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访谈调研的方法与技巧范文(精选5篇)

访谈调研的方法与技巧范文(精选5篇)

发布时间: 2022-05-14 17:00:10

技巧:名词,指表现在文学、工艺、体育等方面的巧妙的技能。如“谈话技巧”;或者指技巧性的运动。如“技巧比赛”,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访谈调研的方法与技巧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访谈调研的方法与技巧5篇

访谈调研的方法与技巧篇1

调研访谈参考提纲

一、乡村干部

(一)基本情况

1、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量、计划什么时候脱贫摘帽?

答:我办自2014年建档立卡以来,贫困户共有1114户3092人,2014年减少贫困人口140户581人,2015年减少贫困人口153户597人。2016年减少贫困人口119户432人,2017年新识别110户352人,现在档贫困户712户2292人(其中新识别110户352人),2017年计划脱贫631人。

2、全乡(村)共有多少易地扶贫搬迁户、多少人?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和实际完成了多少户、多少人?

答:2016年我办没有搬迁任务,2017年预计搬迁74户324人。

3、2016年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怎么样?与前两年比有什么变化?

答:近两年贫困家庭外出务工较好,主要体现在县城务工和省外务工。与前两年前相比,部分劳动力回乡创业,参加农村养殖专业合作社。

4、贫困大病慢性病患者医疗有哪些保障措施?费用报销情况怎么样?

答:主要体现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计生医疗扶助,民政医疗救助,由于大部分群众都是患长期慢性病,未到医院进行住院治疗,费用报销比例在75%左右。

5、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上学是否有保障?(应开展双语教育的地区双语教育开展得怎样?)

答: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上学有保障。

6、乡(镇)里2016年贫困家庭危房改造多少户?还有多少?下一步危改计划如何?危改补助多少?

3、 答:2016年我办321户(其中:贫困户51户),精准扶贫户按危房一、二、三级补助资金3.5万,1.5万,1万等三个级别补助。困难户危房一、二、三级补助资金0.5万,0.3万,0.2万等三个级别。2017年我办已落实四类人员贫困户危房改造112户,现各村已经启动,工程进度50%。

7、贫困村集体经济情况如何?

答:民族村集体约20万元,主要要农业局、民宗局各拔5万元壮大村集体经济。另民族村有30亩树林,价值约10万元。岭岗村有一片林场,价值约42万元。许土村75亩树林、价值约25万元。

8、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哪一项难度最大,为什么?

答:医疗保障,由于合医报帐有额度限制及部分药品不能报销,因此医疗保障难度相对较大。

(二)主要措施

1、2016年以来,乡(村)里享受了哪些帮扶政策?有哪些资金支持?比2015年有哪些变化?

答:我办2016年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2个,完成通组路15.86公里,64236平方米,串户路5.67公里,11684平方米,庭院硬化594户20088平方米,太阳能路灯安装185盏。通过大户带动,贫困户主动参与的方式,许土村顺风养殖合作社向29户贫困户发放鸡苗1450羽,落叶新村永华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23户贫困户参与养殖,凉水井养殖专业合作社10000羽的青灰鹅养殖基础正在申报中,将带动贫困户50余户;北口片区种植脱毒马铃薯涉及5个村,共计567户643亩(其中:精准扶贫户152户)。危房改造321户(其中:精准扶贫户51户),教育帮扶学生人数55人(其中:精准扶贫户55人),北口片区(北口、板王、许土、民族、岭岗)2016年初完成核桃种植6000亩,水果800亩,生姜3640亩,落叶新村完成种植葡萄300亩,现落叶、北口共有蔬菜基地5500亩。2017年,结合我办独特的地理优势及气候资源、根据群众的发展意愿,产业实行以短养长相结合的方式,现在已实施的种植项目有软籽石榴种植2330亩、马玲署种植460亩、天南星种植120亩、黄精种植80亩、头花蓼300亩,生姜种植6000亩,瓜果类蔬菜种植600亩,饲料玉米种植800亩,草莓种植200亩,商品鹅养殖100户,每户100只,建圈舍20平方米;龙潭惠农养殖场,规模300头。大户带动农户养鸡29户,每户免费提供鸡苗30只。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修建机耕道长30公里。主要有以工代赈资金,财政专项资金,财政扶贫资金,教育扶贫资金,民族发展资金。与2015年相比,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得到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得到明显提高。

2、贫困识别、动态调整操作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答:在精准识别工作上,我办立足实际,把握贫困线,深入开展了大量的走访核实工作,并严格按照“农户自愿申请、驻村工作组核实、村民民主评议会、两公示一公告”等相关工作程序和要求,抓实我办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工作,我办在精准识别方面不存在贫困户产生程序不合法、可支配收入高于贫困线、私自撤户分户、人口不符、信息错漏等问题,贫困户识别工作上切实做到了精准。

3、2016年,有些贫困户已经脱贫销号了,他们脱贫主要靠哪些政策举措?

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农户收入。危房改造,改善村居环境。教育培训,外出务工,项目扶持、产业带动、医疗救助、教育帮扶、易地扶贫搬迁等举措。

4、驻村干部在村里主要做了哪些事?

答:1、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了解村情民意。2、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扶贫政策知晓率。3、积极协调资金,为民解决实际问题。4、切实履行职责,协助村支两委推动民族村各项事业的发展。5、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提升支部亲和力和战斗力。6、积极动员群众参与项目建设,提高农户的收入。

5、产业扶贫中,如何动员贫困群众参与?

答:成立合作社,采取农户入股分红,引进大型企业,用土地入股,按股分红。依托“关岭牛”三年振兴计划政策,指导村集体组建养殖合作社,并建立起贫困户(农户)、合作社、村集体三方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实现产业化发展。

6、乡(村)有没有小微企业?带动多少贫困户就业?它们的发展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答:

7、推进劳务输出有哪些举措?

答:教育培训、家政服务培训,引到外出就业,通过人力资源部门与正规企业联系,引导就业。

8、贫困大病慢性病患者是否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答:能

9、在现有扶贫措施中,见效最明显的是哪些?

答: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贫,危房改造补助,合医报销。

(三)意见建议

1、脱贫攻坚政策举措落实过程中,如何防止形式主义和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答:1、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2、按计划落实,3、加大督察力度。

2、如何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在整治和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方面有什么考虑?

答:1、建立扶贫资金专户,2,严格报账程序和要求,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程跟踪。对于大额扶贫资金,通过会议研究,集体通过,才能实施,严格报账程序和手术,在项目落实过程中,请审计部门全程跟踪审计。

3、对中央、省、地(市)的政策有什么看法?有哪些改进的建议?

答:建议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贫困户的进入和退出可以不下指标,高于当年贫困线按程序退出,低于当年贫困线按程序进入。

4、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主要困难是什么?有什么解决问题的举措?

答:如期实现脱贫攻坚需要解决:一是需要转变贫困户思维方式,二是解决土地分散问题。三是干部观望思想对脱贫攻坚不上心,四是资金困难问题。主要困难一是是农户思想落后文化偏低难以适应发展,二是土地分散农户单打独斗不能抵抗市场风险,三是干部与群众接触较少,怕与群众打交道,四是无大型企业带动难以脱贫致富。解决这些问题要做到一是加强农户思想认识让农户积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二是加快土地确权进程明确土地界限及面积动员农户流转土地形成大的产业。三是加强干部到村到户的管理力度,加大干部与农户的沟通协调,根据农户需要进行帮扶。四是引进大型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农户用土地入股按股分红。

访谈调研的方法与技巧篇2

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及技巧

  1、概念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专研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调查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它是一种沟通、交流形式,其目的是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以及其他结果传递给管理人员或其他担任专门职务的人员。  因此,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准确分析调查结果,明确给出调查结论,是报告撰写者的责任。
  2、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环境信息:
  –基于pest分析模型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四个方面分析行业的发展环境,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发展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行业主要上下游产业的供给与需求情况,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变化及影响因素
  –行业的竞争格局、竞争趋势;与国外企业 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差距;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
  微观市场环境分析:
  –行业当前的市场容量、市场规模、发展速度和竞争状况
  –主要企业规模、财务状况、技术研发、营销状况、投资与并购情况、产品种类及市场占有情况等
  –客户需求分析: 消费者及下游产业对产品的购买需求规模、议价能力和需求特征等
  –进出口市场:行业产品进出口市场现状与前景
  –产品市场情况:产品销售状况、需求状况、价格变化、技术研发状况、产品主要的销售渠道变化影响等
  –重点区域市场:主要企业的重点分布区域,客户聚集区域,产业集群,产业地区投资迁移变化
  行业发展关键因素和发展预测:
  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敏感因素及影响力;预测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该行业的进入机会及投资风险;为企业制定行业市场战略、预估行业风险提供参考
  3、特点
  目的明确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注重事实
  调研报告讲求事实。它通过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用事实材料阐明观点,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调研报告的基础是客观事实,一切分析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确凿的事实是调研报告的价值所在。因此,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是调研报告的最大特点。写入调研报告的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调研报告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背景介绍、资料引用等等都要求准确真实。一切材料均出之有据,不能听信道听途说。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研究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如果调研报告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论理性
  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事实,主要的表现方法是叙述。但调研报告的目的是从这些事实中概括出观点,而观点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因此,占有大量材料,不一定就能写好调研报告,还需要把调研的东西加以分析综合,进而提炼出观点。对材料的研究,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用科学方法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找出起支配作用的、本质的东西,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运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并合理安排,做到既要弄清事实,又要说明观点。这就需要在对事实叙述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议论,表达出论文的主题思想。议论是“画龙点睛”之笔。调研报告紧紧围绕事实进行议论,要求叙大于议,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如果议大于叙,就成议论文了。所以要防止只叙不议,观点不鲜明;也要防止空发议论,叙议脱节。夹叙夹议,是调研报告写作的主要特色。
  语言简洁
  调研报告的语言简洁明快,这种文体是充足的材料加少量议论的,不要求细腻的描述,只要有简明朴素的语言报告客观情况。但由于调研报告也涉及可读性问题,所以,语言有时可以生动活泼,适当采用群众性的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同时注意使用一些浅显生动的比喻,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但前提必须是为说明问题服务。
  4、报告种类
  1、按服务对象分,可分为市场需求者调研报告(消费者调研报告)、市场供应者调研报告(生产者调研报告)。
  2、按调研范围分,可分为全国性市场调研报告、区域性市场调研报告、国际性市场调研报告。
  3、按调研频率分,可分为经常性市场调研报告、定期性市场调研报告、临时性市场调研报告。
  4、按调研对象分,可分为商品市场调研报告、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金融市场调研报告等。
  5、报告格式
  标题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调研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2)调研报告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调研报告标题——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调研报告标题——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正文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前言
  调研报告的前言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写作者根据调研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主体
  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横式结构。即把调查的内容,加以综合分析,紧紧围绕主旨,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每个问题可加上小标题。而且每个问题里往往还有着若干个小问题。典型经验性质调研报告的格式,一般多采用这样的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纵式结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按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和议论。一般情况调研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的写法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有助于读者对事物发展有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一是按成绩、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一般综合性质的调研报告多采用这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研报告写法,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3)结尾
  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
  6、书写
  写作内容
  1、题页
  题页点明报告的主题。包括委托客户的单位名称、市场调查的单位名称和报告日期。调查报告的题目应尽可能贴切,而又概括地表明调查项目的性质。
  2、目录表
  3、调查结果和有关建议的概要
  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匝简短,切中要害。使阅读者既可以从中大致了解调查的结果,又可从后面的本文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有关建议的概要部分则包括必要的背景、信息、重要发现和结论,有时根据阅读者之需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4、本文主体部分
  包括整个市场调查的详细内容,含调查使用方法,调查程序,调查结果。对调查方法的描述要尽量讲清是使用何种方法,并提供选择此种方法的原因。在本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应是数字、表格,以及对这些的解释、分析,要用最准确、恰当的语句对分析作出描述,结构要严谨,推理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在本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对自己在调查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说明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将不足之处对调查报告的准确性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分析清楚,以提高整个市场调查活动的可信度。  写作程序
  调研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1、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对调研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
  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
  要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
  主题宜小,且宜集中;
  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符。
  2、取舍材料
  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研资料",在组织调研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
  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
  ③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3、布局和拟定提纲
  这是调研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研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
  调研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研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4、起草报告
  这是调研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
  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5、修改报告
  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
  7、编制要点
  摘要
  主要包括:项目名称、承办单位、项目投资方案、投资分析、项目建设目标及意义、项目组织机构等。
  项目背景分析及规划
  主要包括:(1)项目背景;(2)项目建设规划;(3)主要产品和产量;(4)工艺技术方案。
  外部环境分析
  主要包括:(1)外部一般环境分析;(2)产业分析。
  市场需求预测
  主要包括:(1)国外市场需求预测。(2)国内市场需求分析。
  内部分析
  主要包括:(1)项目地理位置分析;(2)资源和技术分析;(3)项目swot分析。(4)项目竞争战略选择。
  财务评价
  主要包括:(1)评价方法的选择及依据;(2)项目投资估算;(3)产品成本及费用估算;(4)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5)利润及分配;(6)财务盈利能力分析;(7)项目盈亏平衡分析;(8)评价分析结论。  融资策略
  主要包括:资金筹措、资金来源、资金运作计划等。
  价值分析判断
  主要包括:价值判断方法的选择、价值评估等。
  8、问题
  选题得当与否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关系调研报告的成败。在选题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有下列几种:一是选题过大。有的同学有这样一种想法:既然是写调研报告,就应该好好论它一番。所以选题很大,如“试论改革开放”、“论党的建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等。有的初稿洋洋洒洒几万字,仍然没有论述清楚。选题太大是不合适的,小一点,具体一点,把问题讲得清楚一点为好。二是选题过难,即选择的题目难度较大,学生除了时间、精力的限制,在资料方面也有局限。有人想在短时间里探讨“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这是难于解决的。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都应该探讨,但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作长期的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才能完成。三是选题陈旧。选题陈旧,缺乏创新精神,照搬别人的材料和结论,缺乏新意。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敢于提前人没有提出过或尚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学生论文的选题最好多选一点与现实生活、当代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关系比较密切的课题,注意研究现实生活中提出的新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给予新的解释。

访谈调研的方法与技巧篇3

实景访谈节目的布光方法和技巧

(河北电视台灯光科 刘伟)

从事电视灯光工作多年来,参加了很多实景的访谈节目和主持人出像的拍摄,经历了拍出漂亮画面的快乐,也体会了不能解决问题的苦闷,在此总结经验和教训,与诸位同仁商榷。下面我就通过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两个方面来讨论实景访谈节目的布光方法和技巧。

首先介绍我对拍摄实景时要做的工作的一些经验总结:

一、实景场地的选择,包括四个方面:(1)与节目部门沟通,要了解编导的创作意图、节目形式和后期制作方案,尤其要与摄像师沟通,尽量提前确定机位和人物位置。往深一层说,就是要了解合作对象的审美和艺术要求,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场地的选择,按说是摄像师的工作,可是拍摄场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我们灯光工作的开展,因此务必要自己经心,首先看空间,电视是通过二维画面表现三维空间,如果本身的三维空间就很狭小要表现很好的空间感,无异于痴人说梦,开阔的空间才好设置人物站位、摄像机位和灯位。人物和背景要尽量离的远一些,这样既便于逆光的设置也便于体现人物和背景的距离。高度方面要尽量高一些,如果灯位没有足够的高度,人物和背景没有足够的距离,人物光会把背景照得太亮,人的影子也会落到背景上面,会给自己造成棘手的局面。其次看背景,最好的背景是有纵深感,有透视感,比如窗户、走廊、甚至比较大一些的墙角都行,最好不是一面堵得严严实实的墙面,就算是墙面的话,也尽量不要让人物、机位和墙面成90º角,看一看能否成一个锐角的夹角,这样利用斜面和斜线打破横平竖直的呆板感觉,也许会好一些。其次,背景色调的选择,最主要的一点是尽量避免反光强度大的材质,否则光斑是个很令人头痛的问题,然后是色调不要太深,因为我们带的灯具有限,用来做景光的灯具比较少。再次,如果镜头中通过门窗带到了室外的景物,那么就要尽量挑选有草坪、树木或者阴影较多的位置,否则将很难在亮度上做到平衡。(3)确定灯具种类和数量,关于灯具种类的选择,有三步要思考的内容:先考虑色温,如果是日景拍摄,自然光的照度比较高,透光面比较大无法遮挡减弱自然光,就要选用高色温的镝灯灯具,反之则可选用热光源灯具;其次是灯具的功率,一般在茶馆、咖啡厅、民居等室内拍摄两三个人的访谈时,镝灯配置1.2kw、 575w、200w,热光源配置1kw、800w、500w等型号即可,功率再大的话负载和耗电量都将成为困难。再次是不同光质灯具的选择,镝灯一般都是聚光灯,而热光源我一般喜欢将聚光灯和泛光灯两种配合使用,泛光灯主要是800w红头灯,便携且光效较高,只是顶角式灯管易坏,是个缺点。最后是灯具的数量,这是没有定数的,2—3人访谈节目的人物光用4支灯就能解决,可是要考虑景光的处理就要因地制宜了。(4)问清楚该场地的用电负荷量和接电位置。在头脑中大概形成了布光想法,确定了灯具种类和数量之后,我们就可以预算出所用灯具的总功率了,在此基础上做出20%的余量,基本就可以确定用电负荷量。接下来就要看准确墙壁插座有几个,能否使用,与拍摄地点的距离,如果墙壁电源负荷不够,就要寻找电源闸箱,考虑接三相电自带配电箱分线了。

二、携带器材,除了灯具、线材之外,辅助器材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诸如电线转接头、备用灯泡、工具包、万用表(先测量现场电压)、配电盒、三相电缆、绝缘胶布、柔光纸、雷登纸、蝶布、反光板、黑旗板、胶带、黑卡纸、小夹子、铁丝等等,有条件的话带上魔术腿最好或者多带两个灯架。在出发前一定要试灯,检查灯具、灯泡、线缆,如果在这一步偷懒了,将来到了外景吃苦受罪的是自己。

三、布光方法。双人访谈布光图,如图A所示,三人访谈布光图,如图B所示。这些图都是灯光专业书上最基本的知识,在此重复的目的是想说书上的理论总结没有错,照着做不会犯大错误,有些人用了说效果不好是因为没有实事求是、没有因地制宜。

四、布光技巧,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总结了不同场地拍摄的经验,有一些规律性的技巧,主要有三点:

1、定灯位,首先请摄像师定好机位,定好人物位置,然后依据心中的基本布光图去布光,有穿帮的或者无法按布光图定位的时候就调整灯位。有两个字要记住,一是巧,巧妙的利用拍摄场地的各种光源,由于现场光源的色温与专业光源不匹配,可以利用这些光源作为景光和人物逆光,这样既可以节省出专业灯具做别的用途又可以为现场拍摄省些电量,要记住:拍摄现场所有的光源都应当为我所用。二是借,是考虑能用两个灯完成的看能不能用一个灯实现,因为拍外景时受到用电负荷量和携带不便等问题限制,不可能很多灯。但前提是要有主次的概念,定好一个灯位之后,考虑清楚这个灯是干什么用的,其目的实现没有?如果实现了再考虑是否可以放大一些焦距或者打开一些遮扉用来捎带别人的逆光或其它的景光。

2、减照度,一般人的思维是看监视器的画面上,哪里亮度不够就在那里补灯,可是作为电视灯光师就不能如此,脑子里必须时刻有一根弦儿——摄像机的光圈,只要光圈值够用就要考虑到减光,除了灯具数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多一个灯就会多一个影子。那么什么样的光圈值是够用呢?那么我就先谈谈最佳光圈值,摄像机本身对照度有较大的适应范围,照度低时可以开大光圈,照度高时可以缩小光圈,但是光圈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图像的质量,如景深、信噪比、图像清晰度等。从摄影镜头的技术性能对摄像机影像的影响分析,当摄影镜头光圈值开到最大 (F值最小)时,光晕(摄影镜头球差与慧差所引起的成像模糊现象)尤为明显,适当减少光圈开度(提高光圈的F值),可以减小球差和慧差,即减少光晕,提高影像的清晰度,但光圈过小,将由于衍射现象而降低影像的清晰度,所以,在光圈的调节范围内必有一个折衷的位置,在该处对球差、慧差和衍射现象均较小,这个折衷的光圈值为镜头的最佳光圈。一般最佳光圈位于镜头最大光圈(f值最小)缩小3级左右的位置上。作为外出录制节目如果达不到最佳光圈值,只要能做到最大光圈收一档也就可以说是够用了,收一档是为了给摄像师留一点儿余地,也是“势不可以用尽”之意。

3、遮杂光,在外景拍摄时,最常遇到的杂光有三种,一种是人物光把不该亮的景物照亮了,二种是景物光照到了人物的脸上或者身上,三种是人物的逆光上脸。确定灯位没有问题之后,最重要的办法就是遮挡,黑卡纸、黑旗板、反光板、柔光纸等等只要能阻光的物体都可以成为遮挡的工具——我们称之为“挡片”,甚至我们的手掌、身体、或者木条、树枝。在遮挡杂光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原则是:挡片距灯具越近遮挡出来的阴影越虚越不明显,挡片距被照物体越近遮挡出来的阴影越实越明显。而且运用档片的时候要根据需要选择档片的形状,要根据需要遮挡的效果来灵活的裁剪档片的形状。

接下来再介绍我拍摄过的三个外景并附上照片和灯位图作为案例分析。

案例一,是我台《读书》栏目在春节前的一个实景主持人出像,经与栏目的编导交流,了解到他们这期节目将在春节期间播出,希望有春节的喜庆气氛,但是又不能像别的节目那样的热闹。与编导、摄像看场地的时候,又了解到这是一个茶楼的大厅,要主持人从楼梯上走下来,通过镜头内运动落幅在中景景别上。而且在楼梯的右侧是一个落地的大玻璃,恰好是朝向西面,放下帘子之后只能有少部分的自然光进入。为了实现暖一些的调子,我考虑选用3200k色温的灯具,将来混合光调白之后,整个画面会微微偏暖,表现喜庆气氛。灯具的选择是这样的:因为主持人要从楼梯走下来很长一段路,我用一个800w红头灯作为逆光铺开一个很大的面积,夹上金黄色纸,想要一种沐浴在金色阳光中的感觉,主持人面光则选择2kw聚光灯通过泡沫反光板反射,放置在摄像机左侧30度角的位置,因为室内的自然光已经有一定照度了,一个主光就可以完成任务,辅助光让自然光去做吧。因为反光板的反射面积很大,基本上可以涵盖主持人从楼梯上端到下端的面积,镜头是固定的全景,主持人由远到近、由暗到明也符合视觉规律。再用一个800w红头灯夹蓝色纸将楼梯左侧的青灰色砖墙照出层次。这个画面就基本完成了。摄像机的最大光圈为f1.7,此时开到了f2.8,基本也算够用。比较麻烦的一点就是金黄色的逆光,虽然红头灯有四个遮扉,其溢射的光线仍然会把白墙照的太亮,就用黑卡纸把所有能溢射光线的地方全部包裹严实了,才解决问题。

案例二和案例三,都是我台《公共乐吧》节目的外景,这个节目本来是演播室栏目,去年十一的时候想做一点儿特别的感觉就到两个茶馆里拍摄了。这两个案例的共同点是:到了茶馆所有房间都看了一个遍,没有合适的空间,最后选在了廊厅,都以一个走廊为依托,尽量打破呆板的背景。对于我的布光而言,案例二相对成功了,而案例三则失败了,在此将分别剖析。

案例二,在此次拍摄中,剧组使用了两台摄像机,分别在一二号机位,同时有全景和中近景的录像,我手中有三只800w红头灯和一只500w聚光灯,还有一些柔光纸。现场的墙面是乳白色壁纸,反光率较高,一定要尽量减少着光,否则背景会比人脸还要亮,将会毫无层次可言。因为房间的长宽高都十分有限,解决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就是灯位和光比。首先确定人物逆光和主光,与摄像协商请嘉宾坐在走廊与厅的交界线上,从人物后侧选择灯位,既可以作一人的主光又可以作为另一人的逆光,灯具只能藏在横向走廊的两头,但是藏得太深了会被墙挡死,若是靠前又会光线太强无法达到合适光比,于是加了一层4号柔光纸。然后在两个机位的中间位置将一只红头灯加了两层柔光纸升到接近房顶处,把上遮扉尽量压低到人物的头顶,以避免将墙壁照得太亮。布光完毕之后,发现两个后侧灯位的溢射光将墙壁照得斑驳了,且因为距离关系人物逆光太强,便用柔光纸包住了红头灯漏光处,再用单张柔光纸夹在红头灯下半部,以减弱逆光的强度。之后,画面比较干净且有光比有层次,开始录制。

案例三,同样是双机位四个灯,因为是纵向走廊,将一只红头灯藏在圆形多宝架后面作人物逆光,顺两个机位各一只夹单张柔光纸的红头灯。用500w聚光灯夹一半玫瑰色纸一半浅黄色纸放在画面右侧地下,向上照射人物背后的桃花和暗黄色挂图。同时,将房顶上茶馆的小射灯大部分调整到画面右侧的绿竹丛和多宝格上,再将走廊上一些射灯调整到青灰色的砖墙上,这样充分利用现场的光源作为景光,使景物层次更加分明。但是在录制开始时间不长,逆光红头灯坏了,没有备用灯管,只好将作为景光的聚光灯换到了逆光位置,肉眼看着人物逆光虽然弱还是可以接受的。唉,只是偷了一下懒没有看看监视器,毕竟自己的经验不够丰富,等到录完回来之后再看,监视器上逆光根本没有,人物头发没有层次,如同藏在老鼠洞里说话,悔之莫及!

通过以上的经验结和案例分析,可以说天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条,也没有一劳永逸的工作,我在这里只能总结一些思维方法和不同情况下的技巧,仅供大家在工作中借鉴。任何事情,只有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够少犯错误,少一些遗憾。

访谈调研的方法与技巧篇4

企业调研访谈提纲

尊敬的企业代表:

您好!目前机电行业在不断的更新生产技术、销售模式等,为了深入了解企业员工的岗位工作、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情况,为我院的国家高技能基地建设和课程开发提供必要的支持,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向您承诺:我们尊重您所提供的信息,今天访谈所涉及的内容和您阐述的观点,只作为我们研究参考。您声明不宜公开的资料和观点,我们将为您保密。

一、目前希望学校为贵企业提供哪些服务?

二、技工院校的学生可以从事贵单位的哪些部门、哪些岗位?

三、从业人员的技术等级(证书的员工所占总员工比例或占有证书人员比例)是怎样的结构?

四、您认为我们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贵单位所属行业的哪些领域的什么岗位就业?

五、贵单位近三年招聘的技工院校毕业生有多少?占总招聘人数的比例是多少?

六、对招聘毕业生比较看重什么能力?从目前招聘的毕业生看,比较缺乏的是什么能力?

七、贵单位与哪些技工学校有合作关系?怎样的合作方式?

八、 贵单位重视员工的培训吗?是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提升培训的?

访谈调研的方法与技巧篇5

访谈法-----深度访谈技巧一对一访谈技巧 访谈法

一、什么是访谈

顾名思义,“访谈”就是研究者“寻访”、“访问”被研究者并且与其进行“交谈”和“询问”的一种活动。“访谈”是一种研究性交谈,是研究者通过口头谈话的方式从被研究者那里收集(或者说“建构”)第一手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一)、访谈的具体功用

(1)了解受访者的所思所想,包括他们的价值观念、情感感受和行为规范;

(2)了解受访者过去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们耳闻目睹的有关事件,并且了解他们对这些事件的意义解释;

(3)对研究的现象获得一个比较广阔、整体性的视野,从多重角度对事件的过程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描述;

(4)为研究提供指导,事先了解哪些问题可以进一步追问,哪些问题是敏感性问题,需要特别小心;

(5)帮助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建立人际关系,使双方的关系由彼此陌生变成相互熟悉、相互信任;

(6)使受访者感到更加有力量,因为自己的声音被别人听到了,自己的故事被公开了,因此有可能影响到自身文化的解释和构建。

(二)、访谈的类型

按结构分类:

(1)结构型:在这种访谈中,研究者对访谈的走向和步骤起主导作用,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了的、具有固定结构的统一问卷进行访谈。选择访谈对象的标准和方法、所提的问题、提问的顺序以及记录方式都已经标准化了,研究者对所有的受访者都按照同样的程序问同样的问题。

(2)半结构型:在这种访谈中,研究者对访谈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同时也允许受访者积极参与。通常,研究者事先备有一个粗线条的访谈提纲,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对受访者提出问题。但是,访谈提纲主要作为一种提示,访谈者在提问的同时鼓励受访者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根据访谈的具体情况对访谈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灵活的调整。

(3)无结构型:这种访谈没有固定的访谈问题,研究者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目的是了解受访者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对意义的解释,以及他们使用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访谈者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尽量让受访者根据自己的思路自由联想。

按照正式程度:

(1)正规型: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双方事先约定好时间和地点,正式就一定的问题范围进行交谈。

(2)非正规型:研究者根据受访者日常生活的安排,在与对方一起参加活动的时候根据当时的情形与对方交谈。

根据访谈者与受访者双方接触的方式:

(1)直接访谈: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一起坐下来,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2)间接访谈: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事先约好时间,通过电话等交通工具对对方进行访谈。

根据受访者的人数:

(1)个别访谈:通常只有一名访谈者和一名受访者,两个人就研究的问题进行交谈

(2)集体访谈:可以由一到三名访谈者和六到十名参与者组成,访谈者主要协调谈话的方向和节奏,参与者自己相互之间就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根据访谈的次数:

(1)一次性访谈:通常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以收集事实性信息为主

(2)多次性访谈:通常用于追踪调查,或深入探究某些问题(特别是意义类问题),可以有一定的结构设计,逐步由浅到深,由表层到深层,由事实信息到意义解释。

二、访谈前的准备工作

1、确定访谈的时间和地点

一般来说,访谈的时间和地点应该尽量以受访者的方便为主。

研究者在与受访者初次接触时,还应该就访谈的次数和时间长短与对方进行磋商。一般来说,一个比较充分的收集访谈资料的过程应该包括一次以上的访谈;每次访谈的时间应该在一个小时以上,但是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小时。

2、协商有关事宜

一般来说,访谈者在访谈开始之前就应该向受访者介绍自己和自己的课题,并且就语言的使用、交谈规则、自愿原则、保密原则和录音等问题与对方进行磋商。

在访谈开始之前,访谈者应该再次向对方许诺志愿原则,说明在研究的过程中受访者有权随时退出。如果在研究报告中需要引用受访者提供的资料,研究者将对所有的人名和地名使用匿名。如果受访者的语言是访谈者不熟悉的,访谈者要尊重受访者的语言表达方式,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访谈者应该努力学习当地人的语言,同时,访谈者应该学会受访者习惯的语言方式提问题。

在访谈开始之前,访谈者还应该与受访者探讨是否可以对访谈进行录音。一般来说,如果条件允许而受访者又没有异议的话,最好对谈话内容进行录音。录音可以帮助研究者日后分析资料和撰写报告。此外,录音还可以使访谈者从记笔记的负担下解放出来,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受访者身上。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录音也会产生负作用。如果良好的访谈关系尚未建立起来,受访者感到不安全,录音有可能使他们感到紧张不安,甚至选择隐瞒那些今后有可能给他们带来不利后果的信息。另外,有的受访者可能觉得谈话被录音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在谈话中尽量使用正规的、堂而皇之的语言,不愿意使用自己日常使用的语言。然而,如果访谈者不录音的话,有的受访者可能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似乎自己提供的信息不够重要,不必逐字逐句地记录下来。

三、注意事项

1、访谈记录的方式

受访者的谈话最好能够一字不漏地被记录下来,如果可能的话,访谈者应该对访谈进行现场录音或录像。

一般来说,在访谈初期,访谈者很难知道哪些资料有用,哪些资料没用,因此,最好的预防措施是:记下所有的事情。

访谈者在事后进行补充记录时一定要注意将自己放回到访谈的情境之中,身临其境地回忆当时受访者所说的原话。

2、访谈中的非言语行为

访谈中交谈双方除了有言语行为,还有各种非言语行为,如外貌、衣着、打扮、动作、面部表情、眼神、人际距离、说话和沉默的时间长短、说话时的音量、音频和音质等。

受访者的非言语行为不仅可以帮助访谈者了解双方的个性、爱好、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以及他们的心理活动,而且可以帮助访谈者理解他们在访谈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语行为。访谈者本人的非言语行为(如服饰、打扮、动作、表情和目光等)也会对访谈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3、访谈的收尾工作

通常的建议是:尽可能以一种轻松、自然的方式结束。访谈者可以有意给对方一些语言和行为上的暗示,表示访谈可以结束了,促使对方把自己特别想说的话说出来。如果必要的话,访谈者还可以做出准备结束访谈的姿态,如开始收拾录音机或笔记本。为了给结束访谈做一些铺垫,访谈者也可以谈一些轻松的话题。

4、提问的基本原则

访谈者应该学会随机应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方式提问。尽可能自然地、轻松地、闲聊式的方式进入,结合受访者当时的具体情况开始谈话。

访谈的问题,大致可以分成开放型和封闭型、具体型和抽象型、清晰型和含混型三组类型。

开放型问题:在内容上没有固定的答案、允许受访者做出多种回答的问题。这类问题通常以“什么”、“如何”和“为什么”之类的词语为语句的主线。

封闭型问题:不仅在形式上对受访者好的回答有所限定,而且在内容上也严重限制了受访者的思路。这类问题往往带有提问者个人自己的定见或“倾见”,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对事物的概念定义和分类方式强加给对方。

具体型问题:那些询问具体事件(特别是事情的细节)的问题,有利于受访者回到有关事件发生时的时空和心态,对事件的情境和过程进行细节上的回忆或即时性的建构。

抽象型问题:便于对一类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或者对一个事件进行比较笼统的、整体的陈述。当然,几乎所有的研究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问题不是不应该研究抽象的问题,而是应该在访谈的过程中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然后在归纳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层次上的抽象。具体型问题不仅可以“掰开”抽象的研究问题,帮助访谈者了解事情的细节、情境和过程,而且还可以调动受访者的

情绪和情感反应。

清晰型问题:那些机构简单明了、意义单一、容易被受访者理解的问题

含混型问题:那些语句结构复杂、承载着多重意义和提问者个人“倾见”的问题

一般来说,访谈者提问的方式、词语的选择以及问题的内容范围都要适合受访者的身心发展程度、知识水平和谈话习惯,要能够使对方听得懂。在访谈中,应该遵循口语化、生活化、通俗化和地方化的原则,尽量熟悉受访者的语言,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进行交谈。

5、追问的作用

“追问”指的是访谈者就受访者前面所说的某一个观点、概念、语词、事件、行为进一步进行探询,将其挑选出来继续向对方发问。在开放型访谈中,追问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使用受访者自己的语言和概念来询问受访者自己曾经谈到的看法和行为。

(1)追问的时机与度

“追问的时机”指的是访谈者就有关问题向受访者进行追问的具体时刻。一般来说,追问不要放在访谈的开始阶段频繁进行。当然,如果在受访者谈话时,访谈者发现自己对一些具体的细节不太清楚,希望对方进行补充或澄清,这种时候访谈者可以即时进行追问。

“追问的度”指的是访谈者向受访者追问问题的合适程度。追问要讲究适度。访谈者在追问时要考虑到受访者的感情、访谈者本人与受访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访问问题的敏感程度。

访谈中最忌讳的追问方式是:访谈者不管对方在说什么或想说什么,只是按照自己事先设计的访谈提纲挨个地把问题抛出去。

(2)追问的具体策略

要使追问适时和适度,访谈者必须首先将自己的“前见”悬置起来,全身心地倾听对方谈话。在倾听的时候,访谈者应该对对方使用的语词保持高度的敏感,发现了重要的词语、概念或事件以后需要记下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追问。

追问适时和适度的一个具体办法是注意捕捉受访者在谈话中有意或无意抛出的言语“标记”。

(3)访谈问题的过渡

有时候,受访者正在兴致勃勃地谈论某一个话题,而访谈者出于种种原因(如时间限制或者认为对方已经“跑题”了),希望转换话题。在这种情况下,访谈者应该使用一个过渡型问题,使内容的转换显得比较自然。

如果需要转换的话题很难与当时受访者正在谈论的问题联系起来,访谈者可以用铺垫的方式为转换话题事先作一些准备,使话题转换尽可能做得自然

6、听的方式

“听”是一门综合的艺(技)术,它不仅涉及到人的行为,而且需要心与心之间的交流。

(1)行为层面上的“听”

访谈者在行为层面上的“听”指的是一种听的态度,有可能表现为“表层的听”、“消极的听”和“积极关注的听”三种状态。

“表面的听”指的是访谈者只是做出一种听的姿态,并没有认真地将对方所说的话听进去。访谈者此时可能在想自己的事情,或者在对受访者的容貌或衣着评头论足。

“消极的听”指的是访谈者被动地听进了对方所说的一些话,但是并没有将这些话所表示的意义听进去,当然更不用说理解对方的言外之意了。访谈者只是把一些声音机械地录了下来,并没有进行积极的思维理解活动,也没有在自己的情感上产生任何共鸣。

“积极关注的听”指的是访谈者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受访者的身上,给予对方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在这样的倾听中,访谈者给予对方的不仅是一种基本的尊重,而且为对方提供了一个探索自己的宽松、安全的环境。

(2)认知层面上的“听”

认知层面上的“听”可以分为“强加的听”、“接受的听”和“建构的听”三种情况。

“强加的听”指的是访谈者将受访者所说的话迅速纳入自己习惯的概念分类系统,用自己的意义体系来理解对方的谈话,并且很快对对方的内容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接受的听”指的是访谈者暂且将自己的判断“悬置”起来,主动接受和捕捉受访者发出的信息,注意他们使用的本土概念,探询他们所说语言背后的含义,了解他们建构意义的方式。

“建构的听”指的是访谈者在倾听时积极地与对方进行谈话,在反省自己的“倾见”和假设的同时与对方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方共同建构对“现实”的意义。

(3)情感层面上的“听”

情感层面上的“听”可以分成“无感情的听”、“有感情的听”和“共情的听”。

“无感情的听”指的是访谈者在听的时候不仅自己没有感情投入,而且对对方的情感表露也无动于衷。一般来讲,如果访谈者自己没有情感表露,受访者也不会表露情感。

“有感情的听”指的是访谈者对对方的谈话有情感表露,能够接纳对方所有的情绪反应,而且表现出自己对对方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受访者会受到对方的感染,比较愿意接触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共情的听”指的是访谈者在无条件的倾听中与受访者在情感上达到了共振,双方一起同欢喜、共悲伤。“共情”可以进一步分成两个层次,一种是低一级的、表示认可的共情;另一种是高一级的、准确的共情。前者指的是访谈者在言语层次上对对方所说的内容表示认可,后者指的是访谈者在内容上与对方准确地进行认同。

7、“听”的基本原则

(1)不轻易打断受访者的谈话

(2)容忍沉默

在访谈中,造成受访者沉默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如无话可说、不好意思、有意拒绝回答访谈者的问题、思想开小差、在建设性地思考问题,等等。

如果访谈者不能确定对方长时间保持沉默是否是因为在进行一些建设性的思维活动,可以试探性地询问对方:“请问您在想什么?”

如果研究者在访谈关系尚未建立起来就询问对方一些敏感性话题,对方很可能不愿意回答。如果对方表示了明显的敌意,不愿意继续与访谈者合作,访谈者可以采取委婉的方式询问对方是否愿意与自己公开地讨论一下无法合作的原因。

通常,访谈者在受访者沉默时,首先要扩大自己容忍沉默的能力。访谈者要相信自己对所探讨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对访谈的情境有一定的判断。这样,受访者也会相应地感到轻松,也就会比较自然地表现自己,包括沉默地思考访谈者所希望了解的一些问题。

8、访谈中的回应

“回应”指的是: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对受访者的言行作出的反应,其中包括言语反应和非言语反应。

回应的方式,一般常用的有:认可;重复、重组和总结;自我暴露;鼓励对方

认可:访谈者对受访者所说的话表示已经听见了,希望对方继续说下去。

重复:访谈者将受访者所说的事情重复说一遍,目的是引导对方继续就该事情的具体细节进行陈述,同时检验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理解是否准确无误。

重组:访谈者将受访者所说的话换一个方式说出来,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邀请对方即时做出纠正,同时起到与对方进行高级共情的作用。

总结:访谈者将受访者所说的一番话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来,目的是帮助对方清理思想,鼓励对方继续谈话,同时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自我暴露:访谈者对受访者所谈的内容就自己有关的经历或经验作出回应

鼓励对方:受访者通常有一些顾虑,不知道自己所说的内容是否符合访谈者的要求。尽管访谈者一再告诉对方,按照自己的思路谈下去,但是受访者往往习惯于听到对方的肯定和鼓励。

比较常见的不合适的回应方式,主要有:“论说型回应”和“评价型回应”

论说型回应:访谈者利用社会科学中一些现成的理论或者访谈者个人的经验对受访者所说的内容做出回应。

评价型回应:访谈者对受访者的谈话内容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其中隐含有“好”与“不好”的意思。

--深度访谈技巧

一对一访谈技巧

——《深度访谈》学习总结

中国人的人际交往观

中国是一个主要由熟人理论构成的社会,遵循着“内外有别”的基本原则。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用“差序格局”来描述中国人之间的关系模式:任何事物,都可以依着与自己的亲疏熟生而产生判断与感情上的差异,基本上,对于同一件事,人们越是接近与熟识,所发生切身感受的反应就越强烈乃至接近自我的反应,而越是陌生与疏远的人群,人们则越可能采用冷漠甚至谐谑的旁观态度。

语言的传达

心理及传播专家们公认,在人们所表述的语言中,大多数不是通过语言进行的,70%~95%(对于具体程度存在不同的研究成果)的意义是通过表情(Expression)、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辅助的可见资料(Visual aids)等来表达的。

与陌生人对话的技巧

1.粘连的发问:人们不好意思不回答由自己的话引起的疑问。因此针对对话对象的语言而提出的进一步的问题可以使得双方能够进行持续的对话。

在初次聊天中深度交流的另一个措施,是提出一两个有冲击力的问题,这样可以丰富交流的内容。例如与一个机关干部交流,如果你说他的气质很有端庄感,并问他是否学习过形象礼仪课程,他很有可能在感到舒服的同时,对这种课程的内容发生交流的兴趣。

2.关联信息与相似性:相似包括同乡、校友、同一专业领域,关联包括朋友的朋友、共同的爱好、去过同样的地方、面貌与某些熟人的相似处、有兴趣的共同话题等等。关联与相似可以明显缩短与陌生人对话中双方的心理距离,产生“世界真小”的感觉,这是在对话与揣摩过程中最需要注意把握的捷径。

深访的目的

深访时要注意使用探询(探测)题,而不用是非题。真正的深访当中,我们需要的是故事“story”和场景“context”。因为深访的目的不仅仅是要知道别人的判断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得到他们的判断依据,他们根据什么来得出这样的判断。

真正有价值的是得到这个判断的依据!

(平时可以怎么练习)逐字逐句地细细琢磨一个访谈记录,找到那些你可以跟进深挖而在访谈中被你忽视的地方,这正是可以帮助你得到好的数据并且最大程度地获得信息的机会。

★深访挖掘的几个原则

一、所有的说法都要有定义。通常保险的方法就是对有点抽象或者很重要的词语继续追问,而眼熟的就不用定义。比如说,这个人看上去特别cool,cool这个词就可以问(是冷漠?时尚?帅气?聪明?能干?);而说一个人盛气凌人,虽然很熟悉,但是如果和奢侈品有些关联,我们就必须要搞清楚什么是盛气凌人(说不定是褒义呢)。

二、所有的判断都要有例子。例如说,**店的服务糟透了,那么请问糟透了这种说法有什么具体的例子吗?

三、所有的事情都有原因。我们不能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揣摩对方所说的话,而必须通过询问原因来知道来龙去脉。

四、将不同事物联系起来理解。如果消费者在前面访谈中说某某产品很重要,但后面又说买来没有用。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的方式来询问,得到的结果是虽然自己本来觉得没有用,但是因为大家都觉得有用,所以才消费。这样的被动消费就是通过联系问出来的。

访问前的准备

在安排访谈之前,强烈建议仔细的浏览,果断地删减没有意义的问题。可以试着挑战自己,精简扼要地回答问题,如果对方不能在舒适自然的心情下诚实地回答问题,一定是提问的方式有不恰当的地方。当删减工作完成后,接着应该进行一个试访。访问前精心的准备可以保证提出的问题都是“好问题。”

启动对话的策略

用鼓励的方式激发受访者贡献信息:人们都有帮助他人的动机,受访者通常乐于把自己日常工作、生活圈内的一些知识以一种新的方式贡献出来。 例如,当我们面对这个陌生人的时候,下面这样一些提问形式,都有可能得到受访者积极的回应。

“关于北京,您作为一个本地人,在向一个外地人介绍的时候,有哪几样东西是特别值得一说的?”

“您是一个销售的好手,如果我是您的徒弟,你认为最先要让我了了解的要点是什么?”

访问员的态度

访问者应该以一种自信、轻松的姿势进入对受访者的访问,在访问过程中自信到足以和受访者对话。这是在整个访问中表现出心理平行性的重要因素。

在访问过程中,访问员可以就一些具体的问题和事项表示自谦,以示对受访者的尊敬和期望。但不应过度自谦,或者夸张地推崇受访者的个人地位。如果我们对一个受访者说这样的话,就不太妥当:

“您是企业家,见识很多,可能我问的问题很幼稚,请您多多包涵。”,

“您说的肯定是对的,我也不是说您说的不对,我只是想再问您一下......”

“我们是工作不久的人,经验不是很多,提出的问题也许不在点上,您可以多指教我们。”

(访问能进行的前提是访问员与受访者的心理地位具有一定的平行性。)

访问员的神态

目光稳定、平视受访者,并保持脸部表情的轻松和微笑。平视的目光给与受访者一种柔和压力、一种稳定的专注感和对于其回答的诚恳的期待。

★有助于深访实施的措施

★通过表扬、肯定、鼓励的方式让受访者更愿意提供信息。例如“您这个观察很有新意”“您的话让我有很大启发”“我想其他人可以从您的经验中学习到很多。”

★通过强调受访者信息的价值及对改善产品、服务、策略的价值,激发受访者的贡献积极性。

★认真倾听,使深访成为受访者宣泄敌意、抱怨、挫折感、希望与恐惧的机会

★如果访问者对受访者的情况、境遇表现出真诚的关心与切身的感受,就大多能获得受访者的积极回应,这在孩子与老人群体中表现尤其明显。

★信息披露策略:向被访者提供适当的信息或指导,建立双方的信赖与亲切感。但以不影响受访者的观点为前提。

★明确认可策略:不要让受访者感到我们站在判定、揭露、批评或反对他的立场上,而是站在肯定他乐于与我们合作并提供信息的角度上。

在访问过程中,无论受访者所谈论的话题是否完全符合访谈的内容,只要是受访者在很积极地表达,访问员就需要通过下面几种方式来表达对受访者谈话的赞许:不时用笔记录谈话的关键词;用表情或肢体语言来传达赞同或疑问(不时微笑点头,迷惑的表情等,见 “积极倾听与消极倾听”)

★偏题时的聚焦策略:对于过于散漫和健谈的受访者,或者一些具有舆论领袖倾向的专业人员和专家,谈话很可能会偏离预设的轨道。这时需要访问者有技巧地强调访问的核心问题而又不伤害受访者的积极性。通常的说法是:“你说的这点真的很有趣,那么关于***又是怎样呢?”“我知道这方面你也是很有经验的,但你不妨跟我再多说一些关于***的事情。”

积极倾听与消极倾听

消极倾听指很安静、专注、不打断对话的话语;而积极的倾听则用一些赞同的语气词(哦、噢、真有意思、这样啊?真的?)作为反应,并适时不断地做一些记录。记住,即使用录音机、录音笔,访问者也应不时地记录一些谈话要点,这不仅有助于对方直观地觉得你对他的意见重视,也有助于你把对方陈述中一些需要在下一步递进追问的问题点记录在案。

★用递进的方式进行询问

深访的核心大部分都来源于我们对受访者回答的递进追问。其每一个问题都来源于他的前一个答复。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受访者说的一句话里面有好几个问题需要我们来继续追问,这就需要访问员随时准备一个本子记下疑问。这些不断记下的笔记就形成一个现成的提纲。

★一些主要的提问策略和方式

扩展策略:那是怎么开始的?导致了怎样的结果?后来发生了什么?你能继续描述后面的情况吗?

细节挖掘策略:你能更详细地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角色确认策略:当时还有谁在场?他们做了些什么?他们做的这些事对你有什么影响?

内心透视策略:当你看到孩子的时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当你看到孩子这样反应的时候,你感觉怎么样?你还记得当时说了什么?你说完之后有什么感觉?

解读模糊信息策略:(针对受访者的语气、语调、身体语言等)你摇头想说明什么呢?当时哪方面的情况让你刚才长叹了一口气?可以告诉我为什么说到这里就感到难以继续说下去吗?

走出困难策略:(针对敏感、尴尬的问题,除了首先在一般问题上建立与受访者的信任之外,尽量使用测探技术)让我们设想这样一种情况下......一般人会怎么做?这种情况你会遇到吗?你的反应方式和其他人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吗?

化解访谈僵局

深访过程汇可能出现的僵局包括:

※ 冷漠的受访者

※ 只愿意简单回答的受访者

※ 挑战访问的必要性

※ 坚持只提供有限的信息

※ 到了限定时间问题却没有问完

针对冷漠的受访者,尽量询问比较详细的问题,在心理上不要受其冷漠态度的影响,必要时使用在其他访问中的一些结果作为参照内容,追询受访者的意见。

针对简单回答者,注意在其回答中发掘问题,而不要简单地转移到其他问题上。大多数人会感到自己负有为自己的回答解释清楚的道义责任。

当受访者挑战访问必要性时,可以强调许多决策者从这些意见中受到了启发,所谓“难者没有,有着不难。”受访者长期拥有经验才觉得必要性不强,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受访者的意见就很有价值。

当受访者坚持只提供有限的信息,访问者同意就此展开回答,在其叙述进程中巧妙地以追问而引入其他问题。

对于设定时限的访问者,访问时注意可灵活调整一下访问的问题,辅助问题适当减少,把核心问题提前。到了预定的时限,主动提醒对方能否延长一点时间,如得到否定的回答再追问是否可以进行二次访问。

深访的灵活性

深访本身并不是死板的过程。本来有六个点进行挖掘,但被访者当下特别强调某个点,我们就可以只选一个或是先挖掘这个点。

访问过程中的一些规则

1.如果受访者一定要说,就让他说完,尽量不要打断。

2.驾驭受访者提供的信息,确保能够发现其中的节点问题,不断追询,达到尽可能深的部位。

3.讲究深度,以使获得的信息能使访问者足以判断整个事件场景的来龙去脉及根由,如同全心投入地看完一个电影以后对电影情节达到的整体认识。

4.访问过程中的话题转移应尽量使用相关情节与信息实现自然平滑地过渡到不同的问题节点上,而不是刻意另起一题的方式。(这一点比较难)

5.在触及受访者不舒服、伤心、尴尬、生气的情节时,要保持高度的敏感,必要时回到一些相对轻松的问题上,在适当时机再回到那些敏感的话题上。

★访问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

★频起话头:未在受访者前面的回答中追问相关问题的节点,导致未能形成递进采访的格局,不断新起话头,频频出现短促的对话,导致访问只是“点到为止”。(犯过的问题,注意!)

★自我确认:对受访者反应的一些判断、情绪化意见、概念未加追问,而是使用了认同式的回应,从而中断或终结了追寻路线,自阻深入的努力。(犯过的问题,注意!)

★无关话题:在访问过程中,为一些无关话题使用追问(如在头发修复需求的访谈追问发型的问题),浪费了较多时间。(犯过的问题,注意!)

★忽略过程:对于一个时间、行为、故事的具体过程细节、关键行为、考虑、互动情节缺乏细致的追问、探询,从而显得过于简单化与主观判断化。

★过多是非题

★数问一题

★简单提问:简单提问就是询问与确认过于简单的事实,而非启发消费者描述一个事件场景的问题,从而导致受访者的回答过于简单直接。在深访中直接的问答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们要注意从一个问题中衍生出若干个场景,把受访对象语言中的场景展开来分析,展开的越细就越有可分析性。

访问结束的策略

1.指出约定时间已到或访问的目的已经达到。

2.询问受访者是否还有补充。

3.可将主要总结的要点向受访者进行核实。

4.表达对受访者所提供信息的启发性价值的肯定,感谢受访者百忙中抽出时间。

相关热词搜索: 访谈 调研 精选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