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工作汇报 > 有关当前财政形势与财政工作x

有关当前财政形势与财政工作x

发布时间: 2021-11-02 10:33:57

关于当前的财政形势与财政工作

财政部办公厅副主任 廖路明

一、近些年来财政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些年来,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 国家财政实力不

断增强,财政宏观调控日益成熟,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共 财政体制进一步完善,各项财政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 财政实力不断壮大

总的看,近几年财政收入形势较好, 2003年一2009年,全

国财政收入从2.17万亿元增加到6.85万亿元,年均增加7000多 亿元,年均增长 21.1%。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财 政收入增长较快,1-7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 51132.97亿元,比去 年同期增加10460.92亿元,增长25.7%。全年财政收入有望达到 8万亿元。这些数字说明财政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加快,虽然这里 面也有物价等不可比因素,但财政实力的明显壮大是有目共睹 的。

(二) 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近几年,全国财政支出规模快速增长, 2003年一2009年,

全国财政支出从2.46万亿元增加到7.63万亿元,年均增加 7300 多亿元,年均增长20.6%。在支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按照科 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财政逐步退出对一般 性、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支持“三农”、 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同时,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严 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财政支出公益性日趋显现, 支出效益不断提 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健全

按照中央的部署,积极推进建立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 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

 一是规范和完善政府间财政关系。

 不 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了三奖一补机制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 机制,着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推动省直管县、乡财县管等省以 下财政管理体制创新;改革完善出口退税负担机制, 建立了中央 与地方共同负担的新机制。

 二是积极推进税制改革。自2009年1 月1日起,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使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负趋于公平; 推进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实

施了燃油税费改革;及时调整了证券交易印花税、住房交易环节 税收等。三是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部门预算、 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 “收支两条线”

管理等改革。进一步加大预算公开力度,推动中央部门预算公开。

(四)财政宏观调控不断完善。

从1993年至今,根据宏观经济的形势变化,财政政策先后 采取了适度从紧、积极、稳健再到目前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积 累了应对各种经济形势的财政宏观调控经验, 财政宏观调控水平

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相对较为完善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 同时,

财政宏观调控实现了由被动调控向主动调控、 由直接调控向间接

调控、由单一手段调控向组合工具调控、 由主要关注国内向统筹

考虑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等重要转变。

(五)对外财经交往日益加强

积极参加多边对话机制,双边财经交流与合作深入拓展,加 强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合作, 积极参加气 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国际环境公约资金机制谈判, 扩大了中国 在国际财经事务的影响力。

当然,财政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财政收

入制度不够完善,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力度不够。 财政体制

有待健全,财力与事权不尽匹配。财政预算制度的完整性还欠缺, 财政管理的法治性和绩效尚需提高, 财政宏观调控作用有待进一

步发挥,等等。

二、当前的财政经济形势和积极财政政策

(一)财政部门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2008年10月,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下行风险 逐步加大的形势,党中央明确做出由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向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型的重大决定。

2009K 2010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 财政部门综合运用 预算、国债、税收等政策工具,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着 力扩大内需,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扭转我国经济增速过快下 滑、实现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政策可以 概括为三个方面: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实行结构性减税、促进扩 大消费。

(二)当前财政经济形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 7月初将今年全球 GDP增速调高至 4.6%,上匕4月份的预测增加了 0.4个百分点,其中对发达经济体 的增速调高0.3个百分点至2.6%,对新兴市场增速调高 0.5个百 分点至6.8%。但复苏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存在诸多不确 定性,如各经济体、地区间复苏进程不均衡,各经济体复苏内生 动力不足、欧洲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凸显,原油、铜、铁矿石 等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等。

从今年的情况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延续了去年以来回升向好 的势头。随着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继续落实, 以及国际经济逐步

恢复增长,外需也有所增加,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范围不断扩大。

 同时,也应注意到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 抗灾救灾形势严峻、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管理通胀预期压力仍然 较大、结构调整任务更加紧迫等。

从财政收入走势看,前几个月,受经济较快回升带动税收增 长,以及去年同期收入大幅下降、基数很低等因素影响,全国财 政收入增幅较高。预计后几个月,随着去年同期经济回升,收入 基数进一步抬高,以及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长逐步减缓,财政收入 增幅还将继续回落,全年财政收入增幅将呈“前高后低”走势。

今年以来,根据年初预算安排,财政部门切实加强预算支出 执行管理,努力保障“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 业、保障性住房、抗震救灾等重点支出需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取得新进展。前7个月,全国财政支出39622.23亿元,同比增加 5734亿元,增长16.9%,完成预算的46.9%。今年财政支出压力 依然很大,全年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仍较突出。

(三)“财政政策稳定是主基调”的主要内容和下一步取向

今年以来,全国扎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 加强和改善财政

宏观调控。综合运用预算、国债、税收等政策工具,并加强与货 币、产业政策等的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抓好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安排使用好政府公共投 资,着力优化投资结构;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引导企业投资和 居民消费;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 推动经济发展方

式转变。

根据当前的经济财政形势,下一步我们将把稳定政策作为宏 观调控的主基调,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调整经

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 保持政策的

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提高政策 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对经济运行情 况的监测分析,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及时完善相关

政策措施,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三、关于财政体制的有关问题

(一) 关于我国宏观税负情况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到底是高还是低,是社会各界十分关 心的问题。衡量宏观税负高低要与政府职能、经济发展阶段等具 体国情结合起来看,不能一概而论,简单机械地进行比较。从我 国目前的国情和所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 客观上要求保持一定的

宏观税负水平,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家财力的需要。 从绝对

指标来看,我国财政规模及宏观税负水平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

 总体上看,我国当前的宏观税负在发展中国家中居中等水平。

(二) 关于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问题

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中央本级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 重上升后呈稳中略降趋势。2007年-2009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 国财政收入比重分别为 54%、53.3%、52%,呈现稳中略降的趋势。

 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明显 偏低。此外,中央虽然集中了较多的财力,但是中央本级支出所 占比重却成下降趋势,并且中央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用于对 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中央财政通过对地方转移支付,提升了中 西部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促进了地区协调发展。

(三) 关于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事 权与支出责任界定不清;转移支付结构不够合理,一般性转移支 付所占比例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转移支付资金分配需要进一步规

范;对地方配套的要求不够规范, 给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造成 了压力。

下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初步设想:要进一步明确各 级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 调整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增加一般性 转移支付规模,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加快专项转移支付的清理整合工作, 调整优化资金投

向;强化对专项转移支付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 高财政转移支付透明度。

(四)加强基层财政建设

农业税取消后,乡镇财政所职能由原来以征收税收为主转变 为以财政综合管理和监督为主, 农村改革发展中乡镇财政所的工 作职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征管功能、预算管理职能相对削 弱以及服务职能、财政监督职能、综合协调功能明显增强。目前 乡镇财政所在管理体制和工作职能上存在职能划分不明、 管理职

能弱化、监督职能有待加强、业务培训缺乏等问题。迫切需要按 照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 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 强 化乡镇财政监管职责。

相关热词搜索: 财政 财政 形势 工作 有关当前财政形势与财政工作x

版权所有:杨帆范文网 2010-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杨帆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杨帆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16030136号