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财政与金融重点x|

财政与金融重点x|

发布时间: 2021-10-22 13:06:27

第一章复习内容

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

公共产品

自然垄断

外部效应

信息不对称

收入分配不公

宏观经济失衡

财政分配的特点

1、财政的分配主体──国家

2、财政分配的客体──一部分社会总产品(其中主要是剩余产品)

3、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公共需要

4、财政分配的形式──包括实物、力役和货币形式(主要是货币形式)

5、财政分配以无偿性为主,带有强制性

财政的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

通过调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来配置资源

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的配置二、收入分配职能

提供公共产品

组织公共生产

转移支付

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财政政策是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重要手段

财政可以通过收入和支出发挥 “自动稳定器 ”的作用

3. 财政投资、补贴、税收和国债等政策可以消除经济增长中的 “瓶颈 ”

第二章复习内容

财政收入的形式

1、税收

它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 为实现其职能, 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 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它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90%) ,最可靠收入形式。

税收的特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国有资产收益

指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部门通过上交国有企业应交给财政的利润、 租金、股息、红利和权益转让等形式取得的财政收入。

不同国有企业上缴财政的具体收益形式主要取决于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经营方式。

3、公债收入

公债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 依据信用原则, 有偿、灵活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公债的特性: 有偿发行,必须还本付息;发行灵活,发行规模和时间可灵活确定;认购

自愿,不必被迫购买。

4、其它收入

事业收入、 规费收入、 罚没收入、 国家资源管理收入、公产收入、捐赠收入等。

事业收入:指有经常性收入的中央和地方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上缴的收入。

国家资源管理收入。

 指国家允许某些单位和个人开采矿藏等国家资源, 他们依法应向国家上缴的部分收入。如矿山管理费、沙石管理费等。

公产收入。指国有山林等公产的产品收入, 以及政府部门主管的公房和其他公产的租赁收入、公产变价收入等。

财政收入的原则

1、发展经济,广开财源、增加财政收入

2、兼顾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3、公平与效率兼顾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一)经济发展水平

一般来说,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民收入不断增长, 该国的财政收入规模也会不

断扩大。

 如英、法、美等西方主要国家, 19世纪末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为 10% 左右,而到 20世纪末,则上升到 30%-50%。从横向比较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财政收入水平一般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二)生产技术水平

是指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又称之为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导致生产速度加快、产品质量提高。

技术进步速度越快, GDP的增加也越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

◆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剩余产品价值所占的比例扩大。

(三)收入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的制约

(四)价格因素

物价总水平上升影响财政收入的购买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价格总水平一般呈上升趋势,而持续下降则为罕见的。

第三章复习内容

税收的三性

1、强制性:税收以国家权力为依据强制征收。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无需偿还。

3、固定性:课税对象、课征比例或课征额具有相对固定性。

三性之间关系密切。

消费型增值税

在计算增值额时,允许将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价款一次性从销售额中扣除。

就国民经济总体而言,作为计税依据的增值额仅限于消费资料的价值部分,故名之。最适宜采用规范的发票扣税法,是一种先进而规范的增值。

2004年 7月 1日起,国家在东北地区部分行业实施了增值税转型政策的试点; 2009年 1月 1日,

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

我国现行增值税的基本制度

征税范围:包括货物销售(除不动产销售)、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税率:比例税率,基本税率( 17%)、低税率( 13%)、零税率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第四章复习内容

公债的概念,特点?(与税收的三性区别)

概念: 公债是指的是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 凭其信誉按照一定程序向投资者出具的,

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一种格式化的债权债务凭证。

公债包括国债和地方债。

公债的主体是政府部门,一 般将中央政府举借的债务称为国债,地方政府举借的债务称为

地方债。



承诺在

个人和企业等私人部门举借的债务称为私债。

公债是一种信用性质的财政收入,体现着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

公债的特点: 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

公债的发行

公债由政府售出或被投资者认购的过程。

 它是公债运行的起点和基础环节, 其核心是确定公债的发行条件和公债的发行方式。

3)发行价格

指公债券的出售价格或购买价格。平价发行 ( 票面利率 =市场利率 )

以票面金额出售,到期也按票面金额还本。

溢价发行

以高于票面金额的价格出售,到期按票面金额还本。

折价发行

以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出售,到期按票面金额

还本。

第五章复习内容

1.财政支出的原则 p113

(一)量入为出的原则

财政支出之所以要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其原因有以下几个: 1,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矛盾; 2,物资供求总量平衡的客观要求; 3,量入为出原则是正确处理当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关系的基础; 4,量入为出原则符合我国财政工作的实际。

(二)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保证重点的原则

1,正确处理好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的关系; 3,正确处理好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三)优化资源配置、讲求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原则

2.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分析

p120

◆经济性因素

它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中长期发展战略及当前的经济政策等。

◆ 政治性因素

它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预政策。

◆ 社会性因素

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城镇化等因素,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财政支出规模

此外,各种微观因素也对财政支出规模发生影响。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 : 即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

该方法适用于成本和效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评价, 如公共工程项目等, 但对于成本和收益都无法用货币计量的项目则无能为力, 一般情况下, 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支出项目不宜采用此方法。

2、最低费用选择法 : 该方法不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各备选项目的社会效益,只计算每项备选

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 。

适用范围 :成本易计算,但效率不易衡量的项目。如:军事、政治、文化、

卫生等支出项目

实施过程:根据政府某项社会事业或经济事业必须达到的目标,提出多种备

选方案 → 以货币为统一计量的尺度, 分别计算出各个备选方案的有形费用 →要按照优前劣后的顺序列表供决策者选择。

3. “公共劳务 ”收费法

针对政府提供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可以买卖的公共商品, 通过选择适当的定价方法, 合理确

定其价格,通过收费来使这些公共商品得到有效、节约的使用。

(1)适用范围

政府对邮电、公路、自来水、环境卫生、 国家住宅、公园、教育、卫

生医疗等部门提供的 “公共劳务 ”,可采用定价收费办法管理。

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途径

1、转变财政工作概念

2、坚持财政支出的原则,合理分配财政资金

3、加强对财政的支出、使用、验收与审计等券过程的管理

第六章复习内容

1.国家预算管理

国家预算的概念

国家预算, 也可以称为财政预算或公共预算, 是指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

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它是国家有计划地筹集、 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 是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经济杠杆。

国家预算的基本特征

(一)预测性

(二)法律性

(三)集中性

(四)综合性

(五)指令性

国家预算的分类

(五)按预算编制形式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单一预算和复式预算。

第七章复习内容

2.货币的职能

?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三个因素 ①流通的商品数量 Q ②商品价格 P ③货币流通速度 V 一定时期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 =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M=PQ ÷ V

货币制度的构成

1.货币材料和货币单位的确定;

2.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

3.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

4.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

5.金准备制度

信用的基本形式

信用工具 :具有一定格式,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并可以转让、流

通的合法书面凭证。

信用工具特征: 1.偿还性(最基本) 2、流动性

3、安全性

( 1)安全性指投资于信用工具的本金安全收回的保障程度。

4、收益性

1)收益性 :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其持有人带来收益的能力。

利息率及其计算

利息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本金额的比率:

利息率 = 利息 / 本金 × 100%

利率有两种计算方法:单利法、复利法单利:对利息不再计算和支付利息,公式为:

? I=P · r · n S=P(1+r · n)

其中: I 利息; P 本金; S 本利和; r 利率; n 借贷期限。

复利:将上期利息转为本金与本金一并计息,公式为:

? I=S-P S= P· (1+r)n

? 现值与终值

按照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简要关系式为

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胀率之和 ;



r=I+p



,即名义利率为

第八章复习内容

中央银行核心 :

商业银行主体 :

商业银行的职能 :

1、作为信用中介

2、充当支付中介

3、创造信用货币

4、提供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的 职能

第九章复习内容

商业负责业务 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是哪些?

商业银行的业务可划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三大类。

负债业务

(一) 存款负债: 银行接受客户存入资金, 存款人可以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信用业务。存款业务是银行的传统业务,在负债业务中占有最主要的地位。包括:

交易存款

活期存款

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NOW)

自动转帐服务帐户(ATS)

非交易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资产业务: 1.现金资产 2贷款业务 3证券投资业务 4固定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一) 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

(二) 银行卡业务 (三)代理类中间业务

贴现

百度上说,贴现是指远期 汇票 经承兑后,汇票持有人在汇票尚未到期前在 贴现市场 上转让,

受让人扣除 贴现息 后将票款付给出让人的行为。或银行购买未到期 票据的业务。

课件上说, 票据贴现: 远期票据到期前, 持票人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后所作的票据转让。

第十章复习内容

1.直接间接投资(中介是谁?) 划线部分

直接融资:货币资金需求者自身直接发行融资凭证(股票、

债券、票据)给货币资金供给者,通过券商、经

纪人出售给资金盈余方。(收取佣金)

间接融资:货币资金需求者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银行、保险

公司、信托公司)进行融资。

2.金融市场的功能:

资本积累功能:借助于金融市场,可达到社会储蓄向社会投资转化的目的。

资源配置功能: 金融工具的流动, 会引导和带动社会物质资源的流动和再分配。

调节经济功能:微观上通过人们对金融工具的选择实现对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的调节;宏观上政府通过金融市场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风险转化功能:资产的多元化,分散风险

提供流动性功能:通过金融市场出售金融产品

3.货币市场的子市场有哪些?

1同业拆借市场 2 商业票据市场 3 短期债券市场 4 回购市场 5CDs 市场

4.资本市场的概念及特点 股票市场概念及特点

(一)概念

是以长期金融工具为媒介以融通一年期以上资金的市场。

股票的概念及特征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以证明其进行投资并拥有权益的有价证券。

股票的特征

1、参与性 2 、高收益性与高风险性

3、永久性与流动性 4 、价格的波动性

5.基金的特点?

1、集合投资、投资起点较低

2、专家理财、专业管理

3、组合投资、分散风险

4、流动性强

5、独立托管、保障安全

6、种类繁多,能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第十一章复习内容

1.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动机的动机有三种:

①交易动机:与收入成正比例。

②预防动机:与收入成正比例。

③投机动机:与利率成反比例

2.例题(派生存款和货币创造)

假设 A 银行收到客户甲一笔 10000 元的支票存款, A 银行通过办理这笔业务,在法

定存款准备金率为 5%的情况下, A 银行不需要持有 10000 元的存款准备金,它只

5 95 9500

元可用于贷款。

若银行将超额准备金贷放给乙, 乙客户又用这 9500 元向其供货人丙支付货款, 丙客户收到支票后,交付给其所在开户银行 B ,B 银行代收支票后增加存款 9500 元 ,B 银行同样可以按照 5%的比率保留 475 元的法定存款准备金, 而将 9025 元的超额准备金贷放出去。

假设



B 银行将它贷放给丁客户,丁客户又将



9025 元支付给了戊客户,戊客户的开

行 C 行, 交易完成后, C 行增加存款 9025 元,同 , C 行在提取了 451.25 元的法定存款准 金后,可将剩余的 8573.75 元 放 己客 ,并最 形成 D 行的存款, 一 的存款 造 程可用下表表示。

3. 存款 造 程 位:元

支票存款

准 金

A

10000

9500

500

B

9500

9025

475

C

9025

8573.75

451.25

D

8573.75

8145.06

428.68

?

?

?

?

200000

190000

10000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 行吸收的存款数量是一个无 减等比数列,其初始

10000 元,公比 ( 1-5%), ,各 行的存款 数 :

10000+10000×( 1-5%)+ 10000×( 1-5%) 2+ 10000×( 1-5%) 3+ ?

= 10000×1/[1- ( 1-5%) ]

=200000 元

表明 10000 元的原始存款在法定存款准 金率 5%的情况下,

款 造功能,最 造出 200000 元的存款。其中原始存款 10000

信用 造机制而 造出来的存款即派生存款 190000 元



行系 的存元, 商 行

如果以 R 代表原始存款,



r 代表法定准 金率,



D 代表活期存款 , 以上几何

数可表示 :

D= R·[1+(1-r)+ (1-r)2+(1- r)3+





+(1-r)n]

= R·1/[1-(1-r)]

= R/r

从分析上式可知,活期存款的 与原始存款的 存在着一种倍数关系,即活期存款

与原始存款的比率,称 派生倍数。

  K 派生倍数, D 活期存款 , R 原始存款 ,

用公式表示 :

1

D

K

r

R

若以 K 表示活期存款 原始存款的倍数,

K 的大小受以下因素影响:

1.超 准 率的影响

1

K

e

r

1

2. 金漏 率的影响

K

r e c

3.活期存款 定期存款的影响

K

1

e

c t rt

r

注: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水平持续而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通货膨胀的原因:

1、需求拉上: 当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达到的总供给时, 就会

引起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消费需求膨胀等。

2、成本推动: 由于工会力量对工资提高要求以及垄断行业中企业为追求利润制定垄断价格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3、结构因素:一国国民经济的结构,包括产业结构、部门结构等的失调,也会引起通货膨胀。

北欧模型。是一种以小国开放经济为对象,从经济结构、部门分析通货膨胀的一种理论模型。

我国的结构失调:主要表现在各大部门之间的比例结构、各大产业的比例结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结构、商品品种比例结构失调等方面。

4、其他因素

供给不足: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供给相对不足,也会引起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预期不当:在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公众对通货膨胀会产生预期。如果预期不当,对通货膨胀的走势产生过于乐观的估计,物价就会以更快的速度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体制因素。

4.通货膨胀的治理:

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措施:

(一)抑制需求: 1.紧缩性货币政策;

2.紧缩性财政政策;

3.紧缩性收入政策。

(二)改善供给

(三)指数化政策

(四)币制改革

第十二章复习内容

1.外汇构成方式:

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主要包括:

(1)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

2)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

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

4)特别提款权;

5)其他外汇资产。

2.汇率的标价方法:

(一)直接标价法

指以一定单位( 1 个或 100、 10000 等)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数量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也就是说,在直接标价法下,以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

价格。

USD1=CNY 7.5104

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折算的本国货币的数额增大,说明外国货币币值上升,或本国货币币值下降,称为外币升值或称本币贬值

在直接标价法下,外币币值的上升或下跌的方向和汇率值的增加或减少的方向正好相同。

(二)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也就是说,在间接标价法下,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

GBP1=USD 1.8115

在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国货币数量增多,称为外币贬值,或本币升值。

在间接标价法下, 外币币值的上升或下跌的方向和汇率值的增加或减少的方向相反。

第十三章

1、扩张性财政政策

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 在存在社会

总需求不足时, 借助于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社会总需求, 使社会总供求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扩张性财政政策也被称为赤字财政政策。

2、紧缩性财政政策

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 在社会总需

求膨胀的情况下, 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消除通货膨胀缺口, 实现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平衡;

紧缩性财政政策也被称为盈余财政政策

3. 汲水政策

是对付经济波动的财政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使经济自动恢复其活

力的政策。

4、财政政策工具

1、税收 2、公债 3、购买性支出 4、转移性支出 5、政府预算 6、政府投资

6、货币政策目标

一般认为, 货币政策目标由操作目标、 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三个渐进式的层次组成。

货币政策目标一般是指最终目标,包括:

币值稳定(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策略手段。

★ 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三类。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共性问题

1、作用于同一个经济范围

2、出自于同一个决策者

3、为实现共同的经济目标

10.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性

1、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2、政策工具不同

3、政策的可控性不同

4、时滞性不同

货币政策认识时滞较长,决策时滞较短,效果时滞较长。

5、透明度不同

相关热词搜索: 财政 财政 重点 金融 财政与金融重点x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