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学校每周德育主题 学校德育主题主题分段

学校每周德育主题 学校德育主题主题分段

发布时间: 2021-11-03 09:24:30

PAGE / NUMPAGES

主题分段,序列推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模式

莱阳市姜疃镇丰台中学

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学校教学工作具有思想导向性、精神推动性等保证作用。我校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遵循德育规律,追求德育实效,注重抓好未成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正确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四有”新人。我们做法是“主题分段,序列推进”,全方位加强德育管理,提高育人实效。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一、德育分段,主题明确

依据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结合学校实际,以学校德育的总体规划为中心,抓好德育分段的管理工作。一学年把德育内容分解为即每学年分八个主题段,第一学期九月份为"常规教育暨尊师爱生教育月",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份为"爱国主义教育月",十二月份为"遵纪守法教育月",来年1月份为"争先创优活动月",第二学期三月份为"常规暨中华美德传统教育月",四月份为"安全文明教育月",五月份为"理想前途教育月",六月份为"争先创优提高活动月"。各主题的安排,既重点突出,又互为衔接,融为一体,做到全面系统,科学有效。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做好“三个一”,即每天一评比,每周一汇总,每月一表彰,切实保障各德育评比段的正常运行。

三、德育内容,序列推进

建立一套序列:即按照教育部所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参照莱阳市教体局的“壮苗工程”,形成一套与不同年级、不同类型学生相适应的德育序列内容。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遵循五个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二是层次性原则,三是螺旋上升原则,四是统一性原则,五是自我教育原则。

推行一个工程:“211工程”(四年制初中),是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及受教育程度不同按年级段划分的,把学生在校四年按照年级和管理方式的不同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学生在校的前两年,采取的是以严格管理为主的模式,要体现“管”字,靠严格规范的管理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二阶段:即学生在校的第三年,采取的是被动管理和主动管理混合管理的模式。在这一阶段要体现一个“转”字,转变思想观念,改革管理办法,促进德育管理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第三阶段:即学生在校的第四年,采取的是主动管理的模式。这一阶段要体现一个“导”字,要引导学生摆脱被动管理的束缚,让学生成为管理的主人,尊重学生个性,由他律转向学生自律为主。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三、德育架构,健全高效

构建一个核心:即学校德育领导核心,由学校校长、副校长、政教处主任、教导处主任、总务处主任、团总支书记、政治科教研组长组成。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建立五个小组:一小组是建立校长--政教处--级部组--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工作小组,负责德育工作的全面监督和实施。二小组是建立教导处--学科组--学科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育小组,有计划地实施课堂德育教学,提高教学育人实效。三小组是建立党支部--团总支、学生会--班委会为主体的学生自我教育小组,组织广大的学生参与到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四小组是建立总务处--后勤教师--学校职员为主体的生活管理教育小组,加强对学生的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良好品格的教育。五小组是建立校外辅导员--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实践基地为主体的辅导教育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五个工作小组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形成完整的教育网状结构,保证学校德育工作高效运转,促成了我校教书育人的良好风气。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巩固三个阵地:一是学校德育阵地,即优化学校德育软硬环境建设,使学生在健康文明的氛围中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二是家庭德育阵地,加强学生与家长的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三是社区德育阵地,学校积极参与社区教育,与公安分局、镇政府有关部门紧密合作,努力净化社区育人环境,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效果:实施“主题分段,序列推进”以来,丰台中学的各级学生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种团结守纪、尊重他人,明礼诚信、勤奋向上的校风已经形成,一个办学水平高、育人环境好的学校已小有名气。莱阳市教体局督导室对我校的德育管理多次给予高度评价,2004年下半年,莱阳市教体局和莱阳电视台对我校的德育专题报道。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相关热词搜索: 主题 主题 分段 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主题主题分段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