、“科教兴粤”和“可持续发展”三大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五年跃上一个新台阶。为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省委、省政府提出“分类指导、层次推进、梯度发展、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把全省划分为珠江三角洲、东西两翼和山区三个不同类型的地区,提出“中部地区领先、东西两翼齐飞、广大山区崛起”的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2月,省委七届二次全会以《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指导,审议通过了《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省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推进广东力争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大力发展开放性经济,建立广东区位新优势。一是继续发挥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提高广东经济特区的整体素质,建立特区的新优势。特区还在加快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大胆进行了探索。二是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加速市场国际化,已形成以亚洲市场为主,发展非洲,开拓欧美、南美市场的多元化格局。

  逐步解决沿海地区与内地山区发展的差距。广东加强沿海和内地山区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全省开展扶贫攻坚大会战,实行对口扶持,加快了贫困地区的脱贫奔康步伐。在进入新千年前夕,原贫困山区县全部摘掉贫困帽子,全省的行政村全部实现了通机动车、通电灯、通邮、通电话等“四通”,贫困户人均拥有半亩“保命田”,逐步缩小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之路。

  (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果。广东各级党组织,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推进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上新水平,涌现出深圳、中山、肇庆和广州市天河区等一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城区)。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科学文化艺术出了一批精品佳作。

  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1999年7月,省委、省政府批转《关于确定顺德市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市的意见》。同年8月,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市召开了全省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工作座谈会,郑重提出: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到2010年左右,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000年2月,江泽民在视察高州、深圳、广州等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要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使广东如沐春风,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抓好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前进方向。

  四、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2003年─现在)

  广东的改革开放逐步进入科学发展的阶段。广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继续发挥排头兵的作用。

  一、抗击“非典”创奇迹。2003年4月10日至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到广东视察指导工作。他充分肯定了广东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取得的可喜成就,希望广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要求广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的作用。2003年上半年,广东省首先遭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沉重应对,全省医疗卫生工作者临危不惧,救死扶伤,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创造了世界上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的佳绩,为国内外抗击“非典”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2004年11月,省委、省政府根据十六大的精神,发出《关于印发的通知》。总体构想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10年,全省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全省进入宽裕型小康社会。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东西两翼进入经济发展增长期,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第二步,到2020年,全省人均GDP比2010年再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珠江三角洲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地区水平,东西两翼和山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辉煌成就令人瞩目: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为30606亿元,占全国比重由2002年的1/9提高至1/8。人均生产总值4080美元。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3.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598亿元,年均增长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580亿元,年均增长19.3%,保持投资增幅低于而经济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态势。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产业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现代产业体系已具雏形,产业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由2002年的470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87万亿元,电子信息和家电产业升级加快。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39∶61,九大产业主导作用增强。服务业规模迅速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值由6344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1746亿元,年均增长3.8%。

  自主创新成效突出。创新型广东建设进展良好,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三。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45.8%提高到2007年的50%以上。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继续居全国首位,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005年起跃居全国第一。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跨越。促进交通通信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能源电力保障能力大幅提高。2007年高速公路总里程达3520公里,所有地级以上市通高速公路,与陆路相连省区的高速公路出省通道全部打通,基本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4小时经济生活圈。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增长迅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进展顺利。

  绿色广东建设成效明显。节能减排扎实推进,2006年单位GDP和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3.9%和41.1%,分别居全国第二低位和最低水平,2007年继续降低;主要江河和重要水库水质良好。林业生态省建设步伐加快,森林覆盖率达55.9%,韶关丹霞山和湛江湖光岩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城乡和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粮食生产在连年受灾的情况下保持稳定,现代农业、效益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人居环境改善。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

  外经贸强省建设步伐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逐步转变,进出口趋向均衡发展,市场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形成。进出口总额由2002年的2211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6340亿美元,五年增长1.9倍,2007年比上年增长20.2%。“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的非金融类企业达到1804家。对外投资和工程承包快速发展。

  粤港澳合作及泛珠三角区域等合作成效突出。全面实施CEPA,与港澳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制造业与服务业合作并进,投资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跨境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顺利,社会民生领域合作不断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扎实推进,建立了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等合作机制,制定和实施区域合作发展规划,联合成功举办四届泛珠论坛和经贸洽谈会,各领域合作深入推进。与各省区市的经贸合作加强,援藏援疆、对口帮扶积极开展。粤台经贸合作成效显著。

  文化大省建设大步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发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教育事业大发展。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危房改造,农村办学条件全面改善。素质教育有效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强省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不断完善。卫生和体育等各项事业硕果累累。和谐广东和法制社会建设成效显著。

  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广东党组织卓有成效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并在全体共产党员中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和固本强基工程成效显著,率先探索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组织驾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增强。

  2007年12月25日至12月26日,中共广东省十届二次全会在广州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书记作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的重要讲话。他强调广东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首先必须争当解放思想的排头兵,要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2007年12月30日中共广东省委发出《关于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的高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继续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创新,为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社会氛围,要求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齐心协力抗击冰雪灾害。2008年1月下旬以来,一场罕见的冰冻灾害侵袭我国中南部地区达半月之久,广州火车站因北上湖南路段遭遇特大冰雪告急,广东的春运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我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全省军民奋起抗灾救灾,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团结互助、勇创难关,赢得了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胜利。

  大力支援四川等地抗震救灾。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极其严重损失。广东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抗震救援的指示,广泛动员我省社会各方力量,奉献爱心,捐款捐物。1310多名南粤子弟兵和干警、数百名专家和医疗工作者奔赴灾区一线。

  2008年3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中指出: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30年来,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创造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广东广大干部群众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推动了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

  (四)、广东改革开放的特色和经验

  三个特色:第一,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改革开放、办特区没有先例,当初靠的就是敢于冲破各种条条框框,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大胆探索,在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前进。二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首先通过引进外资特别是港资,发展工业、商业,同时学习境外、国外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开阔眼界,推动我们的改革,促进我们的经济发展。三是充分利用广东毗邻港澳、华人华侨众多的地缘人缘优势。

  四条基本经验:一是开放作为先导推动改革发展和经济发展。二是以开放作为一种前提,为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三是广东在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利用市场手段来调控经济,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对经济进行引导,做得比较好。四是今后广东仍要以开放为主导,走国际化的道路。

  回顾过去,我们深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壮志凌云。在科学发展的新起点上,广东将继往开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再创辉煌。

第2篇: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岁月流金、时光飞逝,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走过了30个春夏秋冬。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谱写了一曲曲中华民族可歌可泣、顽强奋进的壮丽凯歌。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脱贫致富、逐步实现小康社会的30年,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取得举世瞩目辉煌成就的30年,是中华儿女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昂首迈进的30年。抚今追昔,历经烟云变幻、风雨洗礼,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踏上了一条经济飞速发展,军事彰显锋芒、社会制度日臻完善、综合国力迅猛攀升的道路。面对巨浪拍岸的复杂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深刻反思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形成了一整套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万吨巨轮处乱不惊,破浪前行,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建设更加快步,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一、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令人震惊

    (一)、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自鸦片战争以来16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中华儿女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在这16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人民先后作出了两次重大的历史选择:第一次是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第二次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鲜明提出和不断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总结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当代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人均GDP由1978年的226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000多美元,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2007年,我国的GDP超过20万亿元,居世界第四位;对外贸易总额1760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到20世纪末,我们就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二)政治建设强基筑魂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人民十分珍惜并坚决维护这来之不易的民主成果。

  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人民争取和发展民主的道路是不同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这条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人民不仅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而且正在逐步实现把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领导人民进入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时期。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共识和前进指针。

   3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国家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民主行政能力显著增强,司法民主体制建设不断推进。国家领导制度、立法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人事制度和监督制约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的指引下,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不断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三)文化建设快速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物质生活改善后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作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重大部署。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近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在客观上要求文化有一个大发展大繁荣。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文化建设虽然也取得巨大成就,但总体实力和总体水平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适应。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在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的迫切需要。进入新世纪,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的支撑,这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文化产品与服务已作为独立的贸易形态,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文化领域已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

   (四)、人民生活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民生的改善,人们能从生活的变化中真切地感受到。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一项项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被写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传递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近年来,全国财政仅用于卫生的投入增幅就很大。同时,国家努力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弥合城乡卫生资源分配不均。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已覆盖4亿多农民。 为促进教育公平,国家免除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使得农村1.5亿中小学生的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

    为稳定房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其核心是优化住房结构,大力发展中小户型的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国家将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作为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末,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将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就业问题的新政策。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战略决策是,确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社会地位,为民营经济支持就业扫清了所有制方面的障碍。同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服务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为扩大劳动力市场需求开辟了更宽广的空间。各级政府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多渠道筹集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并为此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大胆探索。社保参保人群不断增多,覆盖面不断扩大。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农村社保体系已经“破茧”,无数农民破天荒头一回拿到了养老金,报销了医药费。

     这些令人喜笑颜开的变化,不禁使我们想起近年来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反复提及的一句话: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五)、社会和谐稳步推进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公司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这就使和谐社会建设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二、改革开放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弘扬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科学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把握当今世界的国际形式和时代特征,科学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科学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动实践以及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之上开创出来的,其科学性,真理性已经为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所证明,因而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是在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一以贯之、薪火相传、接力推进中充实完善的。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了这个体系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反复出现,内容不断开展、思想不断深化、体系不断完善。一方面,扎根实践的沃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创立起来的,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实及时地反映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发展变化,对人民群众创造的新经验进行抽象概况,从中寻找发现规律,升华为科学理论成果。另一方面,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用不断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做出科学回答,对改革开放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进行深入剖析,对人民群众中的思想困惑给予合理解释,由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成功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即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合理引导时代潮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格局到四位一体格局,从又快又好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从全方位对外开放到融入经济全球化等新思路、新举措,都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实践在发展,创新在推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不断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当代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相关热词搜索: 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 集合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