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 2021-10-16 10:00:47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人社服务效能,规范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贯彻落实《_市____年政府工作要点》及区市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结合人社工作实际,就相关事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___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__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坚持按照“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紧紧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及群众关切,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推动权力运行全流程、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和公开实效。

 二、加强组织保障

  市政府将政务公开纳入本级本部门绩效考核范围,分值权重不低于_%。为开展好政务公开工作,加强对我局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队、院负责人为成员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

 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制定政务公开具体实施方案和任务分工,对全局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检查、指导和考核,收集全局政务公开运行情况,上报全局政务公开工作情况和迎接省、市检查准备等工作。

  三、主要任务及分工

  (一)扎实推进“五公开”工作

  一是推进决策公开。凡涉及公共利益和公众权益的重大事项,除涉密外,各部门要主动向社会公布决策草案、决策依据等,通过听证座谈、列席会议、网络征集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公众意见,并将征集意见的采纳情况要在决策做出前向社会公开反馈。建立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听取企业代表和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增强政策的科学性适用性。我局制定的政策文件,除依法保密的外,要及时通过政务网站、“两微一端”等渠道公开发布,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局办公室牵头,局属各单位、各科室负责落实)

  二是推进管理公开。机构改革后,我局职能发生变化,要在保密要求的前提下,主动公开本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权责清单变化等信息。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等监管机制,将检查处置结果在各级政府网站、“信用中国(__)”“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_)”、政务

 “两微一端”等平台即时公布。按照“谁执法、谁公示”“谁监管、谁公示”“谁检查、谁公示”的原则,集中向社会依法公开行政执法职责、执法依据、执法标准、执法程序、监督途径等信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畅通投诉举报、意见反馈、行政复议、利益诉求等渠道,提高行政执法的社会监督力度。(局办公室牵头,局属相关单位、科室负责落实)

  三是推进执行和结果公开。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系列政策,加大对政府工作报告、年度重点任务、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等重大决策部署执行落实情况的公开。加大议案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力度,公开年度议案建议提案总体办理情况,对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社会关切以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办理复文,要依法、及时、全面、准确、具体地向社会公开。(局办公室牵头,局属各单位、各科室负责落实)

  四是推进服务公开。围绕“放管服”改革,做好减税降费、“证照分离”改革、压减行政许可事项公开,助力打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推行市场主体和个人服务事项全过程公开,在_政务服务网(_网上市民大厅)集中公布“四级四同”政务服务清单目录。继续加大各类证明事项清理减并力度,对确需保留的证明实行清单管理并集中在各级政府网站和政务服务机构公开。结合机构改革职责

 调整,梳理编制并公布进驻办事大厅的审批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办事流程等。整合优化实体政务大厅“一站式”功能,实现“一个窗口”“一次办理”和“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捷。继续清理整合政务热线,进一步加强“_____”便民服务体系,推动各类政务热线与政府网站互动交流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一号管用”。(局政策法规和信访科牵头,局属各单位负责落实)

  (二)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一是推进就业创业信息公开。及时公开国家、__和_市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公布相关补贴申请条件、申领程序、发放结果等信息。公开职业资格目录。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做好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宣传,营造公平就业创业环境。(局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科、职业能力建设科和就业局按照职责分工落实)

  二是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公开。及时公开社会保险领域重要政策文件信息,编制发布年度社会保险事业发展情况报告,适时公布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执行情况和实际效果,定期公布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和社保基金运行情况。(局养老保险科、工伤保险科和社保局按照职责分工落实)

 三是推进人事人才信息公开。及时公开人事人才领域重要政策文件信息,发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信息。及时发布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职称评审和重大人才工程实施、人才项目申报等方面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人才开发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人事考试中心按照职责分工落实)

  四是推进劳动保障信息公开。主动向社会公开劳动关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政策措施,公开劳动保障维权电话、维权途径;适时发布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指导线、人工成本变动情况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及查处情况。(局劳动关系科、劳动人事仲裁监察科,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劳动争议仲裁院按职责分工落实)

  五是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通过人社局网站公开本部门预算决算,部门预算决算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公开“三公”经费,细化说明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用车保有量,国内公务接待的有关情况,以及“三公”经费增减变化原因等信息。(局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和财务科牵头,局属各单位负责落实)

  六是做好“政府开放日”工作。积极组织开展_市人社局“政府开放日”活动,通过主题观摩、交流座谈等形式,近距离、全方位的向公众展示涉及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等民生领

 域重点、热点工作开展情况。建立政务公开评议监督员制度,选聘政务公开评议监督员,定期评议本单位政务公开情况。(局办公室牵头负责,局属各单位、各科室配合落实)

  七是实行政务公开全清单管理。结合人社部和__人社厅制定的人社领域政务公开标准指引,制定我局政务公开落实措施和主动公开目录清单,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基本目录的维护清理和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的修订更新,确保公开事项完整无遗漏,并于_月底前调整完毕公开发布。(局政策法规和信访科牵头,局属各单位、各科室按职责分工落实)

  (三)强化政策解读回应关切

  一是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解读有关事项的通知》(银政公开办函〔____〕_号)要求,做到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解读材料务必于文件印发公布后_个工作日内挂网发布。提请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议题和以市委政府、两办或市政府、政府办公室印发的重要政策性文件,可以公开的,均需开展解读。丰富政策解读形式,运用政策简明问答、网络问政、政策进社区等方式,采用图表图解、音频视频、卡通动漫等形式展现。在重要政策出台、重点工作推进、重大事件发生时,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出席新闻发布会等相关活动,履行好信息发布、

 权威定调等职责。主要负责同志_年内解读重要政策不少于_次。(局政策法规和信访科牵头,局属各单位、各科室按职责分工落实)

  二是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对重要改革措施、涉及公众切身利益、容易引发媒体和公众关注的政策文件,认真做好舆情风险源头评估,制定应对处置预案。对减税降费、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社会保障以及就业创业等群众关心热点,要加强舆情监测、研判、回应,及时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落实重大突发事件舆情主体责任,主动与宣传、__等部门联系沟通,健全完善重大政务舆情信息共享、协同联动、快速反应机制。(由政策法规科牵头,局属各单位、各科室按职责分工落实)

  (四)加强政务公开平台建设

  一是规范门户网站管理。加强网站内容提升和发布审核,把好政治关、政策关、保密关、格式关和文字关。抓好机构改革后网站整合工作。(局办公室牵头,就业局、社保局负责落实)

  二是有序发展政务新媒体。按照“谁开设、谁管理”的原则,落实政务新媒体主体责任,做好安全防护和内容保障,杜绝发布与我局职能没有直接关联的信息。集中力量做强做优_个主账号,统筹推进政务新媒体与政府网站的协同联动、融合发展。(局办公室、政策法规和信访科牵头,局属各单位、科室负责落实)

 三是鼓励拓展公开渠道。加强和规范政府信息查阅点(室)建设,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打造“政务公开体验区”。(局办公室牵头,局属各单位、科室负责落实)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充分认识政务公开的重要性,把政务公开作为转变政府职能、转变行业作风、促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政务公开,密切人社部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二)明确责任,强化落实。各牵头单位要严格按照本方案制定的工作职责,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及时报送和发布有关材料,责任单位要认真执行,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衔接、按时按质完成。

  (三)加强监督,确保成效。进一步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专项督查,通报局属各单位、各科室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切实查找存在问题并限时整改,推动全市文化系统政务公开工作长期、规范、深入开展。

相关热词搜索: 实施方案 市人 政务公开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