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主题教育 >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15篇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15篇

发布时间: 2022-05-10 08:05:04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15篇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篇1

  人民空军,著写新中国的英雄历史

  七十载光辉岁月,九万里风鹏正举。今年11月1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70年华诞。在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之际,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空军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向人民空军英烈敬献花篮,参观空军成就展览。

  这是一场高规格的庆祝活动,是对人民空军最崇高的致敬。1950年、1955年毛泽东主席先后题词“创造强大的人民空军,歼灭残敌,巩固国防。”“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保卫祖国,准备战胜侵略者。”如今,人民空军已成为保卫祖国空天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人民空军,在新中国的礼炮声中诞生,70年来一路走来,著写的是一部新中国的英雄历史。

  雏鹰展翅,一鸣惊人。年轻的人民空军成立不久,就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当时,无论从装备还是从人员来说,都是一场力量对比悬殊的较量,特别飞行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大多数飞行员都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在1000小时以上,而我军飞行员平均飞行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没有参加过空战,但我志愿军空军凭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英勇善战,创造了击落敌机330架的辉煌战绩,谱写了人民空军作战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防控作战,大显身手。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国国威,打出了中国空军的军威,但接下来,美蒋空军却始终不甘心,凭借其装备优势,不断对我大陆袭扰和破坏,毛泽东主席要求空军“全力以赴,务歼入侵之敌”。1958年7月,我空军航空兵部队创造首战击落击伤敌机3架的骄人战果,1959年10月,接装仅5个月的地空导弹部队,又开创了世界防空作战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从此,使得来犯之敌闻风丧胆。

  人民空军,一心为民。保卫祖国,防空作战,人民空军是坚不可摧是空中铜墙铁壁,在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和抢险救灾中,更是中坚力量,始终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哪里有需要,党中央一声令下,哪里就有人民空军一马当先的快速出现, 1998年抗洪,2008年汶川大地震…… 一次次大灾大难,记录着人民空军为人民立下的不朽功勋。

  70年过去了,人民空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大阅兵“飞机不够飞两遍”早已成为历史,而今,装备现代化,军力强大,保卫祖国领空,南海全覆盖,钓鱼岛巡航,环台湾宝岛航行,这些早已成为常态。人民空军,一路走来,战歌嘹亮,英雄无数,让国人由衷敬佩和难忘的是:王海、刘玉堤、孙生禄、赵宝桐、张积慧、孙忠国等一大批战斗英雄,他们把忠诚写在万里长空;京郊小汤山空军英烈墙上镌刻着1796个鲜红的名字,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还有在长期实践中铸就的“老航校精神”、“空中铁拳精神”、“神威导弹精神”、“大漠神箭精神”、“甘巴拉精神”,都已融为伟大的中国精神。

  我爱祖国的蓝天,70年来,在万里长空,人民空军著写出一部新中国的英雄历史。庆祝人民空军70华诞,我们就是要像当年革命艺术家常香玉为志愿军捐献飞机一样热爱人民空军,热爱祖国,就是要弘扬人民空军爱国主义的英雄精神,新时代再出发,在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中奋力远航,努力谱写新篇章。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篇2

  新中国成长路上的“隔辈亲”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朝鲜,受到了10万朝鲜民众的盛大欢迎。震撼的场面,深厚的中朝人民友谊感人肺腑,也拉开了一段深藏我心、对曾经奋战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战士的珍贵追忆。

  这位战士是我的爷爷,他于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6年11月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复员到家乡担任村干部,支持家乡建设,直到退休。

  从小生活在爷爷身边,记忆里那个爱穿军大衣的他无比威武,我们祖孙之间有着特别的“隔辈亲”。爷爷的峥嵘岁月、奋斗经历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也对我的人生成长影响至深。

  爱国主义教育的初心之源。儿时最爱听的故事是爷爷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初,解放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峥嵘往事;儿时最珍贵的物件是爷爷放在精美木匣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番号、“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纪念章、党费证等。爷爷17岁告别家乡,参军效国,青年时代的他立志报国、不怕牺牲,在部队担任班长,英勇地完成每次作战任务。复员回乡后,他更是时常怀念牺牲的战友,情深之时甚至簌簌落泪,哽咽着教诲我祖国的安宁是无数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热爱祖国,珍惜和平,要热爱人民,感恩奉献,要艰苦朴素,终身奋斗。爷爷的谆谆教导在我幼小的心灵,埋下了要“爱祖国、爱人民,好好学习,奉献祖国”的初心梦想,爱国主义情怀根植于心。

  支援家乡建设的爱民之情。1957年,爷爷复员了,他毅然回绝了组织准备安排留城的工作机会,义无反顾选择回到自己贫苦老家,建设家乡。回乡后,爷爷被乡亲们推选担任了村干部,上任后他带领乡亲们修建了村里第一条公路,鼓励乡亲们种植柑橘树,能拉到城里卖个好价钱,增加收入。为了修路,爷爷每天吃住在工地上,资金不够,他到处去“化缘”,甚至自掏腰包倒贴;为了种树,他自己摸索种植技术,学会了祛病虫的方法,成了村里唯一的柑橘树“养护员”。村里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可奶奶却抱怨,“他这个当村干部的,家里日子过得还不如村里一般百姓嘞!”当年姑姑上学要5元学费家里都拿不出,只得去跟乡亲邻居借;村里有征兵的名额,爷爷却不顾一心想参军的父亲,把名额给了村里家庭困难的其他青年。爷爷是村里老百姓啧啧称赞的好干部,更是一名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好党员。

  坚守党员使命的薪火相传。操劳一生的爷爷,在退休后不久被查出身患晚期尿毒症,得知病情后,他却显得异常冷静,“我上过战场不怕死的!”生命最后的时光,爷爷卧病在床,双肾溃烂的疼痛感使他不断呻吟,但他却从未流泪,我只见过他思念战友时哭泣……出殡那天,村里前来吊唁的群众围满了小院,全村老百姓对爷爷的称赞与不舍是他最好的墓志铭。爷爷对百姓的厚爱,百姓对爷爷的深情,是他一生坚守党员使命最美的荣光,也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灯塔。我在大学时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成为一名基层司法所的普通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扎根基层,参与法律援助、社区矫正、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工作,给基层群众带来亟需的法律服务、公平正义,为构建新时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与爷爷不仅有祖孙间浓浓的亲情,更多的是对共产党员初心的坚守、使命的传承。新中国70载光辉岁月里,爷爷曾用高于生命的坚定信仰,征战沙场,效忠祖国;回归基层用无私奉献回馈群众,绽放余生;而我,始终将爷爷当成一座熠熠发光的精神丰碑,脚踏实地、奋力拼搏,用扎根基层的执着、奉献青春的执念,诠释着这份与爷爷之间永远温存的“隔辈亲”,永久不变的“初心情”。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篇3

  ;新中国成长路上的“隔辈亲”

  20xx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朝鲜,受到了10万朝鲜民众的盛大欢迎。震撼的场面,深厚的中朝人民友谊感人肺腑,也拉开了一段深藏我心、对曾经奋战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战士的珍贵追忆。

  这位战士是我的爷爷,他于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6年11月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复员到家乡担任村干部,支持家乡建设,直到退休。

  从小生活在爷爷身边,记忆里那个爱穿军大衣的他无比威武,我们祖孙之间有着特别的“隔辈亲”。爷爷的峥嵘岁月、奋斗经历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也对我的人生成长影响至深。

  爱国主义教育的初心之源。儿时最爱听的故事是爷爷讲述新中国成立之初,解放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峥嵘往事;儿时最珍贵的物件是爷爷放在精美木匣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番号、“抗美援朝”纪念章、“和平万岁”纪念章、党费证等。爷爷17岁告别家乡,参军效国,青年时代的他立志报国、不怕牺牲,在部队担任班长,英勇地完成每次作战任务。复员回乡后,他更是时常怀念牺牲的战友,情深之时甚至簌簌落泪,哽咽着教诲我祖国的安宁是无数革命先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热爱祖国,珍惜和平,要热爱人民,感恩奉献,要艰苦朴素,终身奋斗。爷爷的谆谆教导在我幼小的心灵,埋下了要“爱祖国、爱人民,好好学习,奉献祖国”的初心梦想,爱国主义情怀根植于心。

  支援家乡建设的爱民之情。1957年,爷爷复员了,他毅然回绝了组织准备安排留城的工作机会,义无反顾选择回到自己贫苦老家,建设家乡。回乡后,爷爷被乡亲们推选担任了村干部,上任后他带领乡亲们修建了村里第一条公路,鼓励乡亲们种植柑橘树,能拉到城里卖个好价钱,增加收入。为了修路,爷爷每天吃住在工地上,资金不够,他到处去“化缘”,甚至自掏腰包倒贴;为了种树,他自己摸索种植技术,学会了祛病虫的方法,成了村里唯一的柑橘树“养护员”。村里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可奶奶却抱怨,“他这个当村干部的,家里日子过得还不如村里一般百姓嘞!”当年姑姑上学要5元学费家里都拿不出,只得去跟乡亲邻居借;村里有征兵的名额,爷爷却不顾一心想参军的父亲,把名额给了村里家庭困难的其他青年。爷爷是村里老百姓啧啧称赞的好干部,更是一名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好党员。

  坚守党员使命的薪火相传。操劳一生的爷爷,在退休后不久被查出身患晚期尿毒症,得知病情后,他却显得异常冷静,“我上过战场不怕死的!”生命最后的时光,爷爷卧病在床,双肾溃烂的疼痛感使他不断呻吟,但他却从未流泪,我只见过他思念战友时哭泣……出殡那天,村里前来吊唁的群众围满了小院,全村老百姓对爷爷的称赞与不舍是他最好的墓志铭。爷爷对百姓的厚爱,百姓对爷爷的深情,是他一生坚守党员使命最美的荣光,也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灯塔。我在大学时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成为一名基层司法所的普通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扎根基层,参与法律援助、社区矫正、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工作,给基层群众带来亟需的法律服务、公平正义,为构建新时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与爷爷不仅有祖孙间浓浓的亲情,更多的是对共产党员初心的坚守、使命的传承。新中国70载光辉岁月里,爷爷曾用高于生命的坚定信仰,征战沙场,效忠祖国;回归基层用无私奉献回馈群众,绽放余生;而我,始终将爷爷当成一座熠熠发光的精神丰碑,脚踏实地、奋力拼搏,用扎根基层的执着、奉献青春的执念,诠释着这份与爷爷之间永远温存的“隔辈亲”,永久不变的“初心情”。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篇4

  我和新中国共成长

  我出生在一个示范繁殖农场,妈妈是农场饲养场职工,爸爸是一乡政府文书。

  小时候我和姐姐弟弟们在农场附近的村小上学。放学后就到附近农村的田地里捡收割后掉下的稻穗、麦穗或者豌豆,以贴补伙食,即使这样,大家还是吃不饱。但比起附近的农村,我们的生活还算好的,至少我们偶尔还有米饭吃。

  那时候我们喜欢和附近农村的孩子一起吃饭,我常常看到他们碗里全是菜,偶尔零星飘着几粒米粒。那时的我很小,不知道生活为什么那么艰苦,即使大人们辛苦劳作,却吃不上一顿饱饭。生活零食更是难得的美食,每次爸爸回家,会给我们买点水果糖带回来,每个孩子发一颗,剩下的妈妈就放柜子里藏着,哪个孩子表现好点,妈妈就奖励我们一颗。我常常将那颗糖放口袋里用手捏着,舍不得吃,仿佛生活的困窘被那颗糖香甜着,也就不再那么难熬。

  夏天来了,看到邻居家的女孩子穿上了花裙子,好羡慕。但妈妈不给我们做,一是没钱,二是妈妈比较传统,总让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裤子,直到过年才会给我们添置一件新衣服,而这件新衣服大年初一才能穿。那个时候的我们常常盼着过年。

  上了中学,我穿上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条连衣裙,是我姐工作后买给我的,那是一条白底绿碎花裙,青果领,有一条别致的腰带,它伴随着我直到高中毕业,见证着我的青春年华。

  工作后,我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连衣裙,直到今天,我还是那么喜欢,总会在炎热的夏天买一条漂亮的连衣裙犒劳一下自己,回味那些苦涩的岁月。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们不再食不果腹,也有了漂亮的衣裳,甚至住上了楼房,坐上了汽车,新中国伴随着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篇5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强调,把握组织部门特点和组工干部队伍实际,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时刻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切实扛起肩负的历史责任,以“四个更加自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党员干部当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力促“四个更进一步”。

  更加自觉地学深悟透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理论入脑入心更进一步。全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下,紧扣“四本必读教材”,认真组织相关学习。一些基层单位经过前一阶段的持续学习,已经基本完成学习任务,做到了学习上的先行一步、先学一步。但世界上从没有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学习,理论水平的深入精进,必然要于持续不断地推进学习中实现。党员干部当勤以新思想指导学党史,对党史中的人物和事件能够放在彼时彼刻的情境下体味,多一些感同身受、多一份思考体味,在今昔对照之中,不断武装头脑,坚定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深刻认知,坚定思想认同、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学习的内生力,促进学习更进一步。

  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现信念如磐更进一步。党员干部在学党史中,当不断铸就对党绝对忠诚的品格,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必定实现的磐石信念。在学习中,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决不做学习上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无根浮萍。要充分了解百年风雨兼程中的不变初心,百年披荆斩棘中的磐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必由之路的历史认同、实践认同、信念认同。在古为今鉴、古为今用、资政育人中,让共产党人的初心更加熠熠生辉、使命更加厚重,干事创业更加激情澎湃,为民服务更加主动自觉。

  更加自觉地传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实践之中强化为民担当,实现为民服务更进一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这些“来之不易”彰显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彰显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传承。学党史就要认真学习领会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背后永不褪色的时代精神,通过学习百年历史熔铸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更加坚定“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鱼水深情,树立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扛起“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担当,在老百姓大事小情的处理中见情怀、有温度、有力度。

  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立足本职,实现敬业精业更进一步。作为组工人,尤其要按照中组部“16字”部风要求,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正视“四大考验”,警惕“四种危险”,练就“七种能力”,一日当有一日之追求,一月当有一月之进益。真抓实干、勤于实践,在促进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等各项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敢为人先、勇于开拓。敢于在组工工作、党建工作等各项工作中,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做出更多“从0到1”的创新性、原创性工作。奋力将“工匠精神”深度融入组工工作、党建工作方方面面,以每名党员每天每刻的一小步,实现9100多万党员昂首阔步的一大步,推进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跨越。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篇6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句话,既告诉我们“谁的初心和使命”,又明确回答了“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时代内涵。

  第一,从初心和使命中领略“无我”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充分彰显了伟大领袖爱民的一腔赤诚、为民的真挚情怀。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首先要搞清楚“谁的初心和使命”“初心和使命是什么”等根本问题,这是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是一种特别的人。要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与其他什么人的初心和使命区别开来,更要与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初心和使命区别开来,必须突出“人民性”这个永恒的价值底色。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典型特征是“无我”,实践路径是“无我”,终极目标也是“无我”。要站稳人民立场,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从初心和使命中领会“大我”的担当。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搞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这是核心要义。回答好这“三个为什么”等重大问题,必须心怀“大我”、成就“大我”,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史国史,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不断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专题警示教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三,从初心和使命中领悟“小我”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搞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等重大问题,这是关键所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体现在千万个“小我”的幸福美满上,靠的也是千万个“小我”的不懈奋斗。要立足岗位、胸怀全局,自觉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要强化定力、练好内功,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驰骋在奋斗的赛场、奔跑在追梦的路上,始终以国家主人翁姿态,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应有的努力。

  第四,从初心和使命中领受“自我”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搞清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等根本问题,这是重要保证。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强化正视问题的坚定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担当,努力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党引领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一定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篇7

  小时候,生活还很平凡。平凡到爸爸的大二八自行车可以带着我们一家三口出去吃饭,我在爸爸胸前叽叽喳喳的叫,妈妈在后座开开心心的笑。

  小时候,快乐还很简单。一根皮筋儿就能让几个女孩子三两一拨的蹦蹦跳跳;两根粉笔就能许孩子们一个天堂般的梦境;几颗玻璃球就够一群孩子疯玩一个下午。沙包、卡片、玻璃丝这些小玩意,丰富了一代人快乐的童年。

  小时候,总是不敢梦想。从山里到中心,从郊区到城区,这段路程总让人觉得遥不可及。从小灵通到翻盖触屏手机,从MP3到MP5,这电子产品的发展速度总让人觉得难以想象。

  小时候的我们,有点快乐,也有点傻。

  后来我长大了,我的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长大后,生活变得多彩。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一直稳步提升。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广大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从文化、经济、技术、教育等多方面层层出新,迸发出多元生机,百花齐放。我们的生命,也因为这些社会新形态、新思想而充满活力,也更具意义。

  长大后,快乐也要出新。拍视频、拼说唱、去旅行等等等等,成为新时代人们追求快乐的方式。我们热情、大方,主动去拥抱时代,在碰撞下擦出绚丽的花火。利用身边一切可用资源,去创新,去探索,去快乐。

  长大后,总是不够满足。从乡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外,这段路程快的让人不敢眨眼。从3G到5G,从投影仪到全息技术,科技的进程让人不敢停下脚步。在这个网络信息的普及的时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不敢想。

  风风雨雨,20多年,同步同行,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再回顾历史,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里,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直至今天,我为能生为一名中国人而自豪。在祖国的庇护下,我们可以安心地生活,也可以畅快地探索,我们可幽林溪静桃源生活,也敢飞驰人生任凭天高海阔。我相信,未来的中国会更加昌盛,更加富有活力。我也愿陪伴祖国,一起走过新中国成立80、90、100周年的纪念,一同见证祖国美好的明天!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篇8

  ;新中国的记忆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那一年,我四岁,刚刚记事,还有个弟弟,不满周岁。我生长在农村,父母都是聋哑人,但我清楚记得,妈妈用手指着墙上挂着的一个戴着“红星八角帽”的人比划着,“没有这个人,我们吃不上饭。”我记得,这个人,有一张温和的脸,嘴唇下面,有一颗大大的痣。这张脸,深深印在我幼小的心中,长大后,我才知道,这个人就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因为父母是残疾人,家里条件很困难,记忆中最好的饭是妈妈用的搪瓷大碗蒸的鸡蛋羹,放上小小的虾皮儿,点上酱油和一丁点儿的香油,真的好香,妈妈不舍得吃一口,自己拿着玉米面儿窝头就着老咸菜吃。那时的农村,谁家都是吃窝头,日子过得都很清苦,房子都是窗户纸,破了再糊上一层,冬天太冷了,条件好的人家,也只是在外面用图钉钉上一层塑料布。我们都是住的火炕,晚上睡觉,炉火里是用煤泥和黄土和的“湿煤”,因为这个很廉价,但是那个味道很呛,小小的我总是把头蒙在被子里,以至于,现在,一提“湿煤”两个字,我都觉得身边弥漫着烧煤的味道,感受头疼。妈妈总会在睡前,架在火上一个竹子做成的架子,把洗好的衣服烤在上面,因为第二天还要穿,一件脏了洗,洗了穿,在那个年代是件很正常的事。

  1981年,我上小学了,弟弟四岁了,生活比之前好了很多,不再是每顿饭只有窝头,但是,我家的硬性规定:只有先吃完半个窝头才可以吃米饭,每次我都是撅着嘴,含着眼泪吃这半个窝头,粗粗的扎嗓子,心里其实是有点恨妈妈的,现在想起来,生活的艰难,细粮的匮乏,妈妈也是不得已的。家里养着几只母鸡,我最喜欢吃煮鸡蛋,可是,不是想吃就能吃,要留给爸爸。妈妈攒着放在一个小竹筐里记着数,每天给爸爸用热水冲一个鸡蛋汤,放上白糖,据说,是因为这样补身体,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的生活,主要是靠他。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办法,只要听到母鸡咯咯哒一叫,我就去鸡窝里看,要是只有一个蛋,我就乖乖出来,只要发现俩个,我就偷偷拿一个,用个“小水汆”(当年很多家都用吃过的铁罐头盒,用粗铁丝做的煮蛋神器)放在炉子里煮蛋吃,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当年没吃过别的好东西吧。过年了,爸爸会把家里养了一年的大公鸡杀掉,晚上在被窝里,闻着肉香入睡,总会被妈妈轻轻拍醒,挑出鸡翅膀,弟弟一个,我一个,啃着好香呀,吃完了,心满意足地睡了,梦里都是鸡肉的香味。

  改革开放第十年:1988年,这一年我上初中,我家的生活水平,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生产队不光种玉米了,也种上了核桃、苹果树等经济作物,收入自然质的飞越,再也不穿带补丁的裤子了。可喜的我家买了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之一的缝纫机,我也偷偷拿着纸条,踩着踏板练习,就像现在的孩子玩游戏一样,特别上瘾,小时候学会的东西,可能不会忘吧,现在我还会呢。后来妈妈托亲戚给我买了自行车,邻居的大哥哥和大姐姐,带着我去生产队的晒粮场,教我学骑车,练车的时候小心翼翼,特别怕把车摔坏,要知道,这可是我的人生中第一个大件儿,这辆“五羊”牌的自行车,虽然比不上别人的“飞鸽”高大上,但我还是特别珍惜。再后来,我家也有了电视机,再也不用跑到别人家,跟着人家的喜好看节目了,现在,我想看哪台就换哪台,那种兴奋与自豪感,可能只有我们这代人能感受到了。

  1992年,我找到工作啦,月收入300元,那年,我家年终结算3000多元,以前除了平时开支,到了年底可就是几百元,我看到爸爸妈妈脸上掩饰不住的笑容,他们不会说话,用手比划着,我看懂了:换了个新队长,队里买了农业机器,带着大伙发展新农业,他们一边比划,一边竖大拇指。1993年,弟弟考上了师范,交了3000元的学费,爸爸和亲戚借了2000元,次年就还上了,这在以前,怕是还不上呢。有了国家的好政策,农村越来越好,变化是越来越大,以前天一黑,我们都不敢出门,坑坑洼洼,小孩子和老人经常摔倒,现在村里安装了路灯,又修了水泥路,雨季再也不会满脚泥泞了,夏天的晚上,胡同里全是人,老人们摇着大蒲扇,拉着家常,孩子们跑来跑去捉迷藏、推铁环、木头人儿,玩得不亦乐乎。

  这两年家里还添了电风扇,我记得好清楚,是“雪花”牌的,能定时,能摇头,对于孩子来说好新奇,我最喜欢对着电扇一边吹着凉风,一边喊“啊”,风扇的回音是颤抖的,我还会对着唱歌。我们这代人,很会找乐子玩吧?一个又一个夏天就这样开心地度过了。这个电扇我的老爸还在用,几十年了,每到夏天,都在嗡嗡转着。

  改革开放第二十年:1998年,这年我迎来了人生三件大的喜事。我是农民,在上学的时候,可选择的学校太少了,我做梦都想有个居民户口,也就是非农业户口,这一年,我赶上了小城镇的农转非政策,感觉好幸运。四月我的宝宝出生了,孩子爸爸单位福利分了楼户,两室一厅,能住上宽敞的楼房,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爸妈虽然还是农村户口,但都入了农村经济合作社,每年年终都会分红,再也不用靠微薄的工分,省吃俭用过活了,每次回娘家,看到家里的冰箱里水果、鱼肉蛋俱全,我特别开心,爸妈年纪大了,能度过安稳无忧的晚年,是做儿女最欣慰的事。

  改革开放第三十年:2008年,家里的老房翻盖了,改成明亮的玻璃窗,土炕也拆了,换成软软的海绵木床,修了卫生间和厨房,刮风下雨都不怕了,晚上去外面上茅厕的手电,都快被遗忘了。孩子大了,我也有了很稳定的工作,父母身体都还健康,日子越来越好。

  改革开放第四十年:2018年,今年我已过不惑,弟弟也成家了,遗憾的是母亲已逝,我常常在思念她;老爸七十多了,身体特棒,还上树给我掰香椿呢,我拍了照片,发了朋友圈,朋友们纷纷点赞,也有朋友开玩笑,“海燕你长点心吧,老人那么大岁数,还上树”。其实,真是拦不住呀,我知道,老爸是想趁着身体好,多给儿女做点儿事。

  我的工作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2006年7月,刚上岗时,一个月工资700元,今天,我能挣到近5000多元啦,而且,国家政策大好,每年都会调工资,生活品质自然提高。

  改革开放40年,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农村娃娃成长成一名光荣的社区工作者,伴随着变革,从农村到城镇,从贫苦到小康,一步步走来,改革开放给我这个农村娃带来深刻影响,改变了我父辈的生活,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已经深深融入我的生活:从吃个鸡蛋都要偷偷吃到现在餐桌的丰富与营养搭配;从打补丁的蓝灰黑衣服到现在的五彩光鲜与个性张扬;从破旧的房子,到现在的白墙明窗24小时热水;从一小时一趟的长途车把人挤得像照片,到现在拥有私家车等,百姓生活衣食住行,没有国家发展,没有改革开放,我不知道,今天的我是什么样子?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国踏步走进新时代,我期待下一个十年,我再与大家分享:改革开放50年。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篇9

  董存瑞是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英勇牺牲的

  在河北省隆化县城北郊,长眠着模范共产党员、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英灵。在苍松翠柏中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纪念碑,碑上铭刻着朱德总司令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5月24日,《新华网》系列报道“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战斗英雄董存瑞,讲述了他许多感人的先进事迹。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中共龙延怀联合县第3区区委书记躲过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3年春,被选为怀来县南山堡村第一任儿童团团长,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45年春参加抗日自卫队,7月参加八路军。1946年9月在延庆地区同国民党军作战中英勇顽强,受到领导的表扬。1947年初的一次战斗中,在班长牺牲、副班长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他挺身而出代理班长,带领战友们出色完成作战任务。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东北民主联军某部副班长。1948年1月,在延庆县大胜岭战斗中,他率领全班坚守青云顶阵地,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和战友们打退了敌人的反扑。随后,连队采纳他的建议,采取正面佯攻、侧面突袭的战术,迅速攻占敌人据守的制高点。部队发起追击时,他奋勇当先,只身俘敌10余人。董存瑞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和1枚“毛泽东奖章”。3月,董存瑞所在连队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1纵队第32师第96团第6连,他被任命为六班班长。随后,部队进行了50天的大练兵运动。因为训练成绩优异,六班被授予“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本人被授予“模范爆破手”光荣称号。1948年5月1日,第11纵队从朝阳地区西进,兵锋直指热河省会承德的北部屏障隆化城。25日,隆化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担任爆破组长。在全连战斗动员会上,董存瑞代表全班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战斗开始后,他带领战友们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形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此时,离发起总攻仅15分钟。在这关键时刻,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他左腿负伤,仍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形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呀!”将暗堡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城的战斗中,全国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以身体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国民党军据守的桥型暗堡,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胜利开辟了通道,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歌。英雄虽然牺牲了,但英雄手托炸药包那感人的光辉形象永存,他的精神,永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向前进。

  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上,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为缅怀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董存瑞烈士,封董存瑞为国家一级英雄,并在1954年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1955年经热河省政府批准,并拨专款决定修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根据董存瑞感人的先进事迹拍摄的电影《董存瑞》,在全国播放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各行各业迅速掀起学习英雄人物董存瑞的热潮。2009年9月14日,董存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董存瑞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精神永在,他手托炸药包那感人的光辉形象永远成为历史,永远定格在在亿万人民的心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征程中,我们的共产党人要始终学习董存瑞的精神,化作我们的真心行动:“为了强大的中国,我们需要不断地向前进!”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篇10

  我出生在一个示范繁殖农场,妈妈是农场饲养场职工,爸爸是一乡政府文书。

  小时候我和姐姐弟弟们在农场附近的村小上学。放学后就到附近农村的田地里捡收割后掉下的稻穗、麦穗或者豌豆,以贴补伙食,即使这样,大家还是吃不饱。但比起附近的农村,我们的生活还算好的,至少我们偶尔还有米饭吃。

  那时候我们喜欢和附近农村的孩子一起吃饭,我常常看到他们碗里全是菜,偶尔零星飘着几粒米粒。那时的我很小,不知道生活为什么那么艰苦,即使大人们辛苦劳作,却吃不上一顿饱饭。生活零食更是难得的美食,每次爸爸回家,会给我们买点水果糖带回来,每个孩子发一颗,剩下的妈妈就放柜子里藏着,哪个孩子表现好点,妈妈就奖励我们一颗。我常常将那颗糖放口袋里用手捏着,舍不得吃,仿佛生活的困窘被那颗糖香甜着,也就不再那么难熬。

  夏天来了,看到邻居家的女孩子穿上了花裙子,好羡慕。但妈妈不给我们做,一是没钱,二是妈妈比较传统,总让我们穿着打满补丁的裤子,直到过年才会给我们添置一件新衣服,而这件新衣服大年初一才能穿。那个时候的我们常常盼着过年。

  上了中学,我穿上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条连衣裙,是我姐工作后买给我的,那是一条白底绿碎花裙,青果领,有一条别致的腰带,它伴随着我直到高中毕业,见证着我的青春年华。

  工作后,我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连衣裙,直到今天,我还是那么喜欢,总会在炎热的夏天买一条漂亮的连衣裙犒劳一下自己,回味那些苦涩的岁月。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们不再食不果腹,也有了漂亮的衣裳,甚至住上了楼房,坐上了汽车,新中国伴随着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县找我玩,他们共同发出的第一声赞叹就是莒县又干净又漂亮。而且,我们的莒国古城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莒县人,我为我的家乡生活环境发生的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自豪和骄傲,也在不断地向同学朋友介绍我们莒县,希望他们能多来莒县做客,感受我们莒县的物华天宝和人杰地灵。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篇11

  新中国的记忆

  1974年10月,是新中国成立25周年,那一年的10月,我出生了,我的生日在10月,10月的颜色是红色,10月的颜色是金色,我的记忆中,我的10月是阳光的色彩。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那一年,我四岁,刚刚记事,还有个弟弟,不满周岁。我生长在农村,父母都是聋哑人,但我清楚记得,妈妈用手指着墙上挂着的一个戴着“红星八角帽”的人比划着,“没有这个人,我们吃不上饭。”我记得,这个人,有一张温和的脸,嘴唇下面,有一颗大大的痣。这张脸,深深印在我幼小的心中,长大后,我才知道,这个人就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

  因为父母是残疾人,家里条件很困难,记忆中最好的饭是妈妈用的搪瓷大碗蒸的鸡蛋羹,放上小小的虾皮儿,点上酱油和一丁点儿的香油,真的好香,妈妈不舍得吃一口,自己拿着玉米面儿窝头就着老咸菜吃。那时的农村,谁家都是吃窝头,日子过得都很清苦,房子都是窗户纸,破了再糊上一层,冬天太冷了,条件好的人家,也只是在外面用图钉钉上一层塑料布。我们都是住的火炕,晚上睡觉,炉火里是用煤泥和黄土和的“湿煤”,因为这个很廉价,但是那个味道很呛,小小的我总是把头蒙在被子里,以至于,现在,一提“湿煤”两个字,我都觉得身边弥漫着烧煤的味道,感受头疼。妈妈总会在睡前,架在火上一个竹子做成的架子,把洗好的衣服烤在上面,因为第二天还要穿,一件脏了洗,洗了穿,在那个年代是件很正常的事。

  1981年,我上小学了,弟弟四岁了,生活比之前好了很多,不再是每顿饭只有窝头,但是,我家的硬性规定:只有先吃完半个窝头才可以吃米饭,每次我都是撅着嘴,含着眼泪吃这半个窝头,粗粗的扎嗓子,心里其实是有点恨妈妈的,现在想起来,生活的艰难,细粮的匮乏,妈妈也是不得已的。家里养着几只母鸡,我最喜欢吃煮鸡蛋,可是,不是想吃就能吃,要留给爸爸。妈妈攒着放在一个小竹筐里记着数,每天给爸爸用热水冲一个鸡蛋汤,放上白糖,据说,是因为这样补身体,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的生活,主要是靠他。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办法,只要听到母鸡咯咯哒一叫,我就去鸡窝里看,要是只有一个蛋,我就乖乖出来,只要发现俩个,我就偷偷拿一个,用个“小水汆”(当年很多家都用吃过的铁罐头盒,用粗铁丝做的煮蛋神器)放在炉子里煮蛋吃,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当年没吃过别的好东西吧。过年了,爸爸会把家里养了一年的大公鸡杀掉,晚上在被窝里,闻着肉香入睡,总会被妈妈轻轻拍醒,挑出鸡翅膀,弟弟一个,我一个,啃着好香呀,吃完了,心满意足地睡了,梦里都是鸡肉的香味。

  改革开放第十年:1988年,这一年我上初中,我家的生活水平,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生产队不光种玉米了,也种上了核桃、苹果树等经济作物,收入自然质的飞越,再也不穿带补丁的裤子了。可喜的我家买了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之一的缝纫机,我也偷偷拿着纸条,踩着踏板练习,就像现在的孩子玩游戏一样,特别上瘾,小时候学会的东西,可能不会忘吧,现在我还会呢。后来妈妈托亲戚给我买了自行车,邻居的大哥哥和大姐姐,带着我去生产队的晒粮场,教我学骑车,练车的时候小心翼翼,特别怕把车摔坏,要知道,这可是我的人生中第一个大件儿,这辆“五羊”牌的自行车,虽然比不上别人的“飞鸽”高大上,但我还是特别珍惜。再后来,我家也有了电视机,再也不用跑到别人家,跟着人家的喜好看节目了,现在,我想看哪台就换哪台,那种兴奋与自豪感,可能只有我们这代人能感受到了。

  1992年,我找到工作啦,月收入300元,那年,我家年终结算3000多元,以前除了平时开支,到了年底可就是几百元,我看到爸爸妈妈脸上掩饰不住的笑容,他们不会说话,用手比划着,我看懂了:换了个新队长,队里买了农业机器,带着大伙发展新农业,他们一边比划,一边竖大拇指。1993年,弟弟考上了师范,交了3000元的学费,爸爸和亲戚借了2000元,次年就还上了,这在以前,怕是还不上呢。有了国家的好政策,农村越来越好,变化是越来越大,以前天一黑,我们都不敢出门,坑坑洼洼,小孩子和老人经常摔倒,现在村里安装了路灯,又修了水泥路,雨季再也不会满脚泥泞了,夏天的晚上,胡同里全是人,老人们摇着大蒲扇,拉着家常,孩子们跑来跑去捉迷藏、推铁环、木头人儿,玩得不亦乐乎。

  这两年家里还添了电风扇,我记得好清楚,是“雪花”牌的,能定时,能摇头,对于孩子来说好新奇,我最喜欢对着电扇一边吹着凉风,一边喊“啊”,风扇的回音是颤抖的,我还会对着唱歌。我们这代人,很会找乐子玩吧?一个又一个夏天就这样开心地度过了。这个电扇我的老爸还在用,几十年了,每到夏天,都在嗡嗡转着。

  改革开放第二十年:1998年,这年我迎来了人生三件大的喜事。我是农民,在上学的时候,可选择的学校太少了,我做梦都想有个居民户口,也就是非农业户口,这一年,我赶上了小城镇的农转非政策,感觉好幸运。四月我的宝宝出生了,孩子爸爸单位福利分了楼户,两室一厅,能住上宽敞的楼房,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爸妈虽然还是农村户口,但都入了农村经济合作社,每年年终都会分红,再也不用靠微薄的工分,省吃俭用过活了,每次回娘家,看到家里的冰箱里水果、鱼肉蛋俱全,我特别开心,爸妈年纪大了,能度过安稳无忧的晚年,是做儿女最欣慰的事。

  改革开放第三十年:2008年,家里的老房翻盖了,改成明亮的玻璃窗,土炕也拆了,换成软软的海绵木床,修了卫生间和厨房,刮风下雨都不怕了,晚上去外面上茅厕的手电,都快被遗忘了。孩子大了,我也有了很稳定的工作,父母身体都还健康,日子越来越好。

  改革开放第四十年:2018年,今年我已过不惑,弟弟也成家了,遗憾的是母亲已逝,我常常在思念她;老爸七十多了,身体特棒,还上树给我掰香椿呢,我拍了照片,发了朋友圈,朋友们纷纷点赞,也有朋友开玩笑,“海燕你长点心吧,老人那么大岁数,还上树”。其实,真是拦不住呀,我知道,老爸是想趁着身体好,多给儿女做点儿事。

  我的工作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2006年7月,刚上岗时,一个月工资700元,今天,我能挣到近5000多元啦,而且,国家政策大好,每年都会调工资,生活品质自然提高。

  改革开放40年,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农村娃娃成长成一名光荣的社区工作者,伴随着变革,从农村到城镇,从贫苦到小康,一步步走来,改革开放给我这个农村娃带来深刻影响,改变了我父辈的生活,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已经深深融入我的生活:从吃个鸡蛋都要偷偷吃到现在餐桌的丰富与营养搭配;从打补丁的蓝灰黑衣服到现在的五彩光鲜与个性张扬;从破旧的房子,到现在的白墙明窗24小时热水;从一小时一趟的长途车把人挤得像照片,到现在拥有私家车等,百姓生活衣食住行,没有国家发展,没有改革开放,我不知道,今天的我是什么样子?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国踏步走进新时代,我期待下一个十年,我再与大家分享:改革开放50年。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篇12

  用好党史和新中国史“教科书”

  党史是党性教育最好的教科书,新中国史是砥砺奋进的营养剂。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一部党史和新中国史,就是一本教材,让党员干部了解我们党怎样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深刻认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通过加强党史和新中国历史教育,让党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和入党的青年一代,更加全面地了解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更加全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不屈不挠的斗争历史,更加深刻地理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明确“昨天怎么看、今天怎么干、明天怎么样”,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从而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一部党史和新中国历史,就是一种传承,让党员干部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通过把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教育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不仅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而且增强自身党性修养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使党员干部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让党员干部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加强党性锻炼,在接受红色教育中永葆共产党人初心使命。注重把学习党史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激励党员干部在汲取党史营养中凝聚信仰的力量、激发创新的动力、保持奋斗的姿态、培育奉献的精神,为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贡献。

  一部党史和新中国历史,就是一面镜子,让党员干部明确我们党怎样深入加强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探寻跳出兴衰沉浮历史周期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深入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中,坚持把革命先烈先辈作为找差距的明镜,深入查找在理想信念、对党忠诚、为民服务、担当作为、为政清廉方面的差距。通过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往“深”处照、往“细”处照、往“实”处照,进一步明确自己“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留什么”,进一步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切实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践行初心使命中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

  以史可鉴今,读史能励人。党史记录我们党从诞生到成长的足迹,承载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伟大创造的积累。党员干部要把党史和新中国史作为最好的老师,从中汲取最好的营养,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上合格答卷。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篇13

  六十年弹指一挥,六十年辉煌岁月。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无比怀念那些传播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无比怀念那些领导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探索、在艰难中前行的优秀共产党人,无比怀念那些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自强,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赴汤蹈火、甘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和战斗英雄,无比崇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各个行业各条战线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革命烈士、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怕牺牲,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业绩,也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一个花季少女,她怎能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呢?她又怎能不想用生命的延续来实现无数次编织的美丽梦想呢?但是,为了保护组织和党员的安全,刘胡兰抛弃了对生命的渴望,笑对屠刀,用铮铮铁骨和鲜血铸就了一颗为民族独立和国家昌盛的拳拳赤子之心,给我们留下了一句“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千古誓言。

  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是光照千秋的人民英雄每当我重新捧读方志敏烈士的《清贫》,忆起往事,心灵都会感受到一种震撼。当时,许多群众包括许多俘虏兵和贫苦农民,正是从方志敏等共产党人这种清贫品格中认识了红军,认识了苏维埃,认识了党;从而拥护红军,拥护苏维埃,拥护共产党。有些人参加了红军、有些人入了党,像方志敏一样在清贫中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方志敏烈士的“清贫观”,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说,是一面立身做人的整容镜,一块思想道德防线的警示牌。回顾我们党88年的峥嵘岁月,千百万共产党人和无数革命者,正是凭着这种甘于“清贫”的高尚品德,影响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英勇无畏地实践党的纲领。星移斗转,沧海桑田,今天,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但是,弘扬方志敏的“清贫观”,仍然是时代的需要,现实的呼唤。

  毛泽东所说的白求恩精神,就是伟大的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精神;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对工作极端热忱、精益求精的精神。70年来,白求恩精神已溶入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当代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高尚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越是被白求恩的崇高精神所震撼,所感染,就越是证明我们从心底里呼唤和向往这种精神;我们越是被白求恩的人格魅力所征服,就越是表明我们从心底里渴望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狼牙山本无名,在中华大地上它仅仅是千万秀峰中极为普通的一处。然而,自从1941年9月狼牙山五壮士在此惊天地泣鬼神的一跳,狼牙山便有名了,继而名扬天下。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如今,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尽,但狼牙山五壮士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一跳,却永远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

  张思德,一名普通的战士,却成为我们共产党人一座“永远的丰碑”,因为他身上展现出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斗转星移,历史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能变,这是共产党人不变的信念、共产党人永恒的追求、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旗帜。

  每每吟读邓恩铭的“不惜惟我身先死”这一激荡心扉的诗句,在我的眼前,仿佛呈现的是一幅共产党人浴血奋斗、舍生忘死的壮烈画卷,是一幅众多革命先烈令人为之壮怀激烈的英勇壮举。斗转星移。今日重读邓恩铭的“不惜惟我身先死”,仍让我的双目满含泪水,仍能再一次引发我的感动、我的感慨。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邓中夏退“委任状”和许光达不受“镜匾”,都充分说明这两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的政治清醒。邓中夏和许光达,作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心中非常明白、清楚、知晓,要对党忠心、对人民忠诚,要始终把人民得解放、群众得福利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因此决“不做官”而要“做公仆”、做“共产党员”而不做“封建时代的军阀”,因此退了“委任状”、不受“功德匾”。谦受益,满招损。邓中夏退“委任状”和许光达不受“镜匾”,都充分证明这两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谦逊、谦卑的人格魅力。

  参加过南昌起义的许光达,为建立新中国南征北战,劳苦功高。但当他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消息后,便主动给毛泽东等军委领导写了一份“降衔申请书”。没有镜子就不能看清自己的面目,难以整容颜、正衣冠。所以,古人有“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之说。许光达就是共产党人的一面明镜,对比之下,我们有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确实是羞愧有加。

  对于中国人来说,白求恩这个名字太熟悉不过了。作为加拿大共产党员、外科医师,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1938年白求恩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悉心致力于改进部队的医疗工作和战地救治。1939年,毛泽东曾专门写下了《纪念白求恩》一文,号召全国人民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从此,诺尔曼·白求恩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

  吴大观的感人事迹,犹如一股春风,吹散了当今社会五颜六色的迷雾,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活着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论身居庙堂,还是身处草野,精神信仰都能够让人明确生活目标、丰富生活内涵、提升人生价值。尤其是担负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有着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纯粹的信仰。

  吴大观的这种榜样的精神和信仰的力量已跨越了时间、年龄的界限,在青年一代的心中化为一种动力、一种激情,一种追求,一种骄傲,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力量。相信在这种信仰之光的照耀下,我们的80、90后也能像吴大观那样,永远坚定自己的信仰,让自己的生命永远放射“信仰”的力量。

  王瑛的“连心桥”,不由让我想起了毛泽东的“红军桥”。 在瑞金城东6公里处叶坪村,有一座木头搭建的桥,横跨绵江河,是洋溪村的主要通道。它的旁边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驻地,即叶坪革命遗址群。这座桥被群众称为“红军桥”。这座桥是毛泽东、也是党和苏维埃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篇14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这标志着嫦娥工程第一阶段——“无人月球探测”阶段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为二期“载人登月”和三期“建立月球基地”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背后展现出的“四个中国”是我们开启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底气,更是激励我们接续奋斗的动力。

  “精神之中国”——丹心从来系家国。在嫦娥五号最后返回大气层阶段,使用了一项我国独有的技术——太空“打水漂”技术,这个设想是钱学森先生提出来的,也就是著名的“钱学森弹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苏联等国对这个设想进行了很多次的技术验证,但是它们的目的是把这项技术用在洲际弹道导弹上,对别的国家进行核威胁,但最终都没有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而我国的科学家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安全,几十年如一日地潜心研究和实验,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一茬接着一茬做,努力攻克每一个技术难题,最终掌握了“钱学森弹道”的核心技术,并成功运用到探月领域,解决了从月球“回家难”的问题。嫦娥五号的成功是科学家“丹心从来系家国”的集中体现,是爱国主义信仰的伟大胜利,是“精神之中国”最本质的内涵。

  “力量之中国”——人间正道是沧桑。嫦娥五号探月工程是一项复杂程度极高,集成难度极大的系统性工程,最能体现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经过70多年的披荆斩棘和风雨兼程,我们开创了世界上公平和效率程度最高的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开启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教育革命,培养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人才,完成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任务,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打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创新体系,这些都是中国力量的基础,也是中国力量的象征。只有我们这样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融入到民族血脉和基因里的国家,才能全部具备嫦娥五号所需要的制度体系支撑、物力财力基础、人力智力储备,才能使得嫦娥五号顺利完成在月球取壤任务并顺利返回地球的目标。

  “创新之中国”——敢教日月换新天。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新中国的航天史就是一部自主创新史,航天人秉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精到强,一步步完成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蜕变。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即地外天体的采样与封装,地外天体上的点火起飞与精准入轨,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及样品转移,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地球返回,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每一项创新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是他们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的结晶。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更要学习他们创新拼搏,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科学严谨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才能解决我们在思想上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自我革命和社会进步。

  “青春之中国”——直挂云帆济沧海。从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升空到12月17日返回器安全着陆,这23天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屏幕总能看到许多年轻航天人的身影。北京总调度刘建刚今年31岁,长征五号火箭总控系统指挥徐文晓26岁,嫦娥五号任务连接器系统指挥员周承钰24岁,嫦娥五号数百个关键测控岗位上的负责人平均年龄只有33岁,这种人才盛况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航天团队中都不可能出现。昔日,无数前辈们用他们的青春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基,今天,同样有一群年轻人挑起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大梁。有了这些青春力量的接续奋斗,我们才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说: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我们指出了奋斗的途径和方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不会是一片坦途。我们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发扬爱国主义的精神,打造民族创新的高地,以青春之激情,积蓄改天换地的力量,完成我们的历史任务,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实现国家的梦想。

四史学习教育宣传总结篇15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翻开中国近代史,几多沧桑,几多磨难,几多抗争。一百多年前,西方列强用舰船利炮撞开了古老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从此,在这片美丽的国土上,开始了掠夺、战争,中国逐渐演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面对山河破碎,国将不国的惨痛现实,多少爱国志士梦寝难安。为了改变中华民族备受屈辱和奴役的命运,一代一代的有识之士做过多种救国救民的尝试,带来的却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失望:只搬用一些洋枪洋炮和近代工业技术的洋务运动早已证明救不了中国;期望清政府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的戊戌维新运动也失败了;义和团那种“扶清灭洋”的旧式反抗也救不了中国;就连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也未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处境。

  严酷的事实证明:要在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必须要有新的阶级充当领导力量。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党建立伊始就明确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主张,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又摸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抗战期间,我党发起并坚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支持八年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的中流砥柱。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不仅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长达20多年的统治,同时还将在中国大地上为所欲为的洋人赶出了国门,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为民族复兴扫清了障碍。

  为何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呢?其主要原因是:第一,中国共产党是能够正确把握航向的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人通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制定了正确革命纲领路线、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第二,中国共产党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尤其是能够依靠和发动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联合一切力量,万众一心共同奋斗。第三,中国共产党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大众保持着血肉联系,广泛地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我们党所领导革命志士能够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进行坚忍不拔的斗争。

相关热词搜索: 史学 宣传 教育 四史教育宣传工作总结 四史教育总结报告 四史教育宣传材料 四式教育心得体会 学校开展四史教育总结 学校开展四史教育活动总结 四史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四史教育的思想小结 学四史教育交流总结 四史教育开展情况报告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